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大会第79届会议第95次全体会议现场,出现了一幕颇具象征意义的画面:代表着全球大多数国家的120张赞成票,与美国及其少数盟友的27张反对票,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场投票是由中国主提、37个国家共同提议的《联合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一句“这样的美国不受欢迎”,在会场内掷地有声。为什么美国要如此在意这项决议?又为何它的反对立场会沦为少数派?
这份由中国主导的合作决议,其实并不突然。从2009年开始,类似内容的提案几乎每年都会被提交,并在联合国大会中协商一致通过。上合组织自2004年起就已成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观察员,其与联合国的合作基础扎实,历史也够长。
真正不同的是今年,美国突然改变了以往默认协商通过的做法,要求对该提案进行表决。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国不仅拒绝参与草案磋商,还在大会上发言猛烈攻击上合组织,声称其是“破坏地区稳定的小圈子”,并称合作提案“不具建设性”。
联合国现场的气氛一度凝重,但投票结果最终给了美国“当头一棒”。耿爽代表中国发言时,直截了当地揭穿了美国的“小动作”。
他指出,美国不仅对上合组织合作提案投反对票,还对联合国与东盟、非盟、独联体、法语国家组织等七项合作议案全部投下反对票。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否决外交”的典型表现。
美国的双标做派、单边主义思维,在这场投票中暴露无遗。耿爽更是毫不避讳地点出:美国在玩“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老套路,凡是不符合其利益的国际合作,美国都要强行阻挠。这次的投票,其实也是对美国长期外交政策的一次“民意公投”。
120票赞成,不只是赞成中国主提的议案,更是赞成多边合作、反对霸权思维。包括意大利、日本在内的传统美方盟友,这次都选择了弃权,不愿与美国强硬站队。乌克兰虽投下反对票,但也引发了不少国家代表的不解。
耿爽的发言之所以引发共鸣,不仅因为说得直接,更因为他说出了多数国家的心声。放眼整个上合组织的发展轨迹,也能理解为何其影响力让美国警觉。
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逐步扩展,如今已经成为覆盖约34亿人口的地区性多边合作组织。其合作内容涵盖安全、经贸、能源、人文等50多个领域,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平台之一。
上合组织不要求“选边站”,不搞排他性小圈子,也不对成员国附加政治条件。这与美国主导的北约、IMF、世界银行等组织形成鲜明对比。不少亚非拉国家正是因为上合的平等与务实,才愿意靠近这个平台。
这也是为何美国这次的强烈反应,反而招致更多国家的反感。中国在这次外交操作中格外务实,提出的合作框架清晰落地,强调联合国与上合组织之间要加强对话协作,资源要向发展中国家倾斜,机制要有评估、有监督、有执行。
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真正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对于资金短缺、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机制合作才是“雪中送炭”。美国的反对理由却显得空洞无力,光靠一句“破坏稳定”根本说服不了大多数国家。
在会场外,美国国内也在上演一出“政治交锋”。就在投票当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中俄印领导人的合影,并配文称:“看起来,美国已经把印度和俄罗斯输给了中国。”这段话虽然是感叹,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上合的误判。
美国将上合组织看作是地缘政治威胁,而忽视了它的实际贡献。而事实上,上合组织并不是“军事联盟”,更不是“意识形态集团”,它的本质更像是一个区域性治理平台——帮国家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这次投票的意义,其实远不止于一张提案是否通过。它标志着一个趋势:美国再也无法“独断全球”,越来越多国家选择站在合作与发展的一边。耿爽的一句话之所以掀起波澜,是因为“这样的美国不受欢迎”不是个人观点,而是多数国家的共识。
这句话背后,是对美国长期双标行为的集中反映。美国想要主导一切,却不愿付出相应责任;想要制定规则,却不愿遵守规则;想要别国牺牲自己利益,却始终只考虑“美国优先”。
这种行为,在全球化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更深层的问题也摆在了美国面前——如果继续醉心于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它到底还能在国际社会坚持多久?
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已经让美国在多个国际组织中被边缘化。从退出巴黎协定,到退出世卫组织,再到多次对联合国提案投反对票,美国的“退群”和“反对”成了常态。
这种“自绝于国际社会”的态度,正在实实在在地削弱其话语权与号召力。而中国在此次提案中的表现,则展示出另一种可能:合作可以不带附加条件,发展可以不分阵营。
这一次,美国虽然阻挠了合作议案,却没能阻止合作的趋势。40多个国家共同参与提案,120个国家投下赞成票,联合国系统和上合组织合作的路径已经清晰。美国即使不参与,也无法再左右大局。耿爽代表中国在此次外交战中亮剑,不仅赢得了掌声,更赢得了信任。
中国提出的“主权平等、开放包容、以人为本、行动导向”的原则,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美方的失败,不是一次偶然,而是长期政策积累下的必然。在多边合作日渐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谁要是还抱着“霸权”不放,迟早会被边缘化。
这次的120票,既是对中国的信任,也是对美国的否定。真正的国际领导力,不是靠压制别人维持的,而是靠帮助他人赢得的。在未来,联合国与上合组织的合作还将继续扩大,机制也将不断完善。
美国若一味拒绝参与,只会被更多国家所疏远。全球不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的单中心格局,而是多极化、多元合作的新时代。这次投票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信号,一个新的国际合作秩序正在悄然成形。
这次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不仅是一次制度性合作的胜利,更是对美国旧式外交思维的警醒。未来国际社会将更加注重务实合作,而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中国正是在这场变革中,走在了前头。
信息来源:
[1]美国反对无效!这一次,中国赢的很彻底,联合国高票通过中方决议,我大使直击美国痛点
速看前沿
[2]耿爽:这样的美国不受欢迎 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