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乡调解所调市律所遭穿小鞋,雨天老婆来接惊到所长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人物均为化名,部分情节经过艺术加工。

"王律师,你这个案子处理得一塌糊涂!"

"所长,我已经按程序..."

"别给我找借口!这种低级错误你也能犯?"

赵建国猛地拍桌子,茶杯震得哗啦作响。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手头工作,偷偷朝这边看。

李明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所长,请您指出具体哪里有问题。"

"哪里有问题?处处都有问题!重新做!"

赵建国将文件狠狠摔在李明桌上,转身走向自己办公室。李明看着散落的文件,心中涌起一阵无名怒火。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五次了。



01

三个月前,李明通过层层考试,从偏远的桃花村事务调解所调入市里最有名的首席律师事务所。

那天报到,他穿着刚买的西装,手里提着公文包,心情激动得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五年的乡村调解工作,处理过上百起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5%。他以为凭借这些经验,在城里的律师事务所应该能如鱼得水。

"你就是新来的李明?"赵建国上下打量着他,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屑。

"是的,所长好。"李明恭敬地递上调令。

赵建国接过文件,草草翻了两页:"乡下来的,知道城里的规矩吗?"

"请所长指教。"

"规矩就是,这里不是你们乡下那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这里处理的都是大案要案,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纠纷。你那套乡下的调解方法,在这里没用。"

李明点点头:"我会努力学习的。"

"学习?"赵建国冷笑,"先从最基础的做起吧。张秘书,给他安排个位置。"

张秘书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很精干。她带着李明来到办公区最角落的一张桌子前。

"这是你的位置。"张秘书指了指桌子,"暂时没有案子分配给你,先熟悉一下环境吧。"

李明看着这张靠墙的小桌子,上面连台电脑都没有。整个办公区有二十多张桌子,其他律师的桌子都在中央区域,配备齐全。只有他这张桌子,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

"请问,我的电脑..."

"电脑要申请,流程比较复杂。"张秘书看了看手表,"我先去忙了。"

第一天,李明就这样坐在空桌子前,看着同事们忙忙碌碌。

中午吃饭时间,几个律师聚在一起聊天。李明主动走过去想融入进去。

"你好,我是新来的李明。"

几个人抬头看了看他,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律师开口:"哦,乡下来的那个?"

"是的,以前在桃花村调解所工作。"

"调解所?"另一个戴眼镜的女律师笑了,"那和我们这里差远了。我们这里最小的案子都是五十万起步的。"

"我之前处理过一些土地纠纷案,涉及金额也不小。"李明解释道。

"土地纠纷?"几个人相视而笑,"那叫什么纠纷,不就是农民为了几分地吵架吗?"

李明感到脸上发热,但还是保持着笑容:"请多指教。"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李明发现桌上放着一台旧电脑。张秘书走过来:"电脑申请下来了,不过是二手的,你先将就用着。"

李明看着这台明显比其他人电脑老旧很多的设备,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道谢:"谢谢张秘书。"

下午,赵建国叫李明进办公室。

"坐。"赵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给你安排个案子,简单的劳务纠纷。当事人是个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了三万块钱。"

李明眼前一亮:"好的,我一定认真对待。"

"认真?"赵建国瞟了他一眼,"这种小案子,我们所一般都不接的。但是考虑到你的... 背景,就先从这种开始吧。"

李明接过案件资料,仔细研究起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劳务纠纷案,农民工王大力在一家建筑公司干了半年活,老板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证据链比较完整,有考勤记录、工友证言,还有部分录音。



按照法律程序,这个案子胜诉的把握很大。李明连夜准备了详细的起诉书和证据清单。

第二天一早,他把材料交给赵建国审核。

赵建国翻了两页,眉头皱了起来:"这写的什么?格式都不对。"

"请所长指正。"

"格式不对,措辞不当,逻辑混乱。"赵建国将材料递回来,"重新写。"

李明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起诉书,格式完全按照法院要求,措辞也很严谨。他不明白哪里有问题,但还是回去重新修改。

