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校门轻启。在江西省莲花县良坊镇的多所小学门前,一抹抹跃动的“荧光绿”成为开学季最令人安心的风景。“同学慢点,注意车辆!”“家长您好,请往这边顺向停车。”清亮的哨音与温和的提醒交织,他们动作利落、目光专注,在往来人流与车流间筑起一道安全暖心的屏障。
这支每日准时到岗的“护学小队”,不仅是良坊镇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的扎实举措,更是该镇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校门前的暖心守护,到街头巷尾的精细管理;从议事平台的精准响应,到多元力量的广泛参与,良坊镇正借助一个个如“护学岗”般的实在抓手,有效撬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格局。
以“微治理”汇聚“大合力”。良坊镇积极整合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及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治理共同体。同时,健全“镇—村—网格”三级治理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协同处置”。全镇科学划分的51个网格如神经末梢深入基层,网格员依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每日巡查走访,动态收集村民需求,让治理直达最后一公里。在下布村,村民反映排水沟堵塞导致雨天积水漫入家中,网格员当天便上报并组织人员现场疏通,半天之内解决问题。田心村健身器材松动存在隐患,村民通过网格反馈后,不到一小时便全部修复完毕。
用“绣花功”提升“精准度”。在良坊镇,一批经验丰富、热心乡里的银发长者持续发挥余热,成为基层治理中重要的智慧力量。由20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银龄志愿服务队”,依托“银龄议事会”平台,建立“民情收集—研判—处置—反馈—分析”全流程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治理如绣花般细致扎实。梅洲村主干道修缮过程中,79岁的老党员颜根福主动走访记录村民诉求,协助村委会协调征地移树等纠纷,推动工程顺利实施,并在事后持续跟踪反馈,为后续管理积累经验。截至目前,该镇“银龄议事会”推动办结群众诉求300余件。
从“小切口”做活“大文章”。良坊镇始终坚持从群众身边的具体事、关心事入手,以“护学岗”“微实事”等项目为依托,将治理资源精准投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通过响应一类类民生“微诉求”、实施一个个治理“微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也逐步织就了平安、文明的基层治理新图景。一桩桩办到心坎上的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治理的温度与实效,真正体现出“小切口”里有大民生、“微实事”中见大格局。
如今的良坊镇,晨光中街巷井然,暮色里邻里和睦,正以一道道精细绵密的治理“针脚”,绣出充满温度与韧性的基层社会新图景。从校门口的“荧光绿”到遍布全镇的“治理网”,良坊镇用务实与创新生动诠释:小支点如何撬动大格局,细微处怎样见证真功夫。(刘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