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系统中一个专注于教育、科学、文化以及传播领域国际合作事务的专门机构,宛如一座连接世界各国的坚固桥梁,在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总部坐落于充满艺术气息与浪漫风情的法国巴黎,自1946年11月4日正式成立起,便肩负起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促进各国间合作的伟大使命。截至1999年10月19日,已有188个会员国加入这个大家庭,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公正、包容的世界而努力。
教科文组织:守护人类文明火种的灯塔
教科文组织的宗旨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它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的力量,促进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对正义、法治以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能享有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在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里,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而教科文组织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调解者,努力调和这些差异,让各国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携手共进,共同为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
为了实现这一崇高宗旨,教科文组织肩负着五大重要职能。前瞻性研究是它的“望远镜”,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文化和传播,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在知识的发展、传播与交流方面,教科文组织依靠广泛的研究、专业的培训和优质的教学,搭建起一个全球性的知识共享平台,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制订准则则是它的“法律之剑”,起草和通过一系列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为国际合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各国在共同遵守的规则下开展交流与合作。知识和技术的传递是教科文组织助力会员国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以“技术合作”的形式,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供给会员国,帮助它们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而专门化信息的交流则像是一条条无形的纽带,将各国在特定领域的专家学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专业知识的碰撞与融合,推动各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中国与教科文组织:携手共进的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教科文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与这个国际组织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然而,在一段特殊的时期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教科文组织的合法席位一度被剥夺。直到1971年10月,随着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才重新回到了教科文组织的大家庭,开启了与该组织合作的新篇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大地。这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中国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的积极成果,积累了宝贵的有益经验。这些合作不仅为中国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同时,中国也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发展经验,为教科文组织的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成为国际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
J6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邮票
邮票:中国绘画艺术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
1980年10月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我国发行了一套具有特殊意义的邮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这套邮票一套三枚,宛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分别展现了我国三位著名画家的杰出艺术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第一枚邮票(J60—1)呈现的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创作的山水画《黄山云海奇观》。刘海粟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他的艺术风格豪放洒脱、气势磅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黄山云海奇观》这幅作品以黄山为创作题材,生动地描绘了黄山云海的壮丽景色。画面中,巍峨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那翻滚的云海,时而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时而如轻盈飘逸的丝带,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神秘莫测的感觉。刘海粟先生运用大胆而奔放的笔触和鲜艳而浓烈的色彩,将黄山的雄伟气势和云海的灵动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第二枚邮票(J60 - 2)展示的是著名工笔画家于非闇创作的工笔花鸟画《黄鹂玉兰》。于非闇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细腻精致、色彩艳丽而著称。《黄鹂玉兰》这幅画中,一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栖息在盛开的玉兰枝头,黄鹂鸟那金黄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圆溜溜的眼睛透露出机灵与俏皮。玉兰花则洁白如雪,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少女翩翩起舞的裙摆。于非闇先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艺,将黄鹂鸟的羽毛、神态以及玉兰花的形态、质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整幅画面色彩和谐,构图精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第三枚邮票(J60 - 3)呈现的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创作的写意花鸟画《牧驼图》。吴作人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中西绘画之长,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又有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牧驼图》这幅作品以骆驼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广袤沙漠中骆驼行走的壮丽景象。画面中,几峰骆驼在沙漠中缓缓前行,它们那高大而挺拔的身躯、坚韧而执着的步伐,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吴作人先生运用简洁而豪放的笔触和淡雅而质朴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苍凉而雄浑的意境,让观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袤无垠和生命的顽强不息。这幅作品不仅是对骆驼这一沙漠之舟的赞美,更是对人类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这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邮票的发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邮票发行活动,更是中国绘画艺术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契机。它通过邮票这一小小的方寸之地,将中国三位著名画家的艺术杰作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与教科文组织在文化交流领域的紧密合作,展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互鉴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中国,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教科文组织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
![]()
鸿邮艺术品拍卖会 德国1994名人文学家作家诗人特奥多尔冯塔纳1全新 成交价12.8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