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李修志,今年38岁,在省城一家国企做部门经理。
那天早上七点,我刚睡醒就接到父亲的电话。
父亲咳嗽两声说:"修志啊,我跟你叔他们合计了一下,买车这事不能再拖了,雅阁太寒酸,咱要买就买个奥迪A6,40来万那种。你在大企业当领导,开破车让人瞧不起。"
我握着手机的手在发抖:"爸,悦诗昨天刚跟我提离婚,已经回娘家了。"
父亲沉默了两秒,声音突然提高:"离就离呗!女人就是惯不得,车的事你抓紧办,可以贷款,月供从我那6000里扣2000就行,对了,你弟说他最近要进一批货,你先借他5万周转一下。"
我看着茶几上那份还没签字的离婚协议书。
突然觉得自己活了38年,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
三年来,我每月雷打不动给父亲6000元养老金,为此不惜和妻子闹到离婚的地步。
可父亲心里装的,从来都不是我这个大儿子的难处。
这一切,要从三年前说起。
1
我刚升任部门经理不久,月薪涨到了一万五。
这在我们这个二线城市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那个周末,我正在家陪儿子做作业,父亲突然打来电话。
父亲的声音有些虚弱:"修志,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村卫生所的大夫说可能需要去市医院检查。"
我心里一紧,连忙问:"爸,哪里不舒服?严重吗?"
父亲说着又咳嗽起来:"就是老毛病,胸口闷,有时候喘不上气。"
第二天我就请假开车回老家,带父亲去市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还好只是慢性支气管炎,需要长期用药调理。
在医院的走廊里,父亲拉着我的手:
"修志,爸老了,不中用了,你弟弟生意刚起步,压力大,你是哥哥,又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以后家里就靠你了。"
我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鼻子一酸:
"爸,您别这么说,您养大我和博文不容易,现在该我们孝顺您了。"
父亲拍拍我的肩膀:"我就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村里都说,老李家的大儿子出息了。"
回城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父亲的话,确实,我能有今天不容易。
我出生在豫北的一个小村庄,家里世代务农。
父亲李德贵年轻时当过村支书,在村里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母亲在我十岁那年因病去世,父亲一个人把我和弟弟拉扯大。
我从小成绩就好,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大学四年,父亲省吃俭用供我读书。
毕业后我留在省城工作,一步步从基层做起,终于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
弟弟李博文比我小三岁,成绩一般,高中毕业就不读了。
这些年一直在县城做些小生意,卖过服装,开过小饭馆,现在做建材批发。
他结婚早,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中,小的才上小学。
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孝顺父亲。
晚上回到家,我把这事跟妻子王悦诗说了。
悦诗正在厨房洗碗,听我说完,手里的动作停了一下:
"爸身体不好,咱们当然要管,你打算怎么安排?"
我想了想说:"我想每个月给爸6000块钱。他在农村花销不大,这些钱足够他看病吃药,还能改善生活。"
悦诗转过身看着我:"6000?这是不是太多了?爸在农村一个月能花多少钱?2000块足够了吧?"
"爸养大我不容易,现在我条件好了,多给点是应该的。"我解释道。
悦诗皱起眉头:"修志,我不是不同意孝顺爸,但咱们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房贷每月5000,孩子的教育费用,还有日常开销,压力也不小啊。"
我坚持道:"我工资一万五,给爸6000,还剩9000,足够了。"
悦诗叹了口气:"那博文呢?他不管爸吗?"
我叹了口气:"博文压力大,两个孩子要养,生意也不稳定,我是大哥,多承担点应该的。"
悦诗没再说什么,转身继续洗碗,水流哗哗的声音里,我听到她小声嘀咕:
"你弟弟压力大,我们压力就不大了?"
