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细节有所调整,人物采用化名处理。
"哗啦——"
清脆的玻璃碎裂声在静谧的展厅里格外刺耳。
"天啊!镇馆之宝!"保安的惊呼声响彻整个大厅。
"快!快叫主管!"
"拦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几名工作人员慌乱地围了上来,展厅里的游客纷纷停下脚步。
地上,碎玻璃在灯光下闪着寒光。一个小女孩呆呆地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刚才不小心碰到的金属隔离带。
她的父母却异常平静,母亲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没事,爸爸妈妈会处理的。"
01
2024年8月的一个周末,江南市博物馆迎来了暑期参观高峰。这座有着八十年历史的博物馆,是整个华东地区最负盛名的文化地标之一。上午九点刚过,博物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在人群中,一家三口显得并不起眼。男人约莫四十岁出头,穿着普通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女人看上去比他小几岁,素颜朝天,穿着简单的连衣裙。他们的女儿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扎着两个小辫子,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爸爸,这个博物馆好大啊!"小女孩拉着父亲的手,兴奋地跳来跳去。
"慢点走,别摔着了。"母亲温柔地提醒道。
进入博物馆后,一家人跟随着导览图慢慢参观。小女孩对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父亲耐心地给她讲解,偶尔还会蹲下身来,指着展品上的说明文字,一字一句地念给她听。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李明注意到了这一家人。
作为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的保安,他对各种类型的游客都很熟悉。这家人给他的感觉有些特别——他们的举止很有教养,但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拘谨。特别是那个男人,每次经过重要展品时,总会下意识地停留很久,眼神里有种复杂的情绪。
"您好,需要讲解服务吗?"李明主动上前询问。
男人礼貌地摇了摇头:"谢谢,我们自己看看就好。"
他的声音很温和,但李明总觉得他的笑容有些勉强。不过作为工作人员,李明也没有多想,继续自己的巡视工作。
博物馆共有四层,每一层都有不同主题的展览。一家人慢慢地逛着,从青铜器展厅到瓷器展厅,再到书画展厅。小女孩虽然活泼,但在父母的教导下,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没有触碰任何展品。
"妈妈,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要放在玻璃柜子里?"小女孩好奇地问。
"因为它们都是很珍贵的文物,需要好好保护起来。"母亲解释道,"就像你的玩具,如果不好好收起来,可能会弄坏或者弄丢。"
"那如果玻璃破了怎么办?"
母亲还没来得及回答,父亲就接过话:"那就要赔钱了,而且要赔很多很多钱。"
小女孩吐了吐舌头:"那我要小心一点。"
时间慢慢流逝,转眼就到了中午。博物馆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展厅变得有些拥挤。一家人来到了三楼的特展厅——这里展出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特展厅的入口处,立着一块醒目的告示牌:
"温馨提示:本展厅展品极其珍贵,请勿触碰展柜,请勿使用闪光灯拍照,请保持安静。"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瓶。这件瓷瓶高约40厘米,通体绘有精美的山水人物图案,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高39.8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5厘米。此瓶造型优美,纹饰精细,是明代官窑瓷器的杰出代表。2010年由海外华人捐赠,估值超过三千万元。"
"哇,三千万!"小女孩瞪大了眼睛,"能买多少个芭比娃娃啊!"
周围的游客都被她天真的话语逗笑了。父亲却皱了皱眉,拉着女儿往里走:"我们去看看其他的。"
展厅的正中央,是整个博物馆最珍贵的藏品——一幅宋代的山水画卷。这幅画卷被放置在特制的恒温恒湿展柜中,四周都是防弹玻璃保护。展柜前设置了一米五的隔离带,游客只能远远地观赏。
"这就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一位讲解员正在给一群游客介绍,"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真迹,全长11.9米,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画卷保存完好,色彩依然鲜艳,极其罕见。"
"这幅画有多值钱啊?"有游客问道。
讲解员微微一笑:"这是无价之宝,如果真要估价的话,恐怕要以亿为单位了。"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声。小女孩也被吸引了过去,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爸爸,抱我起来看看好不好?"
父亲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女儿抱了起来。小女孩趴在父亲肩膀上,认真地看着那幅画。
"好漂亮啊!山是绿色的,水是蓝色的,还有小小的房子和人。"
"是啊,古代的画家很厉害,能把这么美的景色画下来。"父亲说着,声音有些发颤。
母亲注意到了丈夫的异常,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要不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
"再等等。"父亲深吸了一口气,"让孩子多看看。"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参观的老人突然身体一晃,似乎要摔倒。身边的人赶紧扶住了他,但这一阵骚动让周围的游客都往后退了几步。小女孩被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要抓住什么东西稳定身体。
她的手正好碰到了旁边的金属隔离带。
隔离带本来就不太稳固,被她这么一拉,整个都倒了下去。更糟糕的是,倒下的隔离带正好砸向了展柜的玻璃。
"砰——"
一声闷响过后,就是让所有人心惊肉跳的玻璃碎裂声。
展柜的一角,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纹,裂纹迅速蔓延,整块防弹玻璃瞬间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
整个展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02
"警报!警报!三楼特展厅发生紧急情况!"
