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在南京下关码头视察华东军区海军部队。检阅舰队过程中,他初次见到时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的陶勇。毛泽东面带笑容,用力握住对方的手,用亲切的语气说道:"你就是陶勇?早就听说过你了!"
毛泽东对陶勇说:"海军工作你刚开始接触,业务不熟很正常。我当年也没上过军校,照样能带兵打仗。关键是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边干边学,相信你很快就能掌握要领。"
视察工作接近尾声时,陶勇向毛泽东提出为海军题词的请求。毛泽东欣然提笔,在宣纸上写下铿锵有力的23字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份题词毛泽东连续书写了三遍,分别赠予当时海军的主力战舰"南昌号"、"广州号"和"黄河号"。
1949年,毛泽东与一位初次见面的同志交谈时,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要理解这句话的背景,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毛泽东作为领导人面临着诸多挑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1949年春季,解放战争迎来战略决战阶段。中央军委作出重要部署,第三野战军抽调35万兵力组成东线集团执行渡江任务。作为该集团先头部队,第23军被部署在长江沿岸前线阵地。军长陶勇接到命令后迅速展开战前动员,组织全军做好渡江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4月20日破晓时分,第68师师长张云龙与202团团长邓若波正在长江沿岸进行渡江作战地形勘察。望远镜视野中突然出现数艘悬挂英国"米"字旗的军舰。经确认,这是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派出的"伦敦"号、"紫石英"号、"黑天鹅"号和"伴侣"号四艘军舰。这些军舰以保护英侨利益为借口,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将数十门舰炮直接对准我军主攻阵地,公然为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支持。
前沿观察所发现英国军舰后立即发出撤离警告,但对方无视信号继续前行。面对这一情况,张云龙迅速联系陶勇,请示是否可以用榴弹炮进行威慑性射击。陶勇考虑到事件涉及外交关系,决定暂缓开火。他表示需要先向粟裕司令员汇报,待上级指示后再做最终决定。
陶勇正在通话时,"紫石英"号军舰突然向解放军主攻阵地开火。炮击造成邓若波当场阵亡,我军伤亡人数超过40人。
陶勇怒火中烧,立即发出指令:"全体注意,立即组织反击!"
面对外国舰船的挑衅行为,部队官兵需要执行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当时有参谋人员向陶勇提出疑问:"是否需要先向上级申请开火许可?这样的军事行动可能引发外交争端。"
陶勇抬手看表,发现进攻时刻已近。情况紧急来不及向上级请示,他当即作出决定:"面对侵略必须反击!帝国主义欺压中国的时代结束了。立即开火!所有责任由我负责!"
我军炮兵部队迅速发起猛烈反击,英军舰队在炮火压制下仓皇撤退。战斗中,"紫石英"号军舰遭受重创,被迫搁浅于镇江段长江水域。据英方战后统计,该舰17名水兵阵亡,20人受重伤,另有60人跳水逃生。同行的"伦敦"号军舰也损失惨重,15人死亡、13人受伤。整个舰队指挥官损失尤为严重,5名正副舰长非死即伤,更有103名官兵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