改了三遍,赵建国还是不满意。最后,他直接把案子转给了另一个律师。

"你先观摩学习一下别人怎么处理。"赵建国说道。

李明看着那个年轻律师拿着自己准备的材料,只是换了个抬头,就通过了审核。他终于明白,问题不在材料,而在他这个人。

接下来的日子,李明几乎没有接到什么像样的案子。偶尔分配给他的,要么是其他律师不愿意接的小案子,要么是已经败诉几率很大的棘手案件。

"李律师,这个案子你来处理。"张秘书把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放在他桌上。

李明翻开一看,是一个债务纠纷案。债务人已经失踪半年,债权人要求追讨五万元欠款,但没有任何财产线索。

"这个案子..."李明看向张秘书。

"怎么?有问题吗?"张秘书反问。

"债务人失踪,没有财产线索,这个案子很难执行。"

"难做就不做了?那要律师干什么?"

李明无话可说,只能接下这个明知道很难有结果的案子。

他花了两个星期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债务人的下落,甚至自己花钱请了私人调查公司。最终找到了债务人的新地址,成功追回了欠款。

当事人感激得要给他送锦旗,李明婉拒了。他以为这次总能得到所长的认可。

结果赵建国看了案件总结报告后,冷冷地说:"五万块钱的案子,你花了两个星期,效率太低。"

李明想解释,但看到赵建国已经转身离开,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

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对他的态度也很微妙。表面上客客气气,但从来不主动和他交流工作经验,更不会邀请他参加聚餐。

只有一个叫王华的律师偶尔会和他说几句话。王华是所里的老人了,五十多岁,为人低调。

"小李,别太在意。"一次下班后,王华路过李明桌子时低声说道,"这里的水很深。"

"王律师,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李明忍不住问。

王华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后说:"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控制的。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02

一个月后,李明逐渐适应了在事务所的工作节奏,虽然分配给他的案子都不重要,但他每一个都认真对待。

这天上午,他正在整理一个合同纠纷的材料,张秘书走过来:"李律师,所长叫你去办公室。"

李明心里一紧,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赵建国办公室很大,墙上挂着各种荣誉证书和合影。赵建国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面前放着一杯热茶。

"坐。"赵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比平时严肃,"你最近的工作表现,我不太满意。"

李明有些摸不着头脑:"请所长指出具体问题。"

"问题?问题多了。"赵建国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上次那个劳务纠纷案,你的起诉书逻辑混乱,差点误导法官。"

"所长,那个案子最后胜诉了,当事人很满意。"

"胜诉?那是运气好!"赵建国猛地拍桌子,"如果败诉了怎么办?影响事务所声誉怎么办?"

李明想反驳,但看到赵建国愤怒的表情,还是忍住了。

"还有,你的工作效率太低。一个五万块钱的案子,你做了两个星期。我们这里的律师,一天能处理三个这样的案子。"

"所长,那个案子的债务人失踪了,需要时间调查..."

"别找借口!"赵建国打断他,"效率低就是效率低,没有任何借口。"

李明深吸一口气:"所长,我一定改进。"

"改进?"赵建国冷笑,"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吗?眼高手低,自以为是。以为在乡下做过几年调解,到了城里就能胜任律师工作?"

这话像一根刺扎在李明心里。他在乡下工作五年,确实处理过很多复杂的纠纷,调解成功率在全县都是第一。但是到了这里,好像一切都不被认可。

"还有,你的着装也不合适。"赵建国上下打量着他,"这里是高端律师事务所,不是乡镇司法所。"



李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西装,是花了一千多块钱买的,在他看来已经算很好的了。但和其他律师比起来,确实显得有些寒酸。

"我会注意的。"

"注意?光注意有什么用?"赵建国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这个月你的业绩考核不及格,按照所里的规定,要扣除奖金。"

李明心里一凉。他的基本工资本来就不高,主要收入靠奖金。如果扣除奖金,这个月的收入就要减少一半。

"所长,我..."

"没有什么可说的。"赵建国挥挥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出去吧。"

李明走出办公室,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桌上堆积的案件资料,心情复杂。

中午吃饭时,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扒着盒饭。

"小李,怎么看起来心情不好?"王华端着餐盘坐到他对面。

"没什么,就是工作上遇到点困难。"李明勉强笑了笑。

王华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是不是所长又找你谈话了?"

