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营市:立法为民映初心 法治护航幸福城

0
分享至

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黄河三角洲区域特色,紧扣基层治理难点与民生关切热点,以高质量立法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辐射城市管理、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18件地方性法规,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倾听民声落笔让法规长出“民生触角”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需、问计于民,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立法重点,实现立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制定《东营市城乡规划条例》时,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规划进社区”活动,广泛收集群众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议,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布局。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升级,修正《东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新增对车辆乱停乱放、骑行电动车不戴头盔等问题的禁止性规定,进一步规范文明上网等网络行为,还根据女性市民诉求,增加公共场所配置母婴室的规定。生活垃圾分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制定《东营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时,开展“垃圾分类立法进万家”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240余条意见建议,融入法规条款。

深耕治理沃土为基层注入法治动能

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市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推动治理模式创新,为基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东营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明确职责边界、工作流程和保障机制,规定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吸纳网格议事制度,推动形成“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格局。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东营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作用显著。条例全面规范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建立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创新机制;政府配套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东营市爱国卫生条例》是全省首个地市级爱国卫生法规,明确各方职责,将相关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对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增进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东营建设意义重大。

厚植幸福根基用法治守护美好生活

立足黄河三角洲生态资源优势,市人大常委会以生态立法推动绿色发展,守护群众的“绿水青山”。

《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构建起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的法治框架,明确相关范围、措施和标准,健全森林湿地长制体系,实现湿地管理常态化,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在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建立相关制度,推动重大生态工程实施,使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增加,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外,《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更多幸福触手可及。(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通讯员 徐小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69603文章数 822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