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小陈,是不是觉得晋升没希望闹情绪?"张建军接过转业申请,随手放在桌上。
"我已经想清楚了。"陈默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还握着那支刚签完字的钢笔。
"再等等,下次晋升我肯定在旅部领导面前帮你说话。"
陈默没有回答。他看着桌上那份申请书,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深夜,自己在技术室里听到的那通电话。有些话,说出来就收不回了。
一
军官晋升名单贴在营部公告栏的那天,陈默正在技术室检修一台信号放大器。
"老陈,出来看看。"小王探头进来,声音压得很低。
陈默放下手中的螺丝刀,跟着小王走到公告栏前。名单不长,十二个人的名字工工整整地印在白纸上。他从上到下看了一遍,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王鹏晋升少校了。"小王指着名单上的第三行,"比你晚入伍两年。"
陈默点点头,没说话。王鹏是营里的行政参谋,擅长写汇报材料,每次旅部开会都能看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
"这不公平。"小王的声音有些愤愤不平,"营里的通信保障离了你不行,晋升却没你的份。"
"别说了。"陈默转身往技术室走,"回去干活。"
下午五点半,别人都去食堂吃饭了,陈默还坐在技术室里。桌上摊着厚厚一叠《新型通信装备故障应急方案》,他一页一页地翻着,不时用笔在某个段落旁边做标记。
电脑屏幕上还开着一个文档,标题是"演习通信系统优化建议"。陈默看了看文档的收件人栏,里面填着"张建军营长"。他盯着这个名字看了很久,最后点击了删除键。
整个文档消失了。
桌角还放着一份快递信封,上面印着"全军通信技术比武组委会"的字样。陈默拿起信封掂了掂,没有拆开,直接塞进了抽屉最底层。
"老陈,还不吃饭?"小刘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个餐盘,"给你带了份红烧肉。"
"不饿。"陈默合上桌上的资料,"你吃吧。"
小刘把餐盘放在陈默面前,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听说王鹏明天就搬到新办公室了,配了专门的秘书。"
"挺好的。"陈默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
"你就不生气?"
"生气有什么用。"陈默慢慢嚼着肉,"人家会汇报工作,我不会。"
小刘想说什么,被陈默摆手打断了。
"吃饭。"陈默说。
二
实兵演习的第三天,出事了。
凌晨三点,陈默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小王打来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慌乱。
"老陈,快过来,通信链路断了,王参谋急得快哭了。"
陈默翻身下床,三分钟后出现在指挥帐篷里。几十号人围着一排通信设备,王鹏站在中间,额头上全是汗珠。
"怎么回事?"陈默走到设备前。
"跨区域传输链路突然中断,试了所有方法都恢复不了。"王鹏的声音有些发抖,"如果一个小时内修不好,演习就得中止。"
张建军站在帐篷另一头,脸色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他看到陈默进来,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但很快又暗淡下去。
"张营长,让我看看。"陈默已经蹲在设备前,打开了检测仪器。
"你能行吗?"张建军走过来,"王鹏他们搞了三个小时了。"
陈默没有回答,专心看着仪器上跳动的数据。二十分钟后,他站起身。
"找到问题了。"陈默指着设备后面的一个接口,"抗干扰模块没装。"
"怎么可能?"王鹏凑过来,"我们按照标准流程检查了三遍。"
"标准流程里没有这个模块。"陈默拿出一本小册子,翻到某一页,"但演习环境下必须加装,我在《演习通信装备操作手册》里写过。"
帐篷里安静了几秒钟。
"这个手册在哪里?"张建军问。
"技术室。"陈默已经在安装模块了,"三个月前印了五十本,发给各班组。"
没人说话。陈默用了四十分钟重新搭建链路,所有信号都恢复正常。天快亮的时候,演习继续进行。
第二天中午,旅部通报表扬。张建军代表通信营在大会上发言,重点表扬了王鹏团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补救"。
陈默坐在台下,听着张建军的发言。整个过程中,他的名字没有被提到一次。
会后,陈默回到技术室,把《演习通信装备操作手册》从书架上抽出来,塞进了迷彩背包。
"老陈,你这是干什么?"小王看到他的动作。
"收拾东西。"陈默拉上背包拉链。
"收拾什么东西?"
陈默没有回答。他把背包放在桌子底下,开始整理桌面的技术资料。
三
旅部干部科的干事叫李明,三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陈默同志,部队正在推行'技术骨干留队计划',你的专业能力很突出,旅部想重点培养。"李明坐在陈默对面,手里拿着一份材料,"优先推荐晋升,专项培训名额,各种待遇都会向你倾斜。"
陈默听完,笑了笑。"谢谢组织关心,但我想转业到地方,换个环境。"
"换环境?"李明显然没想到这个回答,"为什么?部队发展前景不是很好吗?"
