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65岁的陈桂香突发心脏病,需要15万元做支架手术。
“妈,我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真拿不出这么多钱。”大儿子陈志伟一脸为难。
“我刚买房子,每月还房贷,确实没有余钱。”小儿子陈志林也连连摇头。
病床上的陈桂香看着两个推脱的儿子,眼中满含绝望。
一个星期过去了,15万手术费依然没有着落,她的病情越来越危险。
就在这时,陈桂香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她要起诉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
![]()
01
深秋的夜晚,急诊科的灯光显得格外刺眼。
陈桂香躺在急救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医生护士围在她身边忙碌着。
“病人是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立即手术!”医生大声说道。
陈桂香的意识还算清醒,她用颤抖的手抓住医生的白大褂:“医生,我...我能撑住吗?”
“您放心,手术成功率很高。但是需要做心脏支架,费用大概要15万左右。”医生看着这位65岁的老太太,语气温和了一些。
15万!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在陈桂香心上。
她是一名退休工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三千多。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也就五万多块。
“医生,能不能便宜点的治疗方法?”陈桂香声音微弱地问。
医生摇摇头:“阿姨,您这种情况只能做支架手术,没有其他选择。您的家属呢?让他们来医院一趟。”
陈桂香点点头,让护士帮她给两个儿子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大儿子陈志伟。
“妈?这么晚了什么事?”电话那头传来陈志伟的声音,背景很嘈杂,好像在什么娱乐场所。
“志伟,妈妈心脏病发作了,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你快来!”
“什么?心脏病?严重吗?”陈志伟的声音立刻紧张起来。
“医生说要做手术,需要15万块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妈,15万?这也太贵了吧?你先等等,我马上过来。”
第二个电话打给了小儿子陈志林。
“妈,怎么了?”陈志林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陈桂香又把情况说了一遍。
“15万?”陈志林也沉默了,“妈,您先别着急,我现在就过来。”
挂掉电话,陈桂香躺在床上,心里五味杂陈。两个儿子听到15万这个数字时,都沉默了。她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一个小时后,陈志伟匆匆赶到了医院。
他今年42岁,穿着一身名牌西装,开着一辆奔驰车。在外人看来,他是个成功的生意人。
“妈,您感觉怎么样?”陈志伟走到病床前,关切地问道。
“还好,就是胸口疼。”陈桂香看着大儿子,“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
这时,医生走过来:“您是病人的家属吧?我是王主任,负责您母亲的手术。”
“王主任,我妈的情况怎么样?”陈志伟问。
“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放置两个支架。手术费加上住院费,大概需要15万元。需要先交8万的押金。”
“8万押金?”陈志伟皱起眉头,“能不能少一点?”
“这已经是最低标准了。”王主任说道。
这时,陈志林也赶到了医院。
小儿子今年39岁,在市政府工作,是个公务员。他穿着朴素的衣服,开着一辆普通的家用车。
“妈,您还好吗?”陈志林走到床前。
陈桂香握住小儿子的手:“志林,你来了。”
王主任又向陈志林介绍了一遍情况。
“医生,这个手术能推迟吗?”陈志林问。
“不能推迟,病人的情况很危险,必须立刻手术。”王主任严肃地说,“你们先去办住院手续,交押金。”
说完,王主任就走了。
病房里只剩下陈桂香和两个儿子。
“妈,这个手术费确实有点贵。”陈志伟首先开口。
“是啊,15万不是小数目。”陈志林也说道。
陈桂香看着两个儿子,心里开始不安:“你们的意思是?”
“妈,不是我们不想给,是我们现在真的有困难。”陈志伟叹了口气。
“什么困难?”陈桂香追问。
“我的公司最近资金周转有问题,银行贷款还不上,随时可能破产。我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陈志伟一脸愁容。
陈桂香又看向小儿子:“志林,你呢?”
“妈,我刚买了房子,把积蓄都拿出来付首付了,现在每个月还要还房贷,真的没有余钱了。”陈志林也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陈桂香的心凉了半截:“那怎么办?妈妈总不能不治病吧?”