李明点点头。

"你知道吗,你不是第一个。"王华叹了口气,"前年也有个从县里调来的律师,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所长就是看他不顺眼。最后那个律师熬不住,主动辞职了。"

"为什么?"李明不解,"如果工作能力强,为什么要针对他?"

王华欲言又止,最后摇摇头:"有些事情说不清楚。反正你自己小心点。"

下午,李明正在办公室整理案件,突然听到张秘书在和几个律师聊天。

"听说今天下午有个大客户要来,涉及金额五千万的商业纠纷。"

"这么大的案子,谁负责?"

"当然是王律师啊,他最有经验。"张秘书看了一眼李明的方向,压低声音说,"这种级别的案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碰的。"

几个人跟着笑了起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李明知道她们在暗示什么。

下午三点,一辆黑色奔驰停在事务所门口。一个穿着高档西装的中年男人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助理。

赵建国亲自出门迎接,脸上堆满了笑容:"王总,欢迎欢迎。"

"赵所长客气了。"那个叫王总的人和赵建国握手。

"王总,请到会议室,我们详细谈谈案子的情况。"

李明看着赵建国陪着客户进入会议室,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刚来时的雄心壮志,以为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没想到连接触大案子的机会都没有。

晚上下班前,赵建国把几个主要律师叫到会议室开会,讨论那个五千万的案子。李明当然没有被邀请。

他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经过会议室时听到里面激烈的讨论声。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合同条款的解释..."

"我觉得应该从违约责任的角度入手..."

"王总的诉求很明确,我们要确保胜诉..."

李明停下脚步,透过玻璃门看着里面热烈讨论的同事们。他们个个神采飞扬,为能参与这样的大案子而兴奋。

这种感觉,他在乡下从来没有体验过。在桃花村,他就是最权威的调解员,村民们遇到纠纷都会找他。但在这里,他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还不走?"张秘书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明转过身:"马上就走。"

"以后不要在会议室门口逗留,影响不好。"张秘书冷冷地说。

"我知道了。"

李明走出办公楼,夜风吹在脸上有些凉。他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心里涌起一阵说不出的孤独感。

回到租来的小房子里,妻子正在厨房做饭。

"回来了?怎么这么晚?"妻子回头看了他一眼。

"加班。"李明不想让妻子担心,没有说今天的事。

"吃饭吧,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李明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妻子放弃了在老家的工作,跟着他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现在只能在家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

"小雅,辛苦你了。"李明走过去抱住妻子。

"说什么傻话。"妻子笑了,"我们是夫妻,应该的。工作怎么样?"

"还... 还好。"李明犹豫了一下,"就是需要时间适应。"

妻子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李明想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难道告诉她,所长无缘无故地针对他?同事们看不起他?这样只会让妻子跟着担心。

"没有,就是工作强度比较大。"

妻子看出他不想多说,也没有继续追问:"那你要注意身体。"

吃饭时,妻子告诉他一些家里的琐事,试图让他放松心情。李明表面上在听,心里却在想着明天该怎么面对那些冷眼和刁难。

夜里,李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妻子在身边睡得很安静,呼吸均匀。他不想吵醒她,轻手轻脚地起身,走到阳台上。

城市的夜景很美,万家灯火像星星一样闪烁。但李明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03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明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赵建国对他的刁难越来越明显,几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李明提交的任何材料,都会被挑出各种毛病;分配给他的案子,都是其他律师不愿意接的烫手山芋;甚至连开会时,赵建国都会故意忽略他的存在。

这天上午,李明正在准备一个债务纠纷案的庭审材料。这个案子已经拖了一个月,债权人催得很急。

"李律师,所长叫你去办公室。"张秘书面无表情地通知他。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又出什么事了。

走进赵建国的办公室,李明发现还有另外两个人在场。一个是事务所的合伙人刘律师,另一个是人事部的主管。

"坐。"赵建国指了指椅子,表情严肃。

李明坐下后,感到气氛异常紧张。

"李明,我们需要和你谈谈你的工作表现。"刘律师开口了。

"请说。"

"根据这三个月的考核结果,你的业绩一直不达标。"刘律师翻开面前的文件,"案件数量少,处理效率低,客户满意度也不高。"

李明想反驳,但刘律师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多次不服从所长的安排,顶撞上级。"

"我什么时候顶撞上级了?"李明忍不住问道。

"你现在就在顶撞!"赵建国猛地拍桌子,"这就是你的问题!不知道尊重领导,不懂得服从管理!"

