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体重与寿命有关吗?研究发现:55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0
分享至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丨文医说

编辑丨文医说

前言

有了健康的每天日常,才有人生的来日方长。如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老年人,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些,看到自己的儿女成家立业。

最近有人提出微胖的老人更加长寿这一话题。此话题一出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越到老年就越应该维持体重,微胖的人更长寿纯属胡扯。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微胖的人真的会更长寿吗?让我们一起研究下。



“胖”与“瘦”

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那么胖和瘦又该如何定义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胖和瘦并不是简单地由体重定义的,体重只是一个因素。真正影响胖瘦的是身体内的脂肪,每个人的身体中大概有3000亿的脂肪细胞,人的胖瘦就是由这3000亿个脂肪细胞的变大或变小决定的。

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脂肪细胞,它们的体积能够扩大到原本的30倍。试想一下如果人体内的每个脂肪细胞都扩大到30倍,那么这个人看起来得极其地肥胖了吧。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体重相同的两个人,一个看起来瘦一个看起来胖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区别就在于肌肉和脂肪。同样重量的脂肪和肌肉,脂肪的体积相当于肌肉体积的三倍。大部分胖的人都不愿意运动,所以身体内的肌肉缺少锻炼就会渐渐萎缩,而脂肪会渐渐扩大,外表看起来也就会肥胖。

那为什么肌肉含量多的人就会瘦呢?肌肉的组成中有线粒体,而线粒体是负责给人体供给能量的细胞器。肌肉多线粒体的数量才会多,供给的能量就越多。人体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就不会有剩余能量转化为脂肪,人自然而然就瘦了。



“微胖有益”有依据

在知道胖和瘦的区别后,我们来研究一下,微胖有益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

答案是“有”。研究表明,25岁时人体的肌肉含量达到最高峰,之后便会逐渐减少。40岁时骨骼肌就会衰老,老年后衰老的速度就会更快。

在老年时体重减少是正常的事,但是老年人过瘦时就会患上肌少症,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肌少症容易使老年人体能过低,更会影响器官的活跃,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微胖一点。



那么微胖一点有什么好处呢?当人步入老年后身体中各个器官的机能就会下降。我们看到的老年人普遍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消化不好。

老年人消化不好吸收的营养就会变少,吸收的营养变少后老年人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弱。死亡率就上升,这样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为了避免这样的恶循环,对于老年人来说微胖是有益的。

适度增肥

虽说老年人微胖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但是过度的增肥无异于是在揠苗助长。

60岁的张爷爷在看到新闻说老年人适度增肥是有益的,之后便不再像之前一样注意饮食。

之前的张爷爷怕高血压高血脂,一直都不敢多吃肉,更不敢吃甜自己喜爱的甜食。在看到新闻后张爷爷便开始每天三餐都吃得饱饱的而且顿顿必须得有肉,偶尔还会来点下午茶吃一些甜腻的糕点。

这时的张爷爷感叹道“这才是享受生活,之前什么都不敢吃。”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两个月后张爷爷看着自己的“增肥效果”很是满意,便决定开始维持体重。在维持体重期间张爷爷却发现怎么维持体重都还继续上涨。

而且张爷爷最近还会感觉到头晕,时常会感到胸口闷闷的。这样的情况让张爷爷很是害怕,自己明明是为了变得更健康一点,怎么还适得其反了呢。

张爷爷赶紧来到医院,医生了解完情况之后也是对张爷爷一顿批评,适当地增肥是好的,但这不代表可以放纵自己,老年人的身体本就脆弱,怎么还能乱来呢。

这件事过后张爷爷也知道了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之后的每天张爷爷都合理搭配饮食,还会进行适当的运动。

