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老师,您真的要走吗?”学生们哭着围住了李雨桐,“没有您我们怎么办?”
这个连续八年带出高考状元的金牌教师,因为评优落选准备离开市第一中学。
校长王国华却在办公室里冷笑:“你觉得离开这里还能到哪去?年纪也不小了,不配合学校工作,连饭碗都保不住!”
就在校长威胁得正起劲时,李雨桐不合时宜的接了个电话。
挂断电话后,李雨桐平静地看着校长:“您知道刚才是谁打来的吗?”
王国华的脸色瞬间煞白,手开始颤抖。
这个他一直瞧不起的女教师,究竟还有什么底牌?
![]()
01
九月的午后,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洒在桌案上,李雨桐手里拿着那张薄薄的通知单,眼神有些呆滞。周围的同事们窃窃私语,有人投来同情的目光,更多的人则刻意避开她的眼神。
“优秀教师”四个字在通知单上格外刺眼,名单里却没有李雨桐的名字。
李雨桐今年三十六岁,在市第一中学工作了整整十二年。作为高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连续八年带出高考状元班,这个纪录在整个市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桐姐”,家长们更是把她当成孩子们的贵人。
她住在学校附近的老旧小区里,一室一厅的房子简朴得像个学生宿舍。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中。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到校,晚上十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这就是李雨桐十二年来不变的生活节奏。
“雨桐,别想太多了。”坐在旁边的张慧敏轻声安慰道。张慧敏是她的好友兼同事,两人一起进的学校,感情一直很好。
李雨桐摇摇头,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在会议室里听到结果时的场景。当校长宣读获奖名单时,她的心情从期待变成了震惊,最后是深深的难堪。那一刻,她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像是在看一个笑话。
“我不明白。”李雨桐的声音很轻,但张慧敏听得出其中的委屈和愤怒,“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这些年来,李雨桐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这所学校。深夜批改作业时,她的台灯是办公楼里最晚熄灭的那一盏;周末给学生补课时,她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了学生的前途,她四处奔波联系大学招生老师,甚至自掏腰包请客吃饭。
她记得那个叫做小刘的学生,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参考资料。李雨桐悄悄地把自己的工资拿出一部分,以“学校资助”的名义给孩子买了全套复习资料。
还有那个患有轻度抑郁的女孩小林,李雨桐每天晚上都会陪她聊天到很晚,直到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
“这次评优确实有些......”张慧敏欲言又止,看了看四周,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李雨桐敏锐地察觉到了张慧敏话里的含义。她想起三个月前校长找她谈话的情景,当时王国华暗示她要“识时务”,配合学校的某些安排。那时她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终于清楚了——原来不配合就没有好果子吃。
办公室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小,但李雨桐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依然停留在自己身上。有同情,有幸灾乐祸,还有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她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小丑,这些年来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某些人眼里可能只是个笑话。
夕阳西下,办公楼逐渐安静下来。李雨桐依然坐在那里,手里的通知单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角。她的内心从最初的不敢置信,到逐渐清醒地认识现实,一种从未有过的委屈和不甘开始在心中发酵。
02
第二天中午,李雨桐找到张慧敏,两人来到学校后面的小餐厅。这里人少安静,适合说一些私密的话。
“慧敏,昨天的事你知道内情吗?”李雨桐直接开口问道。
张慧敏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其他同事后,压低声音说:“雨桐,有些事我本来不想说的......”
“你说吧,我想知道真相。”
“获奖的那个人,是校长的外甥女王小璐。”张慧敏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李雨桐心上,“她才工作两年,连班主任都没当过,平时上课也是应付了事。”
李雨桐的手微微颤抖,筷子差点掉在地上。她想起了王小璐,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女孩,平时在办公室里总是化着精致的妆容,说话嗲声嗲气的。
![]()
“这就是现实,雨桐。”张慧敏叹了口气,“咱们斗不过的,还是忍气吞声算了。”
“忍气吞声?”李雨桐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那我这十二年的努力算什么?那些熬夜改作业的日子算什么?那些为了学生四处奔波的付出算什么?”
