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蓬江发布”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进革命老区村,聆听先烈先辈故事,感受革命老区村振兴发展的新活力。
“荷塘镇是革命热土,有6个革命老区村,八十多年前,中共荷塘第一个党支部在禾冈村成立,在支部书记容忍之带领下,荷塘人民在篁湾村等地与进犯的日军展开巷战……”在禾冈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家正在听老党员讲故事。
这些年,镇村携手打造“红色禾冈”村史馆,讲好容家三兄妹、纵队渡西江、篁湾巷战等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成为了激励当地群众谋发展、促振兴的精神力量。
“红色禾冈”村史馆
抗战岁月——
容家三兄妹相继投身革命
1938年10月,日军在惠州大亚湾登陆,广州等地相继沦陷,战争硝烟弥漫南粤大地。一些在省会读书、学习新思想的有志青年,纷纷回到家乡,宣传抗日救亡主张。荷塘镇禾冈村人容忍之便是其中之一。1908年出生的容忍之,16岁开始在广州、中山等地从事教育工作,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荷塘镇原属新会,毗邻中山、与顺德隔江相望,是开展敌后抗战的要地。中共广东省委在此设立“中共中顺新边区工作委员会”,领导中山、顺德、新会等地开展抗战。
1938年底,中共荷塘第一个党支部在禾冈村成立,容忍之任支部书记。他建立地下交通联络站,举办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活动。在他的推动下,当地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新会民众抗日自卫队第四大队独立第二中队。
1940年1月,驻扎在江会地区的日军突然袭击荷塘,意图消灭当地的抗日武装。“独二中队”战士们在篁湾村与日军展开巷战,顽强击退了敌军。
禾冈村容家三兄妹
1944年,容忍之任中共中新顺边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当年10月,中区纵队主力500人,从中山五桂山根据地出发,挺进粤中,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在容忍之等当地党员帮助下,纵队将士在荷塘塔岗渡口一带夜渡西江,成功突破封锁,实现战略转移。
在大哥容忍之的带动下,二弟容辛本、三妹容中相继投身革命。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容辛本,在抗战爆发后毅然弃笔从戎,协助传递情报、运送同志。纵队夜渡西江前夕,他与纵队将领林锵云秘密探查渡江线路,避开水路关卡,把将士们送至对岸。三妹容中成了当地妇女识字班的教师,宣传革命、发动群众。
党员在“红色禾冈”村史馆重温入党誓词
发展新篇——
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村史馆成了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新阵地;不远处的都市农业生态园,则成了亲子家庭周末游玩的好去处。
近年来,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荷塘镇、禾冈村镇村携手,盘活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约20亩土地,打造都市农业生态园,配建蔬果采摘园、亲水钓鱼台、七彩观光栈道等,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这两年,村里每年都举办“禾你共享 莓好时光”美食嘉年华,邀请网红小吃餐企进驻,吸引市民前来采摘草莓、小番茄等。
“连续二届美食嘉年华,营业收入累计超1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陈惠欢表示,“如今,每逢草莓成熟季,生态园总是挤满了家长与孩子。”禾冈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随之稳步增长,过去一年达650多万元。
荷塘镇禾冈村都市农业生态园
除了发展农文旅产业,禾冈村还盘活低效用地,新建现代化厂房,推动工业升级。运用“四议两公开”凝聚村民共识,在大坦工业区兴建约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成功引入世通医疗、维龙物流等规上企业。发展光伏项目,在村委会办公楼顶加装太阳能板,重新发包盘活禾冈大厦。把9亩土地调整为建设用地,为今后发展储备空间。
村口主干道“白改黑”,路面更加宽敞平坦;下水道明渠改暗渠,少了积水与异味;新种苗木上千棵,翻新老旧村屋外墙,巷道转角成了绿美景观;加装一批太阳能路灯,点亮村民回家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也让禾冈村变得越发宜居宜业。
禾冈村新建现代化厂房
从革命老区到振兴热土,如今的禾冈村,正传承红色基因,奋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新画卷。
革命老区村报道-往期回顾
1.
2.
3.
4.
5.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荷塘镇党建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