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综合分析,中国歼-36第六代战斗机的列装时间表可概括如下:阶段性列装预测,小批量试装阶段(最快2027年),鉴于台海局势及技术成熟度超预期,歼-36可能在2027年组建首支作战中队,优先部署于东部或南部战区承担战备值班任务。该阶段将验证实战环境下武器系统、无人机蜂群指挥等核心能力
![]()
全面列装阶段(2029-2030年)乐观预测:若2025-2027年试飞验证顺利(尤其动力系统稳定性),可于2029年实现大规模量产,逐步替代现役歼-20及歼轰-7机群。保守预测:参照歼-20研发周期(首飞到列装耗时7年),结合当前需完成7架原型机测试的要求(截至2025年5月仅5次试飞),最迟或于2032年形成完整战斗力。
![]()
加速列装的核心支撑 ,动力系统突破:2025年3月完成三台涡扇-15C发动机全加力测试,高原起降能力验证完毕,推力冗余设计显著降低故障风险。隐身性能领先:菱形无垂尾布局使雷达散射截面(RCS)降至0.0001㎡(仅为F-22的1/10),已通过多轮散射测试。产能准备就绪:涡扇-15C发动机年产120台预案启动,可满足年产40架需求;歼-20生产线逐步转向外贸,为歼-36量产释放资源。
![]()
关键里程碑节点
时间节点核心任务作战意义
2025年底完成高原/高温/高湿极端测试,验证全环境适应性及智能化水平启动AI空战模块实机验证
2026年中霹雳-17超远程导弹(射程400公里)构建超视距打击体系靶试,测试无人机蜂群指挥
2027年初首支作战中队组建并承担战备值班实现初始作战能力(IOC)
![]()
现实制约因素,技术验证周期:需完成至少7架原型机试飞(当前进度不足),武器、航电、AI系统集成测试仍需3-5年;装备列装标准:2025年9月抗战胜利阅兵严格限定参阅装备必须为“现役主战装备”,歼-36因未官宣服役而无法亮相;外部竞争压力:美军加速推进F-47六代机项目(拟2028年试飞),可能影响中方部署节奏。
![]()
歼-36最快将于2027年启动小批量试点列装,但大规模形成战斗力需待2029-2030年,最终进度取决于2025-2026年动力系统稳定性验证结果及亚太安全局势演变。我国的歼36战机技术验证基本完成,国际格局没有大的变化,我们的歼36还要继续升级,比如要不要研发舰载机,需不要要垂直起降,只要外面没大事我们就潜心专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