我装作没听见,心想悦诗会理解的。
就这样,我每月初固定给父亲转账6000元。
父亲很高兴,经常打电话来:"修志,钱收到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惦记我。"
刚开始的几个月,一切都很平静,父亲身体调养得不错,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我心里觉得踏实,觉得自己尽到了做儿子的责任。
但渐渐地,我发现家里的气氛变了。
那年暑假,儿子小杰放假在家,缠着要学钢琴。
小杰拉着我的手撒娇:"爸爸,班里好多同学都在学乐器,我也想学钢琴。"
我看看悦诗,悦诗查了查手机:
"学钢琴一节课300块,一周两节,一个月就是2400。还要买琴,便宜的电钢琴也要五六千。"
我算了算账,确实有点贵:"小杰,要不咱们学点别的?画画怎么样?"
小杰失望地低下头:"可是我就想学钢琴。"
悦诗抱起儿子:"没事,妈妈再想想办法。"
晚上躺在床上,悦诗背对着我:
"如果不是每月给你爸6000,孩子学个钢琴的钱还是有的。"
我心里不舒服:"这能一样吗?一个是基本的赡养义务,一个是额外的兴趣爱好。"
悦诗猛地转过身:"什么叫额外的兴趣爱好?人家的孩子能学,我们的孩子就不配学?李修志,你儿子的教育就不重要了?"
我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悦诗坐起来:"那你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上个月我妈住院,我都没敢去好医院,就在社区医院输了几天液,为什么?因为没钱!"
我愣住了:"妈住院了?你怎么没跟我说?"
悦诗冷笑一声:"说了有用吗?你的钱都有安排了,6000给你爸,5000还房贷,剩下4000勉强够我们娘俩生活,我妈生病,我只能用我那点工资。"
我问:"你工资不是6000吗?"
悦诗的声音有些哽咽:"小杰要上辅导班,要买学习资料,还有生活费,水电煤气,人情往来,哪样不要钱?"
我沉默了,确实,这两年物价涨了不少,悦诗的压力确实大。
我试探着说:"要不,我找点兼职?"
悦诗躺下去,声音疲惫:"你已经够忙了,再兼职,这个家你还要不要了?"
那晚我失眠了,第一次意识到,在孝顺父亲和照顾小家之间,似乎很难平衡。
没过几天,弟弟博文打来电话。
博文的声音有些焦急:"哥,我这边出了点事,你能不能借我3万块应急?"
我问:"什么事?"
博文保证道:"进了一批货,资金周转不开,你放心,最多三个月就还你。"
我看看银行卡余额,刚发的工资还没捂热就要借出去一大半。
悦诗正好买菜回来,听到我的话,脸色一下子变了:"又借钱给你弟弟?"
我点点头:"他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就借3万。"
悦诗把菜重重地放在桌上:
"上次借的5万还没还,又借3万?李修志,你弟弟把你当提款机了你知道吗?"
我不以为意:"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都是一家人。"
悦诗冷笑,"一家人就可以只进不出?你爸生病,都是你出钱出力,你弟弟做了什么?现在还好意思借钱?"
我强调:"博文压力也大,两个孩子呢。"
悦诗声音提高了:"那我们压力就不大?小杰想学钢琴学不起,你却大手一挥借给你弟弟3万!"
我也有些烦躁:"这能一样吗?博文是做生意,钱能生钱。学钢琴就是个爱好。"
悦诗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李修志,在你心里,你的原生家庭永远比我们娘俩重要是吗?"
看着悦诗哭,我心里也不好受,但还是把钱转给了博文。
2
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
村里变化不大,还是那些熟悉的房子和街道,父亲的精神状态不错,提前杀了鸡,备了年货。
博文一家也回来了,他开着一辆崭新的哈弗H6,在村口就按喇叭,引得不少人围观。
父亲高兴地迎出去:"哎呀,博文买新车了?"
博文得意地拍拍车头:"爸,这车不错吧?七座的,一家人出门方便。"
父亲围着车转了一圈,赞不绝口:"好,好啊!我们老李家也有豪车了。"
我停好自己那辆开了六年的卡罗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借我的钱没还,却买了新车?