刺耳的警报声瞬间响彻整个博物馆。不到三十秒,七八名保安就冲进了展厅。他们迅速拉起警戒线,将事故现场围了起来。
"所有人都不要动!不要离开!"保安队长赵强大声喊道。
小女孩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手里抓着已经倒地的隔离带,整个人都吓傻了。大颗大颗的眼泪从她脸上滚落下来,但她不敢哭出声。
"宝贝,没事的,没事的。"母亲赶紧把女儿抱在怀里,轻声安慰着。
父亲则站在原地,脸色苍白,但神情却异常镇定。他看着破碎的玻璃,又看了看展柜里的画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博物馆的副馆长陈建华接到消息后,几乎是跑着赶到了现场。看到展柜的状况,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强简单汇报了情况。陈建华的目光落在了小女孩身上,又看向她的父母。
"是你们的孩子弄的?"
"是的。"父亲平静地回答,"很抱歉,我们会承担全部责任。"
陈建华愣了一下。在他的经验里,遇到这种事情,大部分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或者找各种理由辩解。这个男人如此爽快地承认,反而让他有些意外。
"您知道这块玻璃的价值吗?"陈建华试探性地问道。
"我大概能猜到。"父亲点了点头,"这应该是特制的防弹玻璃,考虑到展品的价值,玻璃本身的造价应该不低。加上安装和维护成本,恐怕要几十万。"
陈建华更加惊讶了。这个人显然不是普通的游客,他对博物馆的运作似乎很了解。
"不止。"陈建华叹了口气,"这块玻璃是从德国定制的,采用了最先进的防弹防爆技术,还有特殊的防紫外线涂层。单是玻璃本身就要六十多万,加上运输、安装、测试等费用,总共要九十万左右。"
周围的游客倒吸了一口凉气。九十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小女孩听到这个数字,哭得更厉害了:"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们会赔偿的。"父亲的声音依然平静,"请问在哪里办理赔偿手续?"
陈建华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男人。从衣着来看,他并不像是特别有钱的人。但他的态度如此淡定,要么是真的不差钱,要么就是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您确定要全额赔偿?"陈建华再次确认,"九十万不是小数目。"
"我确定。"父亲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可以转账吗?还是需要去财务部?"
这下不只是陈建华,连周围的游客都震惊了。九十万说赔就赔,连价都不还?
"这……"陈建华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您还是先跟我去办公室吧,这件事需要走正规程序。"
父亲点了点头,对妻子说:"你先带孩子到休息区等我。"
"我跟你一起去。"妻子坚持道。
"不用,我一个人就可以。"父亲摸了摸女儿的头,"别哭了,不是你的错。爸爸去处理一下,很快就回来。"
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小女孩还在抽泣着。母亲抱着她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不停地安慰着。
办公室里,陈建华让人泡了茶,请父亲坐下。
"先生贵姓?"
"免贵姓林。"
"林先生,"陈建华斟酌着用词,"虽然您愿意赔偿,我们很感激。但九十万确实不是小数目,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或者我们可以商量一个分期付款的方案?"
林先生摇了摇头:"不用,我可以一次性付清。"
"那……您是做什么工作的?"陈建华忍不住问道。
"普通的上班族。"林先生回答得很简单。
陈建华心里嘀咕,哪有普通上班族能随随便便拿出九十万的?但他也不好再追问。
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准备好了相关文件。赔偿协议、收据、发票,所有的手续都很正规。林先生一项一项地看过去,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直接签了字。
"请问收款账户是?"
财务人员报出了博物馆的对公账户。林先生打开手机银行,开始操作转账。看他熟练的动作,显然不是第一次处理大额转账。
"请问您的付款人姓名是?"陈建华问道,"我们需要登记。"
林先生顿了一下:"林晨风。"
就在转账的过程中,林先生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微微皱起,但还是接了电话。
"喂,是的,我是林晨风。"
"什么?现在?"
"我在处理一些私事,能晚点吗?"
"好的,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林先生的表情有些复杂。但他还是继续完成了转账操作。
"钱已经转过去了,麻烦查收一下。"
财务人员查看了一下电脑:"已经到账了。九十万整,一分不少。"
陈建华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还真担心对方赔不起或者赖账。现在钱到账了,这件事就算是解决了。
"林先生,真的很感谢您的配合。"陈建华站起身,"您可以回去了。"
林先生也站了起来:"那个展柜,多久能修好?"
