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课堂+社团+竞赛”!乌海市海勃湾区一所学校无人机社团斩获多项大奖

0
分享至

“注意姿态,稳住摇杆,记住你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而从容……”上午时分的乌海市第三中学无人机教室里,指导教师邱泽成正站在学生身边,一边紧盯飞行轨迹,一边沉着发出指令。学生们眼神专注,手指在遥控器上灵活跳动——这寻常一幕,正是他们平日刻苦训练的缩影。

在今年8月15日至18日,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这场由教育部认可的顶级科技赛事,汇聚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近6000所学校的1.7万名选手。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三中学的12名队员,凭借稳定而出色的发挥,斩获个人飞行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指导教师正在叮嘱学生飞行时的技巧。张琦摄

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清晨与黄昏的训练积累。从市赛、自治区赛到全国总决赛,队员们经历了长达数月的系统备战。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飞行技巧,还要学习空气动力学基础、故障应急处理等知识。指导老师带领他们反复推演飞行路线、精心调整参数、模拟真实赛场环境,甚至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加训。

“我们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是希望通过无人机社团这个载体,培养学生们的工程思维、团队意识和抗压能力。”乌海市第三中学无人机训练队总教练邱泽成对笔者说到。正是这种注重过程、尊重创新的教育理念,让乌海三中无人机战队在全国舞台上脱颖而出。

此次获奖不仅是乌海三中的荣誉,更是乌海市海勃湾区全面推进科技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近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走进“阳光大课间”,19所中小学校开设相关社团,全面配备专业设备与师资,逐步构建起“课堂+社团+竞赛”三位一体的科技教育体系。

在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九小学,无人机兴趣小组的孩子们正在老师指导下练习低空悬停与航线规划,教室里不时传来无人机嗡鸣与孩子们的惊叹声;而在乌海市第二中学,机器人社团的学生们则围在一起调试程序、优化结构,为即将到来的创新挑战赛做充分准备。这些日常训练的场景,正是海勃湾区科技教育落地生根、持续深化的真实写照。

从课堂到社团,从训练到竞赛,乌海市海勃湾区正以科技为纽带,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赋能新时代人才的成长。乌海市海勃湾区将继续以科技教育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助力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张琦、高博)

来源:乌海市海勃湾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6448文章数 2005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