悦诗在我耳边小声说:"看见了吧?借你钱周转,转头就买新车。"
吃年夜饭的时候,父亲特别高兴,多喝了几杯。
父亲端起酒杯:"今年是个好年,博文生意兴隆,买了新车,修志工作稳定,当上了领导,来,爸敬你们一杯。"
博文嫂子刘梅接话道:"爸,主要还是大哥有本事,每月给您那么多钱,您在村里可有面子了。"
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修志孝顺,从不让我操心。"
刘梅又说:"大哥在省城混得好,是咱们家的骄傲,不像我们,做点小生意,勉强糊口。"
我听出她话里的意思,这是在父亲面前装穷呢。
悦诗放下筷子:"弟妹,做生意不容易,但买新车的钱还是有的嘛。"
刘梅笑笑:"这车是贷款买的,为了生意需要,经常要跑货,不像大哥大嫂,旱涝保收。"
气氛有些尴尬,父亲咳嗽一声:"都不容易,都不容易,来,吃菜。"
晚上,父亲把我叫到房间。
父亲坐在床边:"修志,你弟妹说话不中听,你别往心里去。"
我摇摇头:"爸,没事。"
父亲叹口气:"你弟弟这些年不容易,生意一直不顺,这次买车也是贷款,压力大着呢。"
我有些不开心:"爸,博文挺好的,买了新车,生意应该不错。"
父亲摆摆手:"那都是表面风光,他私下跟我说,欠了不少外债。两个孩子上学也要钱,他媳妇又不工作。"
我心里明白,父亲这是在给博文说话呢。
父亲接着说:"修志,你是大哥,能帮就多帮帮你弟弟,咱们是一家人,要互相扶持。"
我说:"爸,我一直在帮他,去年就借给他8万了。"
父亲点点头:"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对了,村里老张家的儿子在外面做大生意,今年开了辆奥迪回来,可风光了。"
我听出父亲的意思:"爸,车子能开就行,不用攀比。"
父亲叹气:"也是,你们压力都大。"
初二那天,村里的几个长辈来家里串门。
张叔看着院子里的两辆车:"德贵,你好福气啊,两个儿子都有出息。"
父亲脸上有光:"还行,都是孩子们争气。"
李叔接话:"修志在省城当领导,一个月工资得不少吧?"
没等我回答,父亲就说:"不多不多,就是普通工资。"
王婶笑道:"德贵你就别谦虚了,修志每月给你6000块,全村都知道,这么孝顺的儿子,打着灯笼都难找。"
父亲得意地笑:"修志是孝顺,从小就懂事。"
张叔看看我的卡罗拉:"修志,你这车开了不少年了吧?该换了,在城里当领导,车子太寒碜不行。"
我笑笑:"还能开,不着急换。"
李叔说:"博文这车不错,看着就大气,修志,你也该买个好车,别让人看轻了。"
父亲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修志工作忙,没时间考虑这些。"
晚上,悦诗跟我说:"你爸在村里可有面子了,逢人就说你每月给他6000。"
我说:"老人家需要点尊严,理解一下。"
悦诗冷哼一声:"尊严?用你的血汗钱换来的尊严?"
夏天,小杰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数学只考了75分。
悦诗急了,到处打听补习班,最后找到一个口碑很好的老师,一对一辅导,一小时200块。
悦诗跟我商量:"一周补两次,一个月就是1600,你看行吗?"
我算了算账,确实紧张:"能不能找个便宜点的?"
悦诗的脸一下子沉了:"李修志,这是你儿子的教育!便宜的老师教不好怎么办?"
我只好同意:"那就报吧。"
悦诗又说:"还有,小杰的同学都在学编程,说是以后有用,一个学期3000块。"
我头都大了:"怎么什么都要学?"
悦诗瞪着我:"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们的孩子不学,以后怎么竞争?你看看隔壁老王家,两个孩子,钢琴、画画、跆拳道,什么都学。"
我皱眉:"人家老王是开公司的,能比吗?"