“可是你能怎么办呢?”张慧敏无奈地摇头,“人家有关系,有背景,咱们只是普通老师,能拿什么和人家比?”
李雨桐沉默了。她想起刚进学校时的自己,那个满怀理想的年轻女孩,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认可。十二年过去了,她从一个青涩的新老师成长为业务骨干,却发现所有的努力在某些“关系”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记得你刚来的时候,多有干劲啊。”张慧敏轻声说道,“那时候你总说要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什么,现在看来......”
“现在看来我就是个傻子对吧?”李雨桐苦笑着打断了张慧敏的话。
两人陷入了沉默。餐厅里其他桌的客人在说笑,生活在继续,但对李雨桐来说,似乎有什么东西永远地改变了。她开始怀疑自己坚持了十二年的价值观,开始质疑这个她曾经深爱的工作环境。
那天晚上,李雨桐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坐到很晚。她看着桌上那些学生的作业本,想起每一个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她真的很爱这份工作,很爱这些孩子们,但现在她开始思考,这样的环境还值得她继续付出吗?
03
李雨桐的一天从清晨五点半开始。简单洗漱后,她会赶在六点前到达学校,比规定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办公楼里还是黑漆漆的,只有值班室有一盏昏暗的灯。
“李老师又来这么早啊。”门卫老张已经习惯了她的作息时间。
“嗯,今天要准备新的复习资料。”李雨桐笑着回应,脚步匆忙地走向教学楼。
她的办公桌上永远堆着厚厚的作业本和试卷。每天晚上带回家的作业本至少有五十本,她要逐字逐句地批改,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下详细的评语。有时候为了一个措辞,她要思考很久,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情绪。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李雨桐接到学生小王的电话。孩子在电话里哭得说不出话,原来是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李雨桐二话不说,穿上外套就赶到了学校,在办公室里陪着孩子聊到了凌晨两点。
“老师,我是不是很笨?”小王红着眼睛问。
“傻孩子,你一点都不笨。”李雨桐温柔地摸着孩子的头,“高考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现在的成绩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那一夜,她陪着小王分析错题,制定复习计划,直到孩子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才放心回家。后来小王真的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每年都会给李雨桐寄感谢卡。
李雨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学校发的复习资料质量不好,她就自己花钱买更好的资料,然后复印给学生们用。一学期下来,她在这方面的花费至少有三千块钱,但她从来没有找学校报销过。
“李老师,您这样做太亏了。”年轻的同事小刘曾经劝过她。
“孩子们能考出好成绩,我就不亏。”李雨桐总是这样回答。
![]()
高考前的那段时间是最忙碌的。李雨桐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回到家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课件。她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经常头疼失眠,但她从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疲态。
“桐姐,您要注意身体啊。”班长小李心疼地说。
“没事,等你们考完试我就可以好好休息了。”李雨桐强撑着笑容回答。
就在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那个改变她命运的电话响了。
“请问是李雨桐老师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是的,您是?”
“我是市教育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李老师,您的情况我们都了解。有些不公的现象,我们也看在眼里。”
李雨桐的心跳加快了,她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关注自己的事情。
“您能具体说说吗?”
“电话里不方便详谈,改天我们会正式联系您的。”对方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李雨桐握着手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个神秘的电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方为什么要关注她?难道真的有人看到了她的付出和努力吗?
第四章:冷漠的讥讽
自从评优结果公布后,办公室里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那些和李雨桐关系不错的同事,现在见面时只是点点头,很少主动交谈。而那些平时就和她不太亲近的人,现在更是明显地疏远她。
“有些人啊,总以为自己不可替代。”数学老师刘建军在办公室里阴阳怪气地说着,声音故意提高,确保李雨桐能听到,“以为带了几个状元班就了不起了,殊不知离开了谁地球都照样转。”
刘建军是校长的心腹,平时最擅长察言观色。看到校长对李雨桐的态度发生变化,他立即调整了自己的立场。
“就是啊,有些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英语老师陈丽也附和着说,“以为学校离了她就不行了,其实换谁来都一样。”
李雨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里的笔越握越紧。她能感受到那些恶意的目光和话语,但她选择了沉默。十二年来,她第一次在这个办公室里感到如此孤立无援。
更过分的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国庆开始故意给她增加工作量。除了原本的语文课和班主任工作,他还安排李雨桐代其他老师的课。
“李老师,王老师请假了,你帮忙代一下她的课吧。”李国庆站在李雨桐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威胁,“相信以你的能力,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可是我已经满课了......”李雨桐想要拒绝。
“怎么?有意见?”李国庆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学校安排的工作还需要讨价还价吗?”