“妈,您先别着急。我们想想办法。”陈志伟安慰道。
“能有什么办法?向别人借钱吗?”陈志林说。
“这么多钱,谁能借给我们?”陈志伟摇头。
两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自己的困难,没有一个人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陈桂香躺在病床上,眼泪慢慢流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陈桂香的病情时好时坏。
医生每天都来催促手术费的事情,但是两个儿子始终没有拿出一分钱。
“妈,我正在想办法筹钱。”陈志伟每天都这样说。
“妈,我也在努力。”陈志林也是这个回答。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钱还是没有着落。
第三天,王主任找到了陈桂香:“阿姨,您的情况不能再拖了。如果不及时手术,后果会很严重。”
“医生,我知道。可是我的儿子们说暂时拿不出钱...”陈桂香有些难堪。
王主任叹了口气:“阿姨,您的儿子们条件应该不错吧?我看大儿子开的是奔驰车,小儿子也是公务员。”
“是的,他们都有工作,条件应该不算差。”
“那为什么不愿意出医疗费呢?”王主任有些不解。
陈桂香摇摇头:“他们说有困难...”
王主任没有再说什么,但是眼神中透出一丝同情。
当天晚上,陈志伟和陈志林又来看望母亲。
“妈,您今天感觉怎么样?”陈志伟问。
“还是老样子。医生说不能再拖了。”陈桂香看着两个儿子,“你们到底想想办法吧。”
“妈,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了。”陈志林说。
“想了这么多天,有结果吗?”陈桂香的语气有些急躁。
两个儿子都不说话了。
“志伟,你的公司真的那么困难?”陈桂香问大儿子。
“妈,真的很困难。我现在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陈志伟一脸苦相。
“志林,你的房贷真的那么重?”陈桂香又问小儿子。
“妈,我每个月要还八千块房贷,加上生活费,真的所剩无几。”陈志林也很为难。
陈桂香听着两个儿子的话,心里越来越失望。
她养了两个儿子这么多年,到头来自己生病了,竟然一个愿意出钱救她的都没有。
“你们走吧,让我一个人静静。”陈桂香闭上眼睛。
“妈...”两个儿子还想说什么。
“我说了,你们走!”陈桂香的声音有些颤抖。
两个儿子对视了一眼,只好离开了病房。
02
第四天,陈桂香没有等到儿子们的消息。
她一个人躺在病房里,想了很多事情。
她想起了两个儿子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她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非常辛苦。
为了让两个儿子上好学校,她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给了他们。
为了供他们上大学,她甚至卖掉了老房子。
后来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她以为自己可以安享晚年了。
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两个儿子都选择了逃避。
想到这里,陈桂香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这时,隔壁床的病友老张过来安慰她:“大姐,别难过了。”
“老张,你说我这两个儿子是怎么了?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养大,现在我生病了,他们竟然不愿意出钱。”陈桂香哭诉着。
“唉,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只想着自己。”老张摇摇头,“大姐,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听说可以起诉子女,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老张提醒道。
“起诉?起诉自己的儿子?”陈桂香愣住了。
“是的,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包括生病时的医疗费。”老张说道,“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最后子女被迫出了医疗费。”
陈桂香听了老张的话,心里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起诉自己的儿子,这个念头让她既愤怒又痛苦。但是为了活下去,也许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当天下午,陈桂香让护士帮她联系了一个律师。
律师姓刘,是个40多岁的中年女性。
“陈阿姨,您的情况我了解了。从法律角度来说,您完全可以起诉两个儿子。”刘律师说道。
“真的可以吗?”陈桂香问。
“当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包括父母生病时的医疗费用。”刘律师解释道。
“那需要什么证据吗?”
“需要证明您的经济状况、病情以及儿子们的经济能力。”刘律师说,“您儿子们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您了解吗?”
“了解一些。大儿子开公司,小儿子是公务员。”陈桂香说。
“那就好办了。”刘律师点头,“您如果决定起诉,我可以帮您准备材料。”
陈桂香犹豫了一下:“这样做会不会太绝情?毕竟他们是我的儿子。”
“陈阿姨,您想想,是谁先绝情的?”刘律师反问道,“您生病了需要救命钱,他们却推三阻四,这难道不绝情吗?”
陈桂香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好,我决定起诉他们!”
