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吃货来说
生腌海鲜绝对是“心头好”
近日
一盘家常生腌蟹
竟让一家三口遭遇意外
65岁的阿姨因此生命垂危
被紧急送入ICU抢救
一盘家常生腌蟹
让一家三口遭遇意外
9月6日
宁波一位65岁的阿姨
因食用自制生腌蟹
突发脓毒性休克,生命垂危
被紧急送入ICU抢救
这名阿姨入院时
意识模糊,脸色灰白、眼神涣散
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家属焦急地表示头天晚上
吃了自家腌的生蟹后开始上吐下泻
入院当天已拉了20多次
呈水样便,还发起了高烧
其丈夫
也因同样原因住院治疗
儿子出现轻微症状
经救治,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根据血液培养的结果
证实了“凶手”沙门氏菌
正是来自那盘鲜美的生腌蟹
生腌到底有多毒?
生腌爱好者记牢这些建议
小小的一盘生腌蟹
竟让一家三口不同程度中招
为什么沙门氏菌感染会如此危险?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螃蟹、贝类等海鲜体内,即使是看起来鲜活的海鲜,也可能携带这种细菌。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在肠道繁殖,并通过受损黏膜进入血液,释放大量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风暴,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急剧下降,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可在数小时内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那说了这么多
生腌,到底“毒”在哪儿?
1、寄生虫感染
以淡水鱼中寄生虫最突出的华支睾吸虫(肝吸虫)为例,超过100种淡水鱼可感染肝吸虫,而肝吸虫在人体内的平均存活时间通常为15~25年。
感染少量肝吸虫时,并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因此易被忽视。
感染较多肝吸虫后,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发烧等症状。因为肝吸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胆道里,因此还会导致胆梗阻、肝硬化,甚至出现黄疸,一些人可能还会出现胆管癌。
2、病毒和细菌感染
由于生腌食品未经高温烹饪,其中的细菌和病毒可能无法被完全杀灭。
当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腹泻、腹胀、呕吐、恶心等症状,甚至出现菌血症,严重可致死亡。此外,甲型肝炎病毒、诺如病毒也是海鲜界的“常客”。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3、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也是很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人感染后会导致肠胃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此外,食用未彻底烹熟的海水贝类,还有感染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等多种病毒的风险。
此外
好多人认为“白酒杀虫”
所以觉得生腌可以放心吃
这里就需要敲黑板了
这种吃法隐患巨大
醋、芥末、辣椒和
白酒等都不能杀虫
尤其是淡水生物
所以不生吃才是硬道理!
但对于吃货来说
要割舍“生食”
这一类极致美食
真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所以,如果实在想吃
那Yes君也只能建议大家
1、尽量不选河鲜
虽然海产品也不是百分百安全,但比起淡水产品,风险还是相对小些,因此实在要生吃,那就尽量选择靠谱的渠道购买新鲜的海产品。
2、食材足够“鲜”
食材尤其是海鲜类食材应尽早食用,不建议在室温下放置太久,也不建议吃隔夜食物。
3、生熟食分开
无论是何种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将处理生、熟食物的刀具和砧板等厨具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上心去体检
有生食习惯的朋友,还是建议定期到医院排查一下有没有寄生虫感染。
如果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疑似症状,也别自个儿想着喝个酒、吃个排虫药就行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总而言之
生腌虽然味道鲜美
但别为口腹之欲忽视健康
毕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致死率趋近100%
厦门已有多人中招!
此外,除了吃之外
一旦被海鲜刺伤
也可能引发创伤弧菌感染
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导致截肢
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
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江河入海口或海洋环境中独立生存的细菌,具有地域性,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
近期
厦门正值开渔季
多家医院收治的
创伤弧菌感染患者
正在不断增加
01
前段时间,6岁的童童跟着父母在福建厦门旅游,童童光脚在沙滩上玩耍时,不慎踩到一条死鱼,鱼鳍扎破了童童的脚。
起初,父母对这个小伤口并不在意。第二天,童童出现呕吐、高烧等症状,父母赶忙将他送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检查结果显示,童童感染了创伤弧菌。
所幸送医及时,如果再晚一些,极有可能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经过手术,去除了坏死组织,并进行抗感染治疗,目前童童已康复出院。
02
前段时间,厦门市民张女士前些天在家中处理海鲜时,手指不慎被刺伤,因为伤口不大,她当时便没太在意,但几天后,伤口处出现了红肿、疼痛的症状,于是她便赶紧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判断,张女士很可能是在处理海鲜时,不小心感染上了嗜水气单胞菌,好在情况不严重,经过及时处理,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据厦门市第五医院
急诊科副主任杨医师表示
创伤弧菌、嗜水气单胞菌
等菌类在水中广泛存在
若被海鲜刺伤、划伤
或有伤口被水污染都可能有感染
不仅有可能出现破伤风
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肢体坏死
重症病例往往需要
采取截肢等极端措施以保全生命
所以
大家在家中处理海鲜时
建议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具
如果发现自己不小心被刺伤
可以用碘伏消毒,若伤口较深
则需立即前往医院处理
并进行预防破伤风的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