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9年到1950年,艾萨克·阿西莫夫写了一系列机器人系列的短片小说,后来集结成小说集《我,机器人》。其中,1942年,阿西莫夫在《转圈圈》中写下了机器人三定律。
2004年,亚历克斯·普罗亚斯以机器人三定律为核心设定,拍摄了好莱坞经典科幻电影《我,机器人》,全球票房大获成功,成为阿西莫夫作品改编最成功的电影,也是将机器人三定律一次最大化的普及。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与机器的关系更加复杂,机器人三定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逻辑游戏。但亚历克斯·普罗亚斯在《我,机器人》里还有一个开创性的成就,就是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定义了工业设计思路,当特斯拉发布“擎天柱”的时候,包括亚历克斯·普罗亚斯都觉得,太像《我,机器人》里的形象设计了。
黄建新作为第五代导演,拍过一部非常先锋的科幻电影叫《错位》,这也是一部机器人题材的影片。这部影片是黄建新导演继《黑炮事件》之后创作的“先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每次说起这部电影,黄建新都会回想起当年创作经历,最近一次在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上,他还提起,当时想做一个真实的机械感的机器人,但成本太高就放弃了。
黄建新还说:《错位》的核心其实是“异化”,“未来主义”只不过是为这个内核披上的一层外衣。
从去年到今年,黄建新在创造营课程里讲得最多的,还是AI(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正在为电影和世界带来可能彻底重构的时代背景下,黄建新、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曾以人工智能为题材创作出不同主题和风格杰作的两位电影人,都将来到第二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一起发现从中国到世界的科幻电影创新力量。
本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主单元即科幻长片单元,将以科幻电影工委会全体成员以投票方式对年度值得关注的科幻电影作品和创作者进行推荐。
推荐流程:首先由北纬30°科幻电影周组委会进行作品提名,形成候选名单;随后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进行打分,由科幻电影工委会会长王红卫选出推荐名单。
2024年首届中国影协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年会大合照
9月18日晚将举行创造营沙滩首映会,集中放映来自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最终入围8位导演的科幻短片,并由青年导演进行创作阐述。
实拍组拍摄现场
由黄建新带领荣誉推荐委员会,对入围项目的科幻短片和项目阐述进行现场打分,并决出最终各项荣誉归属。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的年度科幻电影项目将被选送到2025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科幻片单元终极路演现场。同时,荣誉推荐委员会将对本届电影周短片单元最终入围的10部科幻短片进行打分,并选出推荐名单。
在卡尔·萨根笔下的那颗“悬浮于阳光中的尘埃”上,敢于创造未来的创新力量,将在海岸线上凝聚光芒,被世界看见。
9月17日-20日,来象山,越山海。
了解中国(宁波象山)北纬30°科幻电影周更多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