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5年大授衔,毛主席为何要求红军不下校?看看长征经历就明白

0
分享至

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负责评衔工作的罗荣桓面临着头疼的问题,就是在下级军官在评选中的时候,不少老红军的军衔都挺低的。在对这些老红军的职务进行统计得知,长征的时候有近三千多的老红军是在部队里担任着连长,还有排长以及班长的职务。



这就说明这些人中有不少人要被授予尉级军衔。可他们是参加过长征,而且参军年限超过了二十年,如果给其少尉或者中尉的话,待遇上同他们所做贡献是不相符。所以罗荣桓不敢轻易做决定,他明白经历过长征代表着什么,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毛主席,让主席来决定,而毛主席直接批示,红军不能低于少校军衔。虽然只有几个字,却也说明长征是不容易的。那么长征到底有多艰难呢?

首先从红军部队的伤亡中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军从瑞金开始长征,当时总人数是8.6万,下属部队有五个军团还有直属部队。可在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总数近五万。在扎西休整,又在湖南,四川还有贵州等地进行了一些补充后,红军部队人数在3.7万。可是在北上同四方面军汇合之后,中央军也只剩下了两万。而在向陕北行进的时候,中央军经过腊子口,吴起镇时同敌人作战,最后兵力只有7000左右。这与之前的八万相比,可是损失了90%。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还将一些地方解放出来,所以这期间也进行了兵员补充,总得来说长征期间红军损失总数应该是10万多人。假如按该数据来计算,那么到达陕北的中央军只剩下6%左右。既然一方面军行军艰难,那四方面军就更加困难,而且这支部队是比一方面军更早开始长征的。

1932年在鄂豫皖与敌人作战后,该部队就又去了川陕根据地与敌人作战。在1935年该部队也开始了长征。不过这个过程也是相当惨烈的,因为该部队还进行了西征,最后是惨败。四方面军在开始长征时是八万,可到达陕北也不过1万,同样是惨烈的。为啥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会有这么大的损失呢?其实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敌我力量悬殊。当时蒋介石想要将红军全部歼灭,所以就将国军的所有主力部队都派去围剿了,还有沿途的地方军阀,再加上他们的军事装备先进。红军与国军的每次作战,都被称为生死之战,能够活下来就是奇迹了。

其次是长征过程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这比追兵更加可怕。像湘西,云贵川等地区不仅有瘴气还有原始雨林,而红军通过这些地方那真的是九死一生的结果。不仅如此,还有川滇藏的雪山与能随时让人丧命的草地,都是红军生死之坎。



所以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的不仅有敌人的追击,还有恶劣环境的威胁,而那些能够坚持走完全程的老红军,真的是强者中的强者,也有自己独有的故事。不过完成长征了,也不代表是这些老红军的终点。还有抗日战争,当时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的三个师,总数是3.5万。而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的首场战役,虽然最后是我军取得胜利,可是在歼灭日军一千人的同时,自己也有八百多人的损失。



就连林彪看到这样的战况,都忍不住流泪,可见这些老红军都是骨干,经不起这样的消耗。除此之外,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老红军虽然都成为部队里的骨干,却也有不小的伤亡。甚至在建国后的抗美援朝,老红军也牺牲了不少。可见这些老红军能够坚持到建国,有哪一个不是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所以他们都应该被尊重,也应该获得相应的荣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谢小龙聊历史 incentive-icons
谢小龙聊历史
话经典文史 品百味人生
3800文章数 19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