悦诗声音尖锐起来:"那你弟弟家呢?两个孩子照样什么都学。上次我看你弟媳发朋友圈,大儿子学吉他,小儿子学跆拳道。"
我愣了:"博文哪来的钱?"
悦诗冷笑:"哪来的钱?你每月给你爸6000,你爸贴补你弟弟,你弟弟当然有钱了。"
我摇摇头:"你别瞎说,我爸不会的。"
悦诗拿出手机,翻出刘梅的朋友圈:
"你自己看,这个月朋友圈就发了三条,不是晒首饰就是晒包包。"
我看着那些照片,心里有些堵。
没过几天,博文又打电话来,他的声音有些不好意思:
"哥,上次借的钱,可能要缓缓才能还,最近又进了一批货,资金都压着呢。"
挂了电话,悦诗在旁边说:"我就知道,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月份,悦诗的母亲突然病倒,诊断是轻微脑梗,需要住院治疗。
悦诗急得团团转:"医生说最好住院观察一周,费用大概要两万。"
我看看银行卡,刚发的工资已经给了父亲6000,还了房贷5000,剩下的刚够生活费。
悦诗红着眼圈:"算了,我找朋友借吧。"
看着悦诗打电话借钱的样子,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自己的岳母生病,我这个女婿却拿不出钱。
悦诗借到钱后,一个人去医院照顾母亲,我想请假去帮忙,她冷冷地说:
"不用,你忙你的。"
岳母出院后,悦诗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了一周。
悦诗走的时候说:"我妈需要人照顾,我多陪陪她。"
我知道,她是在生气。
一个人在家的那几天,我想了很多,确实,这两年为了孝顺父亲,忽略了自己的小家。
父亲打来电话:"修志,听说你媳妇回娘家了?"
我的声音有点失落:"嗯,她妈生病了。"
父亲沉默一会儿:"修志,女人要哄,别太倔。"
我没多说什么:"我知道,爸。"
父亲又说:"对了,村里老刘家的儿子刚买了辆宝马,可气派了,你什么时候也换辆好车?"
我苦笑:"爸,车的事以后再说吧。"
3
悦诗从娘家回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明显冷了很多。
她不再跟我讨论家里的事,也不再抱怨什么,就是沉默。
这种沉默比争吵更可怕。
九月份,小杰开学了,学校组织秋游,去周边的山区玩三天,费用1500。
小杰兴高采烈地拿着通知单:"爸爸妈妈,全班同学都去,我也要去。"
晚上,悦诗突然说:"你知道这1500块是从哪来的吗?"
我一愣:"什么意思?"
悦诗苦笑:"是我这个月的化妆品钱,我已经半年没买过新衣服,三个月没买过化妆品了。"
我这才注意到,悦诗确实很久没有打扮自己了。
她今年35岁,正是女人最需要保养的年龄,却为了这个家,连基本的化妆品都舍不得买。
我说:"对不起。"
悦诗摇摇头:"不用道歉,我认命了。"
十月份,公司组织体检,我查出轻度脂肪肝和高血压。
医生建议我注意饮食,多运动,必要时吃药控制。
悦诗知道后,买了一堆保健品:"你要注意身体,这个家不能没有你。"
我心里暖暖的:"我会注意的。"
悦诗叹气:"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你倒下了,我和小杰怎么办?"
这话让我心里一沉,是啊,我一直在透支自己,如果哪天身体垮了,谁来照顾悦诗和孩子?
父亲又打来电话,这次是抱怨身体不舒服。
父亲咳嗽着说:"修志,我最近老是胸闷,可能需要再去医院看看。"
我焦急的说:"爸,那您赶紧去医院。"
父亲拒绝了:"去了,医生说没大问题,就是老毛病,开了些药,挺贵的。"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爸,钱够用吗?"
父亲笑着说:"够用够用,你每月给的钱足够了,就是你弟弟最近生意不好,我帮衬了他一点。"
我心里咯噔一下:"爸,您帮衬了博文多少?"
