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德的手抖得厉害,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是中国移动股份分红记录,那个数字让他失去了所有表情。
他机械地按下打印键,似乎需要一张纸来证明这不是幻觉。
办公室很安静,只有打印机吱吱作响,吐出一张纸——记录着他25年前投入的180万,和如今累计获得的分红。
老刘走进来,看到他这样子,眉头皱了皱:"明德,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王明德把那张纸递过去,声音沙哑:"看看吧,我等了二十五年的结果。"
01
2000年的北京,春风带着新世纪的气息,吹得每个人都心潮澎湃。
国企改革的浪潮裹挟着无数命运,王明德的小电器店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张了。
电器店不大,三十来平米,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家电,从电视机到电饭煲,从录音机到电吹风,应有尽有。
王明德今年三十八岁,身材微胖,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透着生意人的精明和热情。
五年前,他从国企下岗,拿着补偿金和积蓄,开了这家店,生意还算稳定,足够养家糊口。
这天上午,店里来了几个顾客,一边看电视机一边聊着天。
"你知道吗?我表哥去年买了电信的股票,这才几个月,翻了一倍多!"一个穿着夹克的中年男人说道。
另一个人附和道:"可不是嘛,现在这通信行业简直是印钞机,我听说中国移动要改制上市,那收益肯定更惊人。"
王明德一边给客人倒茶,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心里有些痒痒的。
晚上回到家,妻子李芳正在厨房里忙活,十岁的女儿小雨趴在桌子上写作业。
"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买手机啊?"小雨头也不抬地问道。
王明德摸摸女儿的头:"手机很贵的,等爸爸再多赚点钱吧。"
小雨撅起嘴:"可是班里好多同学都有了,就我没有,他们都笑话我。"
李芳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接过话头:"你才几岁,要什么手机,好好学习才是正经事。"
饭桌上,王明德若有所思,筷子在碗里搅来搅去。
"今天店里的客人聊起投资股票,说能赚大钱。"王明德试探着说道。
李芳停下筷子,皱了皱眉:"那都是投机取巧,我们踏踏实实做生意多好。"
"可是李芳,你不觉得我们这样太慢了吗?小雨以后要上学,父母年纪大了看病也要钱,这房贷还有十五年才能还清。"王明德的语气带着些不甘。
李芳放下碗,正色道:"明德,别忘了咱们是怎么过来的,安安稳稳不好吗?"
小雨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突然严肃起来。
晚饭后,王明德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第二天,一辆闪亮的别克轿车停在了电器店门口,刘建国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刘建国是王明德的发小,当年同在一个单位,后来不知怎么就发达了,现在在本地商界小有名气。
"老王!好久不见啊!"刘建国张开双臂,一把抱住王明德。
王明德笑着拍拍他的肩:"建国,你可是越来越阔气了。"
刘建国环顾店内,意味深长地说:"这点小买卖能有什么出息,跟我混,保你三年买别墅。"
王明德笑了笑没接话,心里却泛起了涟漪。
"对了,这周末高中同学聚会,你得来啊,很多老同学都盼着见你呢。"刘建国临走时留下这么一句。
周末的聚会在一家高档酒店举行,王明德穿着唯一一套像样的西装赴约,看着周围光鲜亮丽的老同学,心里有些发怵。
酒过三巡,刘建国搂着王明德的肩膀,压低声音说:"老王,给你透个内部消息,中国移动要搞股份改制,现在有个机会可以投资原始股,回报率保守估计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王明德的心跳陡然加速:"真的假的?这种机会也轮得到咱们?"
刘建国神秘地一笑:"那是当然,不过名额有限,机会难得,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下。"
回家的路上,王明德的脑子里全是刘建国说的话,一夜无眠。
第二天,他悄悄去书店买了几本关于通信行业的杂志和报纸,认真研读起来。
杂志上的数据让他瞠目结舌:移动通信用户以每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速度增长,行业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四十,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
一周后,刘建国带着王明德见到了自称是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的赵经理。
赵经理约莫四十出头,西装革履,戴着金丝眼镜,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精英气质。
"王先生,您的眼光很独到。"赵经理笑着说,"移动通信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未来十年至少还有十倍的增长空间。"
王明德有些拘谨:"赵经理,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也能参与这么好的项目吗?"
赵经理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刘建国:"这是国家为了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分享改革红利的政策,不过名额确实有限,能被推荐的都是有缘人。"
回家后,王明德坐立不安,在书房里踱来踱去。
李芳推门进来,看到丈夫这个样子,皱起眉头:"怎么了?这几天魂不守舍的。"
王明德深吸一口气,把刘建国和赵经理的事告诉了妻子。
李芳的脸色立刻变了:"你疯了?那么多钱投进去,万一有什么闪失怎么办?"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王明德急切地解释,"你想想,如果成功了,咱们不用为钱发愁,小雨以后上大学、出国都不是问题!"
李芳摇摇头,语气坚决:"我不同意,这钱来之不易,不能冒险。"
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因为这事闹得不可开交,家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王明德偷偷去了好几次中国移动的营业厅,看到里面人头攒动的景象,心里越发坚定。
"看看,这生意多火爆!"他自言自语道,"投资这样的企业,怎么会亏?"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李芳带着小雨回了娘家,临走时丢下一句:"你要是执意要投这个钱,就别怪我不客气!"
