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碳路”先锋到ESG标杆:园区破题绿色发展

0
分享至


吴淞江畔

苏州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

已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也是国内基础设施园区

零碳转型的微观缩影

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污泥变身为热电厂燃料

餐厨垃圾转化为清洁的生物质天然气

厂房屋顶光伏为基础设施持续供应绿电

电网侧储能助力园区用电削峰填谷


近年来,园区以前瞻视野系统推进近零碳建设,聚焦商务楼宇、工业企业、物流园区等多类场景,打造包括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内的五个近零碳产业园区,以点带面推动全区迈向深绿转型。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新政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两年覆盖全国。在绿色发展“加速跑”的大背景下,园区以其系统的顶层设计、创新的应用实践和优质的ESG产业生态,为全国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园区样本”

系统布局

跑出绿色转型新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23年

成为首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之初

就构建了清晰的“1+1+N”实施路径

第一个“1”是前瞻性完成的近零碳路径研究课题。

第二个“1”是制定《国家碳达峰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实施方案》。

“N”则是从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科技等多个领域,明确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各项措施。


在能源领域

园区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目前绿色电力已占工业用电的1/4,并率先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国家级试点,构建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市场化碳普惠服务体系,探索建设虚拟电厂

在产业领域

园区积极引导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和ESG实践,超150家企业获评绿色制造体系荣誉,19家企业获评近零碳工厂、零碳工厂。

在城市发展方面

园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布并推动开发区ESG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已实现新建绿色建筑全覆盖和公交车辆100%新能源化

在科技创新方面

园区正从平台搭建项目孵化人才引进等多维度全面支撑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巩固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全国引领地位。


系统性规划为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铺就了明晰路径,2024年,园区清洁能源占比已突破90%,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展现出高质量增长与绿色转型协同共进的显著成效,园区绿色低碳案例还入选《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案例丛书》

协同发力

供应链上的“绿色革命”

位于园区的近零碳工厂——SIG康美包,正在书写着“从一棵树到一个牛奶盒”的绿色循环故事。


➤ 作为全球唯一100%采用FSC认证纸板的企业,康美包从原材料开始就烙上绿色印记,其创新研发的“康美绿芯”包装,大胆摒弃传统铝箔层,成功减少30.81%碳足迹。

➤ 在生产环节,智能监测系统如同“绿色卫士”,实时预警能源浪费;100%可再生电力则让生产线实现“零碳运转”

➤ 更可贵的是,康美包构建了完整的回收再生体系,让使用过的牛奶盒经过铝塑分离技术重获新生,真正实现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奇迹。

友达苏州则于2023年率先投身“塑料中和”

➤ 通过“行为形塑”和“产品制造”两个议题,从减塑开始践行ESG理念,计划于2030年实现塑料中和目标,并制定了“3R+1”的塑料中和策略,即限塑(Replace)、减塑(Reduce)、再塑(Recycle)与反思(Rethink),启动全员减塑改善。

➤ 公司通过优化包装方案、减薄包装材料、包装最大化、工艺改善等途径,2024年减塑量超过160吨

在园区的绿色浪潮中

企业不仅是减碳的践行者

更成为产业链绿色转型的推动者

友达苏州创新推出“ESG评分卡”机制,将绿色表现直接与订单挂钩——ESG指标占据供应商季度评审20%的权重,不达标者将面临从约谈到停止接单的层层约束,此外每季度举办1-2次“绿色共创会”,让优秀供应商分享节能减碳的实战经验。

康美包则开放工厂参观,现场展示零碳路径的创新实践。


在这场绿色变革中,企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成为了携手同行的环保合伙人,“绿色火种”逐渐传递至产业链每个角落。在友达苏州的带动下,80多家供应商携手加入,大部分材料使用经过认证的再生材料,让供应链包材的塑料中和率突破80%大关


企业合力的形成

得益于园区创新的平台机制


2022年11月,园区搭建全国首个区域性市场化自愿减排交易服务体系——苏州碳普惠体系,填补了国内中小微碳减排交易市场空白。

三年来,该体系累计开发碳减排量超35万吨,完成碳交易超14万吨,服务企业超500家,将企业减排的“环境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2024年5月,该体系进一步升级——多方联合成立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构建“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认证、碳金融”完整业务链,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已助力园区企业取得28项碳中和认证,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贸易竞争力。

产业生态

ESG驱动价值链升级

关注碳排放

是一家公司做“环保功课”的关键部分

而全面践行ESG

则意味着其在重塑自己的

可持续发展DNA

于一个区域而言,亦是如此

当前,园区将ESG作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构建的可持续底层框架和竞争优势。2024年,在开发建设30周年之际,园区就精准锚定ESG赛道全速奔跑,闯出了一系列全国“首创”和“第一”


政策体系“先人一步”

园区率先构建ESG顶层设计,接连推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绿色低碳专项行动等“政策套餐”,更牵头立项全国首个园区层级ESG评价国家标准,让ESG发展“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产业生态“集聚成势”

全国首个ESG产业创新中心已成为绿色标杆载体,吸引GRESB、中诚信、毕马威等70余家顶尖机构入驻,覆盖咨询、金融、认证等全链条业态,至今服务上市企业超600家,同时依托ESG联盟开展能力共建,构建出活力涌动的ESG创新生态。

数字平台“智能管理”

园区在全国首创的ESG数智平台如同一位“AI管家”,为企业提供“自诊断+一键出报告”服务,服务企业超200家,实现上市公司全覆盖。

金融创新“精准滴灌”

园区推动建立全国首个“可持续金融信息鉴证与挂钩贷体系”,成功落地多笔可持续挂钩贷款,实现“ESG平台-鉴证-融资”全闭环服务。

刚刚成立的ESG绿色独角兽产业基金规模达5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全力支持绿色独角兽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和全球化发展,助力打造“ESG与培育独角兽企业”双轮驱动为鲜明特色的产业投资生态。

从制度创新到产业集聚,从数字赋能到金融助力,苏州工业园区以一套漂亮的ESG“组合拳”,打出了绿色经济的新高度,也为全国园区转型提供了生动范例。

在这片精心打造的ESG生态中,各个要素相互赋能、协同共生,正逐步形成强大的增长动能。


园区的积极实践

不仅是一场产业的绿色变革

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绿色进化

园区正用积极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未来

从不是一道选择题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唐晓雯

拟稿:张昭质

审核:王子元

审签:方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incentive-icons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提供苏州园区最权威新闻动态
11800文章数 179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