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菲佐访华结束之后,又一个北约国家派代表来华了。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将于9月10日抵达北京,出席中英经贸联委会,寻求恢复中英贸易关系。
他还说“改善英中关系是当前伦敦必须要做的事情。”
果然,阅兵之后,一些美西方国家也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中英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我国近代史的开端就是鸦片战争,而当时就是英国殖民者挑起的,近代以来,我国反抗帝国主义的统治很大一部分就是反抗英国在中国的殖民掠夺。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策略,英国在大陆的残余也被一扫而空。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国还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这当然不是英国人洗心革面,而是当时英国还侵占着香港岛,想试图以此拓展对华贸易,说白了就是奔着赚我们的钱来的。
此后,中英双方围绕香港的主权问题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香港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随着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英贸易也进入了黄金时代。
可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屡屡针对、制裁中国,而甘当美国小弟的英国也开始加大反华的力度。
近年来,英国更是时常派出军舰到南海挑衅,英国议员也曾到台湾窜访。
在英国如此作为之下,中英关系也持续遇冷。
而这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我们有着庞大的市场和制造业规模,对外贸易对象有很多,多一个英国不多,少一个英国不少。
可对英国来说,与中国交恶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尤其是在英国脱欧之后,经济发展本身就受到了影响,现在又眼睁睁看着其他欧洲国家享受一带一路的便利,英国人的郁闷可想而知。
所以,这次,凯尔访华主要是奔着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来的,说的更直白点就是英国还是想从我们这里赚钱。
而之所以选在我们阅兵之后过来,是他们也看清了“全球覆盖”的巨大威慑力,英国人终于意识到过去单纯依赖美国保障自身安全的时代正在土崩瓦解,英国要想重新恢复大国荣光,还是得加强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才行。
正如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前不久说的那样,现在很多欧洲领导人都是井底之蛙,拒绝与中国交流只会让欧洲更加固步自封。
现在特朗普正忙着上诉关税一事,实在无暇顾及英国,所以,眼下摆在英国政府面前的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真想发展起来,那就拿出诚意与中国合作,可如果还是只想骗点钱,回去之后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那以后恐怕也没有上桌的机会了。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彼得·凯尔将来华,中英7年来首次!》
中国新闻网《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望中英经贸往来“更上一层楼》
厦门日报《英国驻华大使魏磊:与中国缘分深厚,有“亲近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