王明德坐在空荡荡的家里,心里五味杂陈。
夜深人静,他打开保险柜,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两百万整。
这是他下岗后的补偿金、做小生意的积蓄,还有父母多年的养老钱,凝聚着全家人的心血。
手指抚过那串数字,王明德的手微微颤抖。
02
秋天来了,北京的树叶开始泛黄,飘飘洒洒地落在街头。
王明德站在银行门口,心跳如鼓。
今天是他和赵经理约定签约的日子,他需要从银行取出一百八十万现金。
柜台后的银行经理是个中年女性,看到取款金额后,不由得多看了王明德一眼:"先生,您取这么多现金,是做什么用的?"
王明德的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有点生意上的投资。"
银行经理神色严肃:"最近诈骗案件比较多,您要是做投资,最好多方考察,不要轻信高回报的承诺。"
王明德的手顿了一下,心里闪过一丝疑虑。
但当想到刘建国信誓旦旦的保证,想到女儿渴望的眼神,想到这些年辛苦经营却仍然平凡的生活,他的心又坚定了。
"谢谢提醒,我会小心的。"王明德说着,把钱装进了随身携带的皮包里。
出了银行,一辆黑色轿车已经等在那里,刘建国坐在车里冲他招手。
"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刘建国问道。
王明德拍拍手中的皮包,勉强笑了笑:"嗯,都在这儿呢。"
车子驶向市中心一家五星级酒店,赵经理在豪华套房里等候多时。
房间里还有几位西装革履的男士,看上去像是成功人士,他们相互交谈,气氛热烈。
看到王明德进来,赵经理热情地迎上前:"王先生,欢迎欢迎,您可是最后一位贵宾了,再晚一步,这个机会可就让别人抢走了。"
一位戴着金表的中年男人插嘴道:"赵总,我朋友知道这个项目,非要我帮忙争取一个名额,您看还有可能吗?"
赵经理为难地摇摇头:"实在抱歉,这次的份额已经满了,下次吧。"
这一幕让王明德心里踏实了不少,看来这机会确实抢手。
签约前,赵经理详细介绍了投资计划:以一百八十万入股中国移动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协议,投资者享有分红权,公司上市后可优先认购股票。
王明德认真翻看着合同,看到了那个盖着红章的公司名称,心里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了。
"预计三年后上市,到时候回报率至少翻三倍。"赵经理的声音充满诱惑力。
王明德深吸一口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他把装满现金的皮包交给赵经理时,心脏仿佛要跳出胸腔。
"王先生,您放心,我们每年都会寄送分红报告和公司年报给您,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赵经理递给王明德一张烫金名片。
走出酒店,王明德感觉轻飘飘的,像是做了一场梦。
"老王,恭喜啊,从今天起,你就是中国移动的股东了!"刘建国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洪亮。
王明德勉强笑了笑:"建国,你投了多少?"
刘建国神秘地眨眨眼:"这个嘛,商业机密,不能说。"
回到家,王明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他拿出合同反复查看,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第二天清早,电话铃声惊醒了他,是母亲打来的,说父亲突发脑梗,已经送往医院。
王明德匆忙赶到医院,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心里一阵刺痛。
主治医生说需要做手术,费用约五万元。
王明德站在医院走廊里,额头抵着冰冷的墙壁,心如刀绞。
他掏出手机,犹豫了很久,还是拨通了李芳的电话。
"老爸住院了,需要动手术......"王明德的声音哽咽。
李芳二话不说,立刻赶来了医院,带着小雨。
一家人在医院重逢,气氛尴尬而凝重。
"手术费我来付。"李芳说道,声音平静但冷淡。
王明德没有反对,心里五味杂陈。
夜深人静,医院走廊只剩下王明德一个人守着。
他拿出赵经理给的合同,在昏暗的灯光下细细端详,试图从中获取一些安慰。
"爸,您一定要挺过来。"王明德低声说道,"等我的投资回报了,一定带您和妈妈去最好的疗养院。"
父亲的手术很成功,但后续的康复治疗费用不菲。
王明德不得不重新开张电器店,李芳也勉强搬回家,但两人之间横亘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每当王明德想要谈起投资的事,李芳就转身走开,仿佛那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明德期待着第一份分红报告。
终于,在投资三个月后,一封印着中国移动标志的信件寄到了家里。
王明德激动地拆开信封,发现里面是一份简单的报表和一张一百元的支票。
"第一季度分红,一百元。"王明德念出了报表上的字样。
李芳冷笑一声:"一百八十万投资,三个月分红一百元,要回本得猴年马月?"
王明德强作镇定:"这才刚开始,等公司发展起来,分红会越来越多的。"
一年过去了,王明德又收到了两次分红,加起来只有三百元。
他开始打电话给赵经理询问情况,但对方总是借口忙碌,要么就是简单地安抚几句。
"投资是长期的事业,王先生,您要有耐心。"赵经理在电话里这样说道。
王明德的心里渐渐升起一丝不安。
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紧张,父亲的医药费像无底洞,小雨上学的费用也在增加。
为了增加收入,王明德不得不出租房子的一部分,一家三口挤在剩下的空间里。
李芳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不再提起投资的事,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责备。
第二年过去了,王明德只收到了一份分红报告和二百元钱。
赵经理的电话也越来越难打通,即使接通了,也总是匆匆挂断。
王明德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开始在报纸上寻找关于中国移动的消息。
有一天晚上,王明德偶然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则报道:中国移动的高管团队接受采访,谈论公司的发展战略。
看到屏幕上的人,王明德如遭雷击,身体一下子瘫软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