"大概要两个月左右。玻璃需要重新定制,运输也需要时间。"
"画卷没有受损吧?"
"没有,只是外层玻璃破了,里面还有一层保护膜,画卷很安全。"
林先生明显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03
两人走出办公室,正要往休息区走,迎面碰上了一个行色匆匆的人。
"陈副馆长,馆长让您马上去他办公室。"
"什么事这么急?"陈建华有些不耐烦,"我这里还有事要处理。"
"是关于刚才展厅的事故。馆长说很重要,让您带着相关资料马上过去。"
陈建华只好对林先生说:"不好意思,我得先去一趟。您自己回去吧,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林先生点了点头,转身往休息区走去。
陈建华带着赔偿协议和转账记录,来到了馆长办公室。馆长王海涛正在打电话,看到他进来,示意他坐下等一会儿。
"对,是的,我知道了。好的,我会处理的。"
挂断电话后,王海涛的表情很严肃:"展厅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已经处理好了。"陈建华把文件递过去,"家长很配合,九十万已经全额赔付。"
王海涛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当他看到付款人姓名那一栏时,整个人突然愣住了。
"林晨风?"他抬起头,眼神中满是震惊,"付款人是林晨风?"
"是的,怎么了?"陈建华被馆长的反应吓了一跳。
王海涛猛地站起来:"他人呢?还在博物馆吗?"
"应该在休息区,他的妻子和孩子在那里等他。"
"快!快去拦住他们!"王海涛几乎是喊出来的,"别让他们走!"
陈建华完全搞不懂状况:"馆长,到底怎么了?"
"你不知道林晨风是谁吗?"王海涛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他是林氏集团的继承人!"
"林氏集团?"陈建华脑子里快速搜索着,突然想起了什么,"您是说,那个二十年前破产的林氏集团?"
"不只是破产那么简单。"王海涛的语速很快,"二十年前,林氏集团的创始人林震山,也就是林晨风的父亲,曾经向我们博物馆捐赠过一批文物。其中就包括现在的镇馆之宝——那幅《千里江山图》!"
陈建华倒吸了一口凉气:"您是说,那幅画是他们家捐的?"
"没错。当年林震山为了支持文化事业,把家族收藏的十几件珍贵文物都捐给了博物馆。那幅《千里江山图》是其中最珍贵的一件,当时就价值上亿。"
两人快步走向休息区,王海涛继续说道:"后来林氏集团因为投资失败破产了,林震山也因为压力过大去世了。林晨风当时才二十岁,一夜之间从富二代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破产者。"
"那他现在……"
"这些年他一直在努力还债,听说已经还得差不多了。但生活应该还是很拮据。"王海涛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想想,他们家曾经捐赠的文物,现在却要因为一个意外花九十万来赔偿保护它的玻璃,这是多大的讽刺!"
陈建华这才明白馆长为什么如此激动。
两人赶到休息区时,林晨风一家三口正准备离开。
"林先生,请等一下!"王海涛大声喊道。
林晨风回过头,看到馆长,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他就恢复了平静。
"王馆长。"他微微点了点头,显然是认识王海涛的。
王海涛快步走上前,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人。二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富家公子,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中年人。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骨子里的儒雅还在。
"真的是你。"王海涛的声音有些哽咽,"晨风,这些年你去哪儿了?"
林晨风淡淡一笑:"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爸爸,这位爷爷是谁啊?"小女孩好奇地问。
"是爸爸的一位长辈。"林晨风摸了摸女儿的头。
王海涛看着小女孩,心情更加复杂。这个无意中打碎玻璃的孩子,竟然是林震山的孙女。如果林震山还活着,看到自己的孙女要为保护自己捐赠的文物而赔偿巨款,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晨风,这件事……"
"王馆长,"林晨风打断了他,"该赔的钱我已经赔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可是你知道那幅画……"
"我知道。"林晨风的语气很平静,"但那已经是博物馆的藏品了,和我们家没有关系。我女儿损坏了展柜,理应赔偿。"
王海涛还想说什么,林晨风却摇了摇头:"王馆长,我们该走了。"
就在这时,王海涛突然说出了一句话:"等等!别让他们走!"
这一声喊,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晨风的妻子下意识地把女儿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王海涛:"钱不是已经赔了吗?还有什么事?"
王海涛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林晨风:"有些事情,我必须要告诉你。"
林晨风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着王海涛。他的表情很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王馆长还有什么事?"
王海涛走上前,声音有些颤抖:"晨风,你知道吗?你父亲当年除了捐赠文物,还……"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博物馆大门口传来:"晨风!是晨风吗?"
所有人都转头看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老人虽然年迈,但气度不凡,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林晨风看到老人,整个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您怎么会在这里?"
老人快步走过来,眼含热泪:"我就知道是你!刚才财务部的人说有人姓林晨风转账,我就猜到可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