父亲含糊其辞:"没多少,就是几千块,他压力大,两个孩子要上学。"
挂了电话,我心情复杂,每月给父亲6000,他却拿去贴补博文。
十一月,天气转冷,小杰想要一件新羽绒服,悦诗带他去商场,看中一件1200块的。
悦诗给我打电话:"这件质量好,能穿好几年。"
我想想银行卡余额:"太贵了,看看别的吧。"
悦诗的声音有些颤抖:"李修志,这是你儿子过冬的衣服,1200块都舍不得?"
我解释:"不是舍不得,是真的紧张。"
悦诗声音突然提高:"你给你爸的钱从来不紧张,给你弟弟的钱从来不紧张,到了自己儿子这里就紧张了?"
周围的人都看过来,悦诗挂了电话,带着小杰离开了商场。
晚上回家,小杰穿着一件400块的羽绒服,明显质量一般。
悦诗冷冷地说:"这件便宜,你满意了吧?"
小杰懂事地说:"妈妈,这件也挺好的,我喜欢。"
看着儿子故作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像针扎一样。
后来公司发了年终奖,我拿到了3万块。
悦诗难得露出笑容:"太好了,这次可以过个好年了。"
她开始计划:"给双方父母各包5000的红包,给小杰买套新衣服,再买些年货,剩下的存起来。"
我支支吾吾地说:"博文打电话说想借2万应急。"
悦诗的笑容瞬间凝固:"又借钱?李修志,你是不是疯了?"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他说年底要结账,资金周转不开。"
悦诗突然爆发了:"资金周转不开?他开新车,老婆孩子穿金戴银,资金周转不开?李修志,你睁开眼睛看看,你弟弟在利用你!"
我只是说:"你别这么说,都是一家人。"
悦诗歇斯底里地喊:"那我和小杰算什么?外人吗?"
她冲进卧室,开始收拾东西,我慌了:"你要干什么?"
悦诗一边收拾一边哭:"我受够了!李修志,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小心翼翼的说:"别冲动,咱们好好谈谈。"
悦诗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地看着我:
"李修志,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减少给你爸的钱,不再借钱给你弟弟,要么,我们离婚。"
我还在挽留:"悦诗,你别这样。"
悦诗擦干眼泪:"我今年35岁了,不想后半辈子都这样过,小杰需要更好的教育,我父母需要赡养,我自己也需要有尊严地活着。"
我叹了口气:"给我点时间考虑。"
悦诗冷笑:"考虑?你需要考虑什么?在你心里,我们娘俩的分量还不如你爸和你弟弟,这还需要考虑吗?"
那晚,悦诗睡在客房,我一夜没睡,脑子里乱成一团。
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他的声音很兴奋:
"修志,村里传开了,说老张家儿子今年赚了大钱,准备买奔驰,咱们老李家也不能落后啊。"
我疲惫地说:"爸,买车的事以后再说吧。"
父亲不高兴了:"什么叫以后?你在城里当领导,开个破卡罗拉,不嫌丢人吗?"
我解释:"爸,我最近手头紧。"
父亲声音提高了:"你一个月工资一万多,怎么会手头紧?是不是你媳妇管着钱,不让你买?"
我摇头:"不是的,爸。"
父亲生气了:"我看就是,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一点都不顾大局。修志,你是一家之主,要有主见。"
挂了电话,我更烦躁了。
悦诗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我:
"你爸说得对,我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所以,我不奉陪了。"
她拿出一份文件:"这是离婚协议书,你看看吧。"
我接过协议书,手都在发抖。
协议书写得很简单:房子归我,孩子归她,我每月付3000抚养费。
我试图挽留:"悦诗,别这样,给我一次机会。"
悦诗摇摇头:"机会?我给了你三年的机会,李修志,我累了,真的累了。"
我询问:"那孩子怎么办?"