李明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情绪:"我只是想知道具体哪件事。"

"具体哪件事?"赵建国冷笑,"上次那个劳务纠纷案,我让你重新写起诉书,你什么态度?还有债务纠纷案,我说你效率低,你又是什么反应?"

李明想解释,但看到在场三个人都盯着他,知道说什么都没用。

"根据事务所的规定,我们决定对你进行警告处分。"人事主管拿出一份文件,"如果下个月还不能改善,我们将考虑解除劳动合同。"

李明看着那份警告书,感到一阵眩晕。他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我需要签字吗?"李明问道。

"必须签字。"人事主管把笔递给他,"这是程序。"

李明拿起笔,手有些颤抖。他想到妻子,想到租房的压力,想到从乡下调到城里的不易。但更多的是愤怒和不甘。

"我签。"李明在警告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很好。"赵建国满意地点点头,"希望你能认真反思,端正态度。"

李明走出办公室,感到周围同事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漠不关心的。

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强迫自己专心工作。但脑子里一直在想刚才的事。

中午吃饭时,王华主动坐到他旁边。

"听说了。"王华低声说道,"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继续干呗。"李明苦笑。

"小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王华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注意后说,"你以前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得罪过什么人?"李明摇摇头,"我在乡下工作,和城里的人没什么接触。"

"那就奇怪了。"王华皱着眉头,"按理说,所长不会无缘无故针对一个人。"

"可能就是看我不顺眼吧。"李明自嘲地说。

"不对。"王华摇摇头,"我在这里工作十年了,见过很多人来来去去。所长虽然严厉,但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对你这种做法,很不正常。"

李明听了王华的话,心里更加困惑。如果不是工作能力问题,不是得罪了什么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下午,李明专心准备庭审材料。这个债务纠纷案比较复杂,涉及多方债权债务关系,需要理清楚各种法律关系。

他查阅了大量法条和案例,制作了详细的证据清单和法律分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甚至请教了几个同事。

傍晚时分,李明把准备好的材料交给赵建国审核。

赵建国接过材料,随便翻了几页,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写的什么东西?"

"所长,这是明天庭审的材料。"

"我知道是庭审材料!我是说这质量怎么这么差?"赵建国把材料扔在桌上,"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这样的材料拿到法庭上,不是丢我们事务所的脸吗?"

李明仔细看了看自己的材料,无论从格式还是内容,都没有问题。但他不敢反驳。

"那我重新整理一下?"

"重新整理?明天就开庭了,还有时间重新整理吗?"赵建国愤怒地站起身,"你这是什么工作效率?这么重要的案子,你就这样应付?"

"所长,我真的很认真准备了..."

"认真?这就是你认真的结果?"赵建国指着材料,"算了,这个案子你不用去了。我安排王律师去。"



李明感到一阵眩晕。这个案子他准备了整整一个星期,所有的细节都烂熟于心。突然被告知不能参加庭审,这种打击比什么都残酷。

"所长..."

"没什么可说的!"赵建国挥挥手,"你现在的水平,还不足以处理这种案子。好好学习吧。"

李明走出办公室,看到王律师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王律师,明天的庭审..."

"我知道了。"王律师看了他一眼,表情有些复杂,"所长已经和我说了。"

"案件的具体情况,我可以和你交接一下。"

"不用了,我会自己研究。"王律师拒绝了他的好意。

李明知道,这是怕和他走得太近,影响自己在所里的地位。他不怪王律师,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考虑。

当天晚上,李明回到家里,情绪非常低落。

"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好。"妻子关心地问。

"没什么,就是工作有点累。"李明不想让妻子担心。

"是不是工作不顺利?"妻子走过来,温柔地说,"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说。"

李明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终于忍不住了:"小雅,我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李明把这段时间的遭遇简单说了一遍,包括所长的刁难,同事的冷淡,还有今天的警告处分。

妻子听完后,沉默了很久。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妻子问道。

"我也不知道。王律师说所长不会无缘无故针对一个人,但我想不出得罪过谁。"

"会不会是工作方法的问题?"