李雨桐只好点头同意。她知道,这是对方在故意为难她,想让她知难而退。
下午放学后,李雨桐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李国庆又走了过来。
“李老师,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句。”他在李雨桐面前坐下,语气变得更加直接,“识相点就老实待着,不要到处乱说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李雨桐抬起头,直视着李国庆的眼睛。
“你明白的。”李国庆冷笑着站起身,“有些话说得太多了,可能连工作都保不住。”
说完这句话,李国庆转身离开,留下李雨桐一个人坐在那里。她的手在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愤怒。她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对待。
那天晚上,李雨桐在办公室里坐到很晚。她看着桌上那堆永远改不完的作业本,突然觉得很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累。她开始认真考虑离开的可能性,这个她曾经深爱的地方,现在对她来说已经变得陌生和冰冷。
窗外的夜色很深,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李雨桐想起刚工作时的自己,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轻女孩,如果她能看到现在的情况,会作何感想呢?
05
周五下午,李雨桐接到校长办公室的电话,要求她立即过去一趟。她放下手中的工作,心情忐忑地走向校长办公室。
王国华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桌上摆着名贵的茶具和几盆绿植。他看到李雨桐进来,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但眼神中却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雨桐,坐,坐下说话。”王国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显得很客气,但李雨桐能听出其中的敷衍。
“王校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李雨桐在椅子上坐下,背挺得很直。
“是这样的,关于这次评优的事情,我知道你可能有些想法。”王国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作为校长,我觉得有必要和你好好谈谈。”
李雨桐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你是学校的骨干,这一点我们都很认可。”王国华继续说着官腔,“你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我们都看在眼里,也很重视你的意见和建议。”
“那为什么这次评优没有我?”李雨桐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王国华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个嘛,评优有很多综合因素需要考虑,不仅仅是教学成绩。”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有些不耐烦,“比如团队合作精神、配合学校工作的态度等等。”
李雨桐听出了他话里的含义,这是在指责她不够“听话”。
“那明年呢?”李雨桐继续问。
“明年的话,如果你能好好配合学校的工作,我们可以考虑给你评优的机会。”王国华的语气带着一种施舍的意味,仿佛这是很大的恩惠,“当然,这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毕竟学校的名额有限,竞争也很激烈。”
李雨桐感到一阵恶心。这个男人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在打发要饭的,完全没有挽留的诚意,更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力。
“李老师,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委屈,但你也要现实一点。”王国华靠在椅子上,语气变得更加露骨,“你觉得离开这里还能到哪去?私立学校能有我们这里稳定?而且你年纪也不小了,换工作哪有那么容易?”
李雨桐的手指紧紧地攥在一起,指甲都陷进了肉里。她想不到这个自己曾经尊敬的校长,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再说了,你在这里工作了十二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和节奏。”王国华得意洋洋地继续说着,“换个地方未必适应,还不如安安心心地在这里待着,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就在王国华说得正起劲的时候,李雨桐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李雨桐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李雨桐的心跳加速了,但她努力保持着冷静的语调。
“好的,我知道了。具体时间我们再联系。”
挂断电话后,李雨桐淡淡地看着王国华,问道:“您知道刚才是谁给我打的电话吗?”
王国华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谁打的电话关我什么事?现在我们谈的是你的工作问题。”
李雨桐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意味:“您确定不想知道吗?”
看到李雨桐的表情,王国华心中开始感到不安。
这个女人的神态太过淡定,好像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一样。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试探:“到底是谁打的电话?”
王国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