在这之后张爷爷也没有了之前胸闷头晕的症状,精神还比之前好了些。



通过张爷爷的教训也明白了老年人在偏瘦的时候增肥要适当,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

健康增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大家可以进行参考

  1. 老年人消化能力弱胃口不比之前。这样的情况下就更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这样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实现健康增肥。
  2. 老年人要保持营养全面,做到膳食均衡。保证每天都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人体必需元素。同样也要避免食用高油高脂的食物,避免增肥过度。
  3. 老年人要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加自己的肌肉,减少骨骼肌的流失,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更好地抵抗老年疾病。



适当减肥

在老年人注重自己健康的时候,一些青年人为了获得好的身材而进行着极度的减肥。

大学生欣欣在被同学嘲笑后开始了疯狂地减肥,每天什么都不吃就只喝水,仅仅一个礼拜就瘦了十多斤。之后她还是不满足还在继续减肥,每天只吃一个苹果。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欣欣就瘦了三十多斤,这时的欣欣已经很瘦了,但她还是不满足,还想要更瘦。



于是她就采取了之前的极端做法,每天只喝水什么都不吃。就这样过了几天后,欣欣体力不支昏倒在了寝室。室友发现后赶紧将她送往医院。

在医院休息一阵之后欣欣便醒了过来,医生对她叮嘱一番之后便让她出院了。

出院后的欣欣也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极度减肥了,就改变了自己的减肥方式,可这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欣欣出院后尝试着像之前一样正常饮食,可吃下去之后便会想要吐出来,感觉自己吃一点就会变胖。这样持续了半个月之后欣欣看见什么都并没有食欲。



去医院检查过后欣欣被诊断为精神性厌食症。精神性厌食症就是一种进食障碍,主要是因为个体强烈克制自己的食欲,有意地少吃甚至节食。主要就是极度地注意身材的变化,盲目追求体重的下降,最终产生营养不良的结果。

欣欣的事例也提醒着减肥要适度,要健康合理地减肥。



首先,要保证每天的营养,保证每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元素的摄入,合理安排饮食。

其次,要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加速身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的废物,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然后,规律进食少食多餐,不能够节食,节食会造成体内代谢紊乱不利于减肥更不可利于身体健康。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消耗更多的热量,使消耗量大于摄入量形成能量差达到减肥的目的。

健康的体重

在检测自己是否是标准体重有一种评估方法,就是测试自己的BMI指数。

正常体重的范围是18.5到24.9,低于18.5的就属于偏瘦,高于24.9的就属于偏胖。但BMI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体重的健康与否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对于普通人来说BMI指数就可以进行评估和判断了。

其他因素

除了体重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身体健康和长寿。

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是否长寿。研究表明,父母长寿那么子女大部分也会长寿,这是基因的影响,父母的基因中带着遗传疾病那么子女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影响着寿命。



环境因素也是重要因素。在人们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就容易患上疾病。如生活在受到核辐射地方的人大多都不会长寿,生活在北方的人由于天气寒冷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增加了猝死的概率,影响着长寿。



生活方式也影响长寿。长时间熬夜的人会增加患病的概率,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产生焦虑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性格因素也是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乐观的人会比多愁善感的人活得长久,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想要长寿可以尝试以下的几种方法

  1. 改变不良习惯。戒烟戒酒,减少尼古丁和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2. 健康的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3. 良好地心态,对生活多一点希望,保持愉悦的心情。
  4. 营养搭配均衡,适当地锻炼。
  5. 维持适当的体重,减少体重对长寿的威胁。

结语

网友对微胖是否更有益于长寿的争论归根结底也只是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方法,对健康如此重视是值得学习的。

健康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比健康更好的财富,也没有比内心的快乐更大的快乐。有些事情有些道理,只有在经历过才会明白,也许在生过一场大病之后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可贵。

生命只有一次,经不起我们冒险尝试。人的生命不会像传说中的九尾狐一样有九条命,有试错的机会,失去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物质的财富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就算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也享受不到,钱财终究只是身外之物,唯有健康存在于自己身体内,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钱可以再赚,可身体里的某个器官丢了可没有再生的功能。钱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可它终究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了才能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享受生活。