"我也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我每个案子都很认真,客户也都满意。"李明摇摇头,"我觉得可能就是看我不顺眼吧。"

妻子沉思了一会儿:"要不,我找时间去你们事务所看看?"

"去事务所干什么?"

"了解一下情况。有时候旁观者清,说不定能发现什么问题。"

李明想了想,觉得也好。也许妻子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什么端倪。

"好吧,不过你别太明显,免得让人觉得奇怪。"

"我知道分寸的。"妻子笑了笑,"明天我找个借口去你们那里。"

那天夜里,李明躺在床上想了很多。从乡下到城里,从调解员到律师,这个转变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不仅仅是工作内容的差异,更多的是人际关系的复杂。

在乡下,他就是权威,村民们信任他,尊重他。但在这里,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律师。

这种落差,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04

第二天,庭审如期进行。李明没有资格参加,只能坐在办公室里等消息。

上午十点,王律师从法院回来了,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怎么样?"张秘书迎上去问道。

"当然是胜诉了。"王律师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案子不难,就是程序复杂一点。"

李明在一旁听着,心情复杂。这个案子他研究了一个星期,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但最后的荣誉却属于别人。

"王律师真厉害,接手这么短时间就能胜诉。"张秘书恭维道。

"也不算什么,就是经验丰富一点。"王律师谦虚地说,但语气中透着自豪。

赵建国听到消息,专门出来表扬王律师:"这就是专业水准的体现。复杂的案子就要交给有经验的律师处理。"

说这话时,赵建国特意看了李明一眼,意思很明显。

中午吃饭时,办公室里的人都在讨论这个案子的胜诉。李明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吃着盒饭。

"小李,听说那个案子原本是你在准备?"王华坐到他旁边,压低声音问道。

"是的。"李明点点头。

"其实你准备得挺好的。我看了你的材料,很详细,很专业。"

李明抬头看着王华:"你看了我的材料?"

"王律师昨天晚上请我帮忙看看案子,我发现很多分析都是你做的。"王华叹了口气,"可惜..."

李明明白王华的意思。自己的努力被别人摘了桃子,而且还要承担准备不充分的责任。

"王律师,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不公平。"王华看了看四周,"有些事情,不是能力问题。"

下午,李明正在整理新分配的案件。这是一个交通事故纠纷,涉及金额只有五万元,在事务所算是最小的案子了。

正忙着,张秘书走过来:"李律师,有人找你。"

李明抬头一看,是妻子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盒。

"小雅?你怎么来了?"李明赶紧起身。

"给你送午饭。"妻子笑着说,"想着你工作忙,可能吃不好。"

李明有些尴尬,因为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们。在这个高端事务所里,很少有家属来送饭的。

"我们出去说话吧。"李明拉着妻子向门外走去。

就在这时,赵建国从办公室里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的目光在李明和妻子身上停留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过去。

"这位是?"张秘书好奇地问道。

"我爱人。"李明简单介绍。

"哦。"张秘书上下打量了妻子一眼,表情有些奇怪。

李明和妻子走到楼下的咖啡厅。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李明问道。

"还没有。不过我觉得那个所长看我的眼神有些奇怪。"妻子回忆着刚才的情景,"好像认识我似的。"

"认识你?不可能吧。你以前没来过这里。"

"我也觉得奇怪。也许是我想多了。"妻子摇摇头,"对了,你们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错,看起来很高档。"



李明苦笑:"高档是高档,就是人际关系复杂。"

"慢慢来吧,总会好的。"妻子安慰他。

回到办公室后,李明发现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更加奇怪了。特别是张秘书,一直在偷偷观察他。

下午快下班时,赵建国把李明叫到办公室。

"刚才来的是你爱人?"赵建国问道。

"是的。"

"她叫什么名字?"

