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的一大早,老聂,你带证书没?”秘书在电话那头先开了口。聂卫平愣了两秒,才想起昨晚的叮咛——邓小平要见他。对话刚落,时钟把他的记忆拽回四年前的北戴河:也是一通电话,也是要他“带上棋盘,顺便打一下午桥牌”。
1984年的夏天,北戴河的海风带着盐味儿。那天,聂卫平刚下火车就被迎进招待所,连汗都来不及擦,就被领去见老人家。“聂九段嘛?听说你嘴上不饶人。”邓小平笑得爽朗,一边说,一边递过去一支烟。聂卫平正要点火,却被摆手拒绝——老人家自个儿划拉火柴,动作轻车熟路。随后的桥牌局,邓、胡、邓朴方坐在一侧,聂卫平临时被拉来当搭档。没过三圈,他就被“宕”了六个,脸上灼得慌。那一句“牌打得不错,就因为他是邓小平”原本只是饭桌闲话,却真真切切让他见识了对方的牌风:稳,狠,绝不松手。
休假结束,聂卫平回到集训队,备战第一届中日擂台赛。外界普遍看好日本队,但结果却是中国队先声夺人。这一胜,给了中国围棋前所未有的曝光度,也把聂卫平推到聚光灯下。1986年轮到第二届擂台赛,日本方面把小林光一、加藤正夫都搬了出来,声称“不赢誓不罢休”。赛场形势很快朝着日本倾斜,中国队只剩聂卫平一个“独苗”。
决战前夜,北京中南海西花厅里灯光柔和。邓小平请几位棋手吃饭,桌子不大,菜很家常。席间,老人家举杯示意,聂却摇头:“比赛前戒酒,怕脑子慢。”邓小平放下杯,看着他,突然冒出两个字:“哀兵。”语气不轻不重,却像钉子一样钉在耳朵里。聂卫平明白了:背水一战、无路可退,才会有奇迹。
事实的确如此。之后五盘,他连斩日本五员大将,硬生生把局势扳了回来。东京羽田机场的闪光灯下,聂卫平没顾得上整理头发,只记得邓小平那两个字。他说:“全世界认可的伟人都相信我能赢,我有什么理由不赢?”
1987年,第三届擂台赛继续。中国队再度夺冠,聂卫平九连胜,国内媒体用“神话”来形容。庆功宴上,李梦华的那句“棋圣”,像锣鼓一下敲响。多数人赞同,少数人犹豫,理由是“棋圣”二字自古寥寥。可国家体委拍了板,证书盖章,流程走完。
1988年3月,聂卫平揣着红皮证书,登上旧款奥迪,一路驶向邓小平家中。门才推开,老人家就伸手:“证书带来了?拿来瞧瞧。”他翻开封页,细看片刻,抬眼笑道:“我看你还是当老百姓好。”
聂卫平被这话噎住,一时没接上茬。邓小平把证书合上,又补了一句:“做了棋圣,就不那么自由啰。”语气依旧平常,可分量却重。他告诉聂卫平,称号是荣誉,也是枷锁。棋盘上再出闪失,舆论不会只盯着胜负,而是会质疑“棋圣”二字到底配不配。
这番话让聂卫平冷静下来。他后来回忆:“老爷子那会儿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一句提醒。可越想越对。”自此之后,他在公开场合变得谨慎,不再轻易许下“必胜”之类的口头支票,也尽量回避利益冲突,生怕一念之差砸了牌子。
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对围棋的兴趣并不局限于娱乐。1980年代初,国家体育经费紧张,围棋选手海外参赛常常差旅不足。经此几次会面,相关预算有了起色。手续繁琐,但落实速度比预想中快。业内人清楚,背后离不开他的支持。
与此同时,聂卫平的“棋圣”头衔也带来副作用。赞助商蜂拥而至,商业活动一波接一波,训练时间被切得七零八落。到了1990年,他在名人战上连败,媒体口风急转。“棋圣也会犯错”的标题挂在报纸头版。他想起当年邓小平那一句“不自由”,心里暗暗叫苦:提醒早就给了,只是自己没当回事。
1992年,聂卫平在一次访谈中表示,若国家体委同意,他愿意“某天把棋圣称号交回去”。此言一出,公众哗然。有人认为他谦逊,也有人觉得是逃避压力。事实上,这与技战术无关,而是他渴望恢复原本的生活节奏,回归“老百姓”的自在。
至于邓小平,他晚年仍坚持游泳、桥牌,偶尔关注围棋赛况。1995年秋,聂卫平去拜访,临别前老人家仍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打好自己的牌,下好自己的棋,别被名头束缚。”这句话不长,却把一个时代领袖对个人自由、社会角色的理解揉在一起。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聂卫平不曾获得“棋圣”称号,他依旧是全国最强的职业棋手;而得了这份荣誉,技术并未提升半分,却多了一层社会符号。对个人而言,它是高光,也是压力;对国家而言,它是激励,也是成本。邓小平那句“我看你还是当老百姓好”,实际上点透了两重关系:人和名,人和自由。
如今再回看那张红皮证书,聂卫平偶尔会自嘲:“它见证了我最意气风发的年代,也提醒我最狼狈的时刻。”但这并不是否定荣誉,而是学会与之相处。因为在棋盘外,胜负无常,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是不是还保有“老百姓”的本色。
文章没有宏大的结尾,也没有慷慨陈词。邓小平当年随口的一句叮嘱,依旧清晰:名头越大,越要守住初心——否则,再高的段位,也难免“宕六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