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南造船厂传来重要动态——福建舰在停泊四个月后再次冒出显著的白色蒸汽。业内专家指出,这是舰载动力系统运行时的常规现象,但在军迷圈中却形象地被称作“点燃战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间点颇具意味,因为就在前一日,央视军事频道发布了南海部分海域的禁飞与禁航通告。两项信息接连出现,引发外界广泛猜测:福建舰是否正在迈向正式服役的关键阶段?
依据公开资料,福建舰自2023年以来已累计完成8轮海上试验,涵盖了推进系统、操控性能、电子设备等多个关键模块的厂家测试。按照航母建造的一般流程,在完成最终的出厂航行测试后,距离正式交付往往只差最后一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9日,央视军事发布了一则关于南海部分区域的航行与飞行限制通知,明确划定禁飞禁航时间为9日至11日。这本是一则常规性通告,但由于与福建舰动态高度重合,迅速引发热议。
几乎在同一时期,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内升腾起白色蒸汽,并传出可能于10日出港的消息,于是,“南海禁飞区是否专为福建舰而设”的设想迅速在网络上传播。
从现有信息分析,两者在空间与时间上并未完全同步,福建舰仍位于上海附近水域,而南海禁飞区则位于千里之外。
结合以往经验来看,南海区域的飞行限制通常与导弹发射、海空协同演习等任务相关,因此更大可能是时间上的交汇,并非专为航母动向所设,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而非直接关联。
即便如此,公众的联想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福建舰未来部署方向极有可能指向南海,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还是航母战斗群的战术运用来看,南海都具备极高的战略意义。一旦福建舰完成列装,将极大提升该区域的海空作战能力。
此外,南海是中国与域外国家互动最为频繁的海域之一,美国及其盟友在此地频繁开展军事活动,中国海军也必须通过演训和装备升级作出回应。因此,当两条信息同时出现时,人们自然会将其联系在一起。
不过,对于乐观预期仍需理性看待。参考辽宁舰与山东舰的历史经验,即便完成全部海试工作,航母离开船厂后仍需1至2个月的过渡期。在此期间,海军接装部队需完成大量细致工作,包括港口设施保障、舰员编配、舰载机部队对接等。因此,部分网友所期待的“9月18日服役”恐怕并不现实。
由此可见,如果说公众的热情让“9月18日服役”成为热门话题,那么从航母建设节奏与后勤保障角度来看,10月的某个时间节点更具备实际可能性。
一方面,福建舰的核心试验项目已基本收官;另一方面,舰载机训练与驻舰保障仍需时间协调,再加上服役仪式的规格可能高于以往,两到三周的准备周期几乎不可避免。
再者,中国海军在安排重大装备服役节点时,通常会赋予其象征意义,无论是选择国庆节前后,还是其他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福建舰的亮相都将引发广泛瞩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