李明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但还是回答了:"林雅。"

赵建国听到这个名字,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

"以后不要让家属随便来办公室,影响工作秩序。"

"我知道了。"

"还有,你最近的工作表现仍然不令人满意。那个交通事故案,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再出错。"

"我会的。"

李明走出办公室,心里更加困惑。赵建国刚才的反应很奇怪,特别是听到妻子名字时的表情。

晚上回家后,李明把这个细节告诉了妻子。

"他问我的名字?"妻子皱着眉头,"这确实有些奇怪。"

"你想想,有没有可能在哪里见过他?"

妻子仔细回忆了一下,摇摇头:"我确定没见过。不过..."

"不过什么?"

"我总觉得他看我的眼神很复杂,不像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李明陷入沉思。如果赵建国真的认识妻子,那他对自己的态度就有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但妻子明确说没见过赵建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不,我再找机会去你们事务所看看?"妻子提议。

"还是算了吧,今天所长已经说了不让家属随便去办公室。"

"那怎么办?就这样一直被欺负下去?"妻子有些愤怒。

李明看着妻子为自己不平的样子,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但同时也感到无力,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他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

"再观察一段时间吧。如果实在不行,就考虑换工作。"

"换工作?你好不容易才调到城里来。"

"没关系,大不了重新开始。"李明安慰妻子,也是安慰自己。

但他心里清楚,以目前的情况,如果被这家事务所辞退,想在其他地方找到类似的工作会很困难。法律圈子不大,消息传得很快。

那天晚上,李明失眠了。他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夜景,心里五味杂陈。

从乡下到城里,从调解员到律师,这个看似成功的转变,却成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路。

05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

这天上午,李明正在办公室准备一个合同纠纷案的材料。外面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在窗户上啪啪作响。

"李律师,这个案子你来处理。"张秘书又给他分配了一个新案子。

李明接过文件看了看,是一个房屋租赁纠纷,涉及金额三万元。在事务所里,这种小案子一般都是分给他的。

"什么时候开庭?"

"下周二。时间比较紧,你要抓紧准备。"张秘书说完就走了。

李明翻看着案件材料,发现这个案子比较复杂。租赁合同条款不清晰,双方争议很大,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条文。

一整天,李明都在研究这个案子。为了找到最有力的法律依据,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联系了几个法院的朋友咨询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

傍晚时分,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陆续下班了。李明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半了,外面的雨还在下。

他收拾好桌上的材料,准备下班。刚走到楼下,手机响了。

"喂?"

"老公,外面雨这么大,你怎么回来?"妻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坐公交车吧,没关系的。"

"别坐公交了,我开车来接你。"

"你会开车吗?雨这么大..."

"没事的,我开得很小心。马上到。"

李明听到电话里的忙音,心里既感动又有些担心。妻子刚学会开车不久,雨天路滑,他有些不放心。

他在楼下等了十几分钟,看到一辆白色的小轿车慢慢开过来。车开得很慢,明显是新手在雨天小心驾驶。

李明正准备上前,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赵建国也准备下班。

赵建国看到李明站在门口,皱了皱眉:"怎么还不走?"

"我爱人来接我。"李明指了指那辆正在靠近的白色轿车。

赵建国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脸上的表情突然变了。

白色轿车停在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撑着伞走下来。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妻子穿着一件淡蓝色的风衣,头发盘在脑后,即使在雨中也显得优雅从容。她快步走向李明,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下这么大雨,你怎么还加班?"妻子一边说着,一边把伞举到李明头顶。

"案子比较急,需要准备一下。"李明接过伞,"你开车小心了吗?"

