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天长市广陵街道天宝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轮驱动模式,通过系统化培育、项目化运作、制度化激励,把居民的兴趣“种子”升级为治理“动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兴趣“种子”入库,志愿队伍破土
天宝社区通过“全覆盖走访+线上问卷”形式精准摸排居民兴趣与特长,建立“党员先锋”“技能达人”“青年志愿者”三色人才库,分类孵化培育兴趣社群。
社区对合唱团、太极队等原有团队加强规范化建设,新孵化书法、环保、青少年关爱等10多支队伍。专业社工为团队提供组织管理、资源对接等培训,并通过联谊展示、评优激励等机制增强凝聚力,推动兴趣团队向志愿服务转型。
社工“硬核”赋能,项目精准落地
天宝社区引入3名持证社工驻点,推动10名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专业人才占比超60%。社工通过常态化走访、“阳光板凳议事会”等方式,梳理出为老服务、儿童关爱、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社区安全等五类高频需求,并担任“资源链接者”,精准匹配相应的志愿队伍。
社区推行“双导师制”,由1名专业社工与1名志愿者骨干共同策划并执行志愿服务项目。社工提供专业方法,志愿者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形成合力,确保服务精准高效。
破解“小急难”问题,彰显志愿担当
社区搭建“阳光板凳议事会”“网格议事厅”等平台,引导志愿者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建言者、监督者。润华园小区曾面临停车难问题,业主委员会打算将小区内一处绿化带改造成停车位,但居民难以达成统一意见。经志愿者骨干、居民代表与专业人士共同协商,最终,居民自发集资,成功将原绿化带改造成兼顾停车功能与绿化需求的停车场。
如今,“有困难找社工,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社区新风尚。“‘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力融合,释放了‘1+1>2’的效应。”天宝社区党委副书记陶雯雯说,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完善“需求摸排—队伍培育—项目对接—激励保障—议事升华”闭环机制,推广“积分兑换+信用超市”机制,激活居民参与热情,精准响应群众需求,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让志愿精神持续接力,把社区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共同体。(屠秀娟 尤红梅 葛建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