她坚定的告诉我:"孩子跟着我,至少不会因为买件羽绒服而纠结,不会因为想学钢琴而失望。"
悦诗说完,带着小杰回了娘家。
临走时,小杰哭着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我抱着儿子:"不是的,爸爸妈妈都爱你。"
小杰擦着眼泪:"那为什么妈妈要带我走?"
我说不出话来。
悦诗走后的第三天,家里冷冷清清的,我一个人坐在客厅发呆。
茶几上还放着那份离婚协议书,我看了又看,始终下不了决心签字。
手机响了,是博文。
博文的声音很急:"哥,年终奖发了吧?那2万块能转给我吗?真的急用。"
我深吸一口气:"博文,之前借你的8万什么时候还?"
博文愣了一下:"哥,你怎么突然问这个?我生意不是不顺吗?"
"生意不顺?你买新车的钱哪来的?"
博文支支吾吾:"那是贷款买的..."
我打断他:"博文,我知道爸每月都在贴补你,你就不能自己努力一下吗?"
博文的语气变了:"哥,你这是什么意思?嫌弃我了?你在城里当官,看不起我这个做小生意的弟弟了?"
我叹气:"我没有看不起你,只是..."
博文声音更大了:"只是什么?爸说得对,你就是被你媳妇管住了,一点兄弟情分都没有。"
他挂了电话,没过十分钟,父亲的电话就来了。
父亲劈头就问:"修志,你怎么能这样对你弟弟?"
"爸,我..."
父亲打断我:"博文刚才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你嫌弃他,不愿意帮他,修志,你变了,你真的变了。"
我苦笑:"爸,我没变,我每月给您6000,这三年给了20多万,借给博文8万,一分没还,我怎么就变了?"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那6000是孝敬我的,跟博文有什么关系?"
我讽刺一笑:"可是爸,您拿这钱贴补博文,您以为我不知道吗?"
父亲恼了:"我的钱,我想给谁就给谁,你管得着吗?"
这句话像一把刀,插进我心里。
父亲缓和了语气:"修志,你是大哥,要有大哥的样子,博文不容易,两个孩子要养。你就一个孩子,压力小。"
我告诉他:"爸,我压力也不小,悦诗已经提出离婚了。"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说:
"离就离呗,天下女人多的是,你条件这么好,还怕找不到更好的?"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爸,悦诗跟了我十年,生了小杰,您就这么说?"
父亲说:"女人就是惯不得,她离开你,是她的损失,对了,买车的事你抓紧办,春节回来开个好车,给咱们老李家长脸。"
我挂了电话,心彻底凉了。
在父亲心里,我就是一个提款机,一个给老李家长脸的工具。
至于我的感受,我的家庭,他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
晚上,我一个人去了趟超市,买了些速冻饺子和方便面。
收银员是个中年女人,看我买这些,随口问:"一个人过年啊?"
我勉强笑笑:"家人回娘家了。"
她同情地看着我:"唉,现在的男人不容易。"
回到家,我煮了饺子,一个人对着电视吃。
我突然想哭,我的家,已经散了。
4
腊月二十五,我实在待不下去了,决定提前回老家。
路上,我想了很多,也许回去跟父亲好好谈谈,他会理解我的难处。
到家时已经是下午,院子里停着博文的车,看起来刚洗过,锃亮锃亮的。
我推门进去,听到屋里传来说笑声。
刘梅的声音:"爸,这镯子真好看,得不少钱吧?"
父亲笑呵呵地说:"不贵不贵,就是个心意,你是咱们老李家的好媳妇,应该的。"
博文说:"爸,您对我们太好了,大哥每月给您那么多钱,您都花在我们身上了。"
父亲说:"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你哥在城里条件好,多给点是应该的,你们压力大,我不帮你们帮谁?"
刘梅又说:"就是大嫂太小气,听说最近还闹离婚,这种女人,离了也好。"
父亲附和:"就是,离了之后,他就能把更多的钱都花在我们身上的,我跟他再多要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