"当然小心了,我又不是第一天开车。"妻子笑着挽起他的胳膊。

就在这时,李明注意到赵建国还站在门口,脸色煞白,眼睛直直地盯着妻子。

"所长?"李明叫了一声。

赵建国好像被惊醒了,慌忙别过头去:"没... 没什么。"

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整个人显得非常紧张。

妻子也注意到了赵建国的异常反应,疑惑地看了看李明。

"所长,这是我爱人林雅。"李明介绍道。

听到"林雅"这个名字,赵建国的身体明显颤了一下。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你... 你好。"

"您好。"妻子礼貌地点点头。

气氛变得非常尴尬。雨水继续下着,三个人就这样站在门口,谁都没有说话。

"那... 那我先走了。"赵建国慌乱地说道,然后匆匆向停车场走去。

李明看着赵建国踉踉跄跄的背影,心里涌起巨大的疑惑。

"他怎么了?"妻子小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李明摇摇头,"我们先回家吧。"

上车后,妻子一边开车一边说:"你们所长的反应真奇怪,就像见鬼了一样。"

"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李明思考着刚才的情景,"他看到你的时候,表情完全变了。"

"我确定没见过他。"妻子肯定地说,"但他看我的眼神,确实像认识我。"

"会不会是认错人了?"

"有可能。也许我长得像他认识的某个人。"



回到家后,李明一直在想这件事。赵建国的反应太异常了,绝对不是简单的认错人。那种震惊、恐惧、不敢置信的表情,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应该出现的人。

更奇怪的是,从第一天开始,赵建国就对他有莫名的敌意。现在看到妻子后,这种反应更加强烈。

难道赵建国真的认识妻子?但妻子明确说没见过他。

还是说,妻子长得像赵建国认识的某个人?一个让他产生强烈情绪反应的人?

李明感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卡点

第二天一早,李明刚到办公室,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同事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他来了就停止了交谈。张秘书的态度也和平时不一样,对他格外客气。

"李律师,所长要见你。"张秘书的语气里透着小心翼翼。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走进赵建国的办公室,李明发现所长正背对着门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地看着外面。

"所长,您找我?"

赵建国转过身来,李明惊讶地发现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像是一夜没睡。

"坐。"赵建国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明坐下后,等待赵建国开口。但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过了好几分钟,赵建国才缓缓开口:"你爱人... 她现在做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让李明更加困惑:"她现在在家,没有固定工作。"

"她以前呢?在老家做什么?"

"在县里的银行工作。"李明如实回答,心里疑惑为什么要问这些。

赵建国听到"银行"两个字,脸色又变了。他强忍着什么,继续问道:"哪个银行?"

"县农业银行。"

"她... 她姓什么?"

"林。林雅。"

赵建国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李明看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痛苦、悔恨、还有难以名状的绝望。

"你们... 结婚多久了?"赵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小。

"五年了。"李明觉得这些问题越来越奇怪,"所长,您为什么要问这些?"

赵建国没有回答,而是走到窗前,背对着李明站了很久。

李明能听到外面办公室里隐隐约约的谈话声,但这间办公室里却安静得可怕。

"你知道吗?"赵建国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去了。"

李明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只能保持沉默。

"有些人,你以为永远不会再见到,结果却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在你面前。"赵建国转过身来,眼中有种说不出的痛苦,"你知道这有多残酷吗?"

李明感到后背发凉。虽然赵建国没有明说,但他隐约感觉到,这一切都和妻子有关。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赵建国调整了一下情绪。

张秘书推门进来:"所长,有个紧急案件需要您处理。"

"知道了。"赵建国看了李明一眼,"你先回去吧。那个房屋租赁案... 不用你处理了。"

李明愣住了:"所长?"

"我说不用你处理了。"赵建国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出去!"

李明迷迷糊糊地走出办公室,心里充满了困惑和不安。

刚才那个对话太奇怪了,赵建国的反应也太异常了。特别是那句"有些人,你以为永远不会再见到",明显是在说妻子。

难道他们真的认识?

但妻子明确说没见过赵建国。

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李明不知道的秘密?

一个足以解释赵建国为什么从第一天就对他充满敌意的秘密?

回到座位上,李明发现同事们都在偷偷看着他,眼神里有同情,有好奇,也有幸灾乐祸。

王华走过来,压低声音说:"小李,你最好小心一点。"

"怎么了?"

"不知道为什么,所长今天的情绪很不稳定。刚才还发了很大的脾气。"

李明心里更加不安。看来昨天晚上那个偶遇,不仅仅是简单的巧合。

它揭开了一个李明完全不知道的秘密。

一个关于他妻子和赵建国之间的秘密。

但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一向强势的赵建国如此失态?

李明感到,事情的真相可能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可怕得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