第五天,陈桂香正式委托刘律师起诉两个儿子。
刘律师动作很快,当天就准备好了起诉书,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起诉的理由是:要求两个儿子履行赡养义务,承担母亲的医疗费用15万元。
第六天,法院受理了这个案子,并且向陈志伟和陈志林发出了传票。
当陈志伟接到传票时,他正在公司开会。
“什么?妈起诉我们?”陈志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传票上清清楚楚写着:陈桂香诉陈志伟、陈志林赡养纠纷一案。
![]()
陈志伟立刻给弟弟打电话:“志林,你收到法院传票了吗?”
“收到了,我也不敢相信。”陈志林的声音有些颤抖,“妈真的起诉我们了。”
“她怎么能这样做?我们是她的儿子啊!”陈志伟愤怒地说。
“现在怎么办?”陈志林问。
“还能怎么办?先去医院找她问清楚。”
两兄弟立刻赶到医院,冲进了陈桂香的病房。
“妈!您怎么能起诉我们?”陈志伟质问道。
“是啊,妈,我们是您的儿子,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陈志林也很激动。
陈桂香看着两个儿子,语气很平静:“我等了你们这么多天,你们给我拿出一分钱了吗?”
“妈,我们不是在想办法吗?”陈志伟说。
“想办法?想了一个星期,想出什么办法了?”陈桂香反问。
两个儿子都说不出话来。
“妈,您就算起诉我们,我们也没钱啊。”陈志林说道。
“没钱?”陈桂香冷笑,“志伟,你开着奔驰车,住着大房子,会没钱?志林,你是公务员,有稳定收入,也没钱?”
“妈,我真的有困难...”陈志伟还想辩解。
“够了!”陈桂香打断了他,“我不想听你们的借口。法庭上见吧!”
两个儿子看着态度坚决的母亲,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妈,您真的要把事情做到这一步?”陈志伟最后问道。
“是你们把事情逼到这一步的。”陈桂香闭上眼睛,“你们走吧,我要休息了。”
两个儿子无奈地离开了病房。
在医院走廊里,两人商量着对策。
“大哥,这下麻烦了。妈真的起诉我们了。”陈志林担心地说。
“怕什么?我们确实有困难,法官又不能强制我们拿不出的钱。”陈志伟说道。
“可是万一法官不相信我们怎么办?”
“那就提供证据证明我们的困难。”陈志伟想了想,“我可以做假账,证明公司亏损。你也想想办法。”
“做假账?这不太好吧?”陈志林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好的?总比被迫出15万好吧?”陈志伟说道。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各自准备应对法庭的策略。
两周后,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这一天,陈桂香坐着轮椅来到法庭。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是精神还不错。
陈志伟和陈志林也到了法庭,两人都请了律师。
审判长是个50多岁的女法官,姓王。
“现在开庭审理陈桂香诉陈志伟、陈志林赡养纠纷一案。”王法官庄严地宣布。
“请原告陈桂香陈述诉讼请求。”
刘律师代表陈桂香发言:“法官大人,我的当事人陈桂香今年65岁,因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医疗费用15万元。她的两个儿子陈志伟、陈志林都有稳定收入,但拒绝承担母亲的医疗费用。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因此要求两被告共同承担这15万元医疗费。”
王法官点点头,又问被告:“请被告方陈述答辩意见。”
陈志伟的律师站起来:“法官大人,我的当事人陈志伟并非拒绝赡养母亲,而是确实没有经济能力。他经营的公司目前严重亏损,已经资不抵债,根本拿不出15万元。”
陈志林的律师也说:“我的当事人陈志林刚购买住房,背负沉重房贷,每月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同样没有能力支付如此巨额的医疗费。”
王法官听完双方的陈述,开始询问具体情况。
“陈志伟,请说明你公司的经营状况。”
陈志伟站起来:“法官,我的公司去年亏损了50多万,今年情况更糟糕。这是财务报表。”
他递上一份财务报表,显示公司确实亏损严重。
“陈志林,请说明你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陈志林也站起来:“法官,我每月工资五千元,房贷三千五,加上生活费用,确实所剩无几。这是我的银行流水。”
他也递上了银行流水单。
王法官仔细查看了这些材料,然后问陈桂香:“原告,对于被告提供的证据,你有什么意见?”
刘律师代表陈桂香发言:“法官大人,我们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表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