不光老年人要注重身体健康,年轻人也一样,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做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怠慢自己的身体。调节自己的情绪,尝试着和自己握手言和。对自己负责,接受自己的优缺点,接受自己的平凡,认认真真生活,脚踏实地做事。



永远没有办法和之后的自己相比,现在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和自己较真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些伤害在你年老的时候都会回馈给你。现在你唯一要看重的就是你的身体,你的健康。

愿所有的人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拥抱自己的生活,制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浪漫。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斯洛特:人们总谈论4.5亿镑支出、4.5亿!却忘了我们卖人回收3亿

斯洛特:人们总谈论4.5亿镑支出、4.5亿!却忘了我们卖人回收3亿

直播吧
2025-09-16 23:40:03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他那个和赖昌星沆瀣一气的儿子,结局如何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他那个和赖昌星沆瀣一气的儿子,结局如何

红色鉴史官
2025-03-01 20:50:02
今起全面禁用!很多人每天都在喝!

今起全面禁用!很多人每天都在喝!

江南晚报
2025-09-16 20:34:18
知名网红民警“江宁婆婆”谈于朦胧去世排除刑事案件

知名网红民警“江宁婆婆”谈于朦胧去世排除刑事案件

潇湘晨报
2025-09-11 21:03:04
清华公示:孙颖莎、王曼昱,免试读研

清华公示:孙颖莎、王曼昱,免试读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2:02:28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朝暮书屋
2025-07-15 18:26:42
陆毅自曝结婚30年妻子没做饭,镜头拉近鲍蕾手部,真相太真实!

陆毅自曝结婚30年妻子没做饭,镜头拉近鲍蕾手部,真相太真实!

策略剖析
2025-09-15 14:48:43
前皇马主教练:C罗不如萨拉赫全面!梅西是最佳前锋!

前皇马主教练:C罗不如萨拉赫全面!梅西是最佳前锋!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9-15 23:06:11
越南阅兵引发关注,中国9.3阅兵直播反应从自豪到失望

越南阅兵引发关注,中国9.3阅兵直播反应从自豪到失望

小聪明说科普
2025-09-16 09:02:10
林高远回应质疑:问心无愧!已尽最大努力,前队友:他在国乒孤单

林高远回应质疑:问心无愧!已尽最大努力,前队友:他在国乒孤单

念洲
2025-09-16 08:26:53
房价已惨不忍睹,楼市崩得悄无声息

房价已惨不忍睹,楼市崩得悄无声息

深蓝夜读
2025-09-16 12:00:12
机构+北向资金,今日共同抢筹1股

机构+北向资金,今日共同抢筹1股

数据宝
2025-09-16 22:16:54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0 08:43:24
汉奸石平的中文回应来了

汉奸石平的中文回应来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09-16 13:37:33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仅22名本科生报到!这所高校怎么回事,15万学费引发的后果吗

仅22名本科生报到!这所高校怎么回事,15万学费引发的后果吗

史海流年号
2025-09-16 16:19:51
将整条制造流程转让中国,出于感恩之情,令美俄两国都艳羡不已

将整条制造流程转让中国,出于感恩之情,令美俄两国都艳羡不已

诗意世界
2025-09-15 20:45:36
必须感谢高洪波!北京U16全运会夺冠:前国足主帅再立功!

必须感谢高洪波!北京U16全运会夺冠:前国足主帅再立功!

邱泽云
2025-09-16 18:09:40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界面新闻
2025-09-16 08:51:50
微信上线新功能!网友:终于等到了

微信上线新功能!网友:终于等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23:38:57
2025-09-17 00:44:49
文医说 incentive-icons
文医说
「文以载道,医以济民」用文化视角拆解医学让古籍里的良方临床里的故事,都成为你看得懂用得上的健康常识。
57文章数 135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家居
健康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