"地方有适合我的岗位。"陈默说,"市应急管理局正在搭建应急通信系统,需要有军用通信经验的人。"
李明看了看手中的材料,又看了看陈默。"这个决定有些突然,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不用了,我想好了。"
李明走后,陈默打开电脑,调出一份简历模板开始填写。"基本信息"、"工作经历"、"专业技能",每一栏都填得很仔细。在"求职意向"一栏,他写下"市应急管理局通信保障科"。
这个岗位他研究过,薪水不高,但工作稳定,而且专业对口。最重要的是,这家单位和部队有合作关系,经常有技术交流项目。
"老陈,在忙什么?"刘教导员推门进来,看到陈默的电脑屏幕。
"准备转业。"陈默没有隐瞒。
刘教导员走到他身边,仔细看了看简历内容。"你是认真的?"
"嗯。"
"为什么?是因为晋升的事?"
陈默停下敲键盘的动作,抬头看着刘教导员。"刘教导员,你在部队干了多少年?"
"二十三年。"
"见过多少技术型军官转业的?"
刘教导员想了想。"不少。"
"为什么转业?"
"各种原因。"刘教导员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有些是家庭原因,有些是职业发展考虑。"
"还有呢?"
刘教导员沉默了一会儿。"有些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陈默点点头,继续编辑简历。
"小陈,有件事我觉得应该告诉你。"刘教导员压低声音,"张营长最近在跟旅部争取新型通信装备采购项目,好像要把你手上的技术资料交给王鹏负责。"
陈默的手停在键盘上。"什么时候?"
"这两天吧。"刘教导员站起身,"你自己注意点。"
陈默保存了简历文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加密U盘,把文件拷贝进去。然后他拔掉U盘,放进了上衣口袋。
四
周五下午,陈默把打印好的转业申请交给张建军。
张建军正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地接过申请书。他扫了一眼申请表格,随手放在桌上一堆文件的旁边。
"小陈,是不是觉得晋升没希望闹情绪?"张建军抬起头,脸上带着那种长官对下属的慈祥笑容,"我跟你说,下次晋升我肯定在旅部领导面前帮你说话,再等等。"
"感谢营长这些年的照顾。"陈默站得很直,"我会做好工作交接,下月底正式提交旅部审批。"
"这个决定太仓促了。"张建军放下手中的笔,"部队培养一个技术骨干不容易,你这样走了,我怎么向旅部交代?"
"王参谋的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接手我的工作。"
"王鹏是王鹏,你是你。"张建军的语气有些不满,"你们的专业领域不一样。"
"都是通信专业,差不了多少。"陈默说,"而且他学历比我高,学习能力也比我强。"
张建军看着陈默,眼睛眯了眯。"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
"那行吧。"张建军重新拿起笔,"我会考虑你的申请。"
陈默敬了个礼,转身离开办公室。
张建军等陈默走远了,才拿起桌上的转业申请仔细看了一遍。看完后,他把申请书夹在一堆文件中间,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
"王鹏吗?是我。"张建军的声音轻松了很多,"你下周开始提前熟悉一下陈默手上的通信保障方案,有三套核心方案需要接手。"
电话那头传来王鹏的声音:"营长,这么急?"
"他要转业,工作得有人接。"张建军看了看窗外,"你准备一下,我安排时间让你们交接。"
与此同时,陈默已经回到技术室。他打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一份标着"保密"字样的技术文档,封面写着《新型通信装备核心参数手册》。他翻了翻文档内容,然后重新锁进保险柜。
"老陈,听说你要转业?"小王推门进来。
"嗯。"陈默开始整理桌上的技术资料。
"真的假的?"
"真的。"
小王在旁边站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他还是开了口:"老陈,是不是因为晋升的事?"
陈默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小王。"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小王想了想:"我可能会找营长谈谈,或者向上级反映情况。"
"然后呢?"
"然后..."小王说不下去了。
"然后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陈默继续整理资料,"改变不了的事情,就换个环境。"
小王没再说话。他看着陈默把一份份技术文档分类整理,装进不同的文件夹。有些文档被陈默放进了保险柜,有些则放在桌面上,似乎准备移交给别人。
"老陈,那些资料..."小王指着桌上的文件夹。
"该交的会交,该留的会留。"陈默说,"你放心。"
五
周六上午,张建军在家里整理"新型通信装备采购项目"的申报材料。
这个项目对通信营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申请成功,不仅能更新老旧设备,还能给张建军的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计划下周一就把材料提交给旅部。
张建军把材料摊在客厅的茶几上,一页一页地检查。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方案说明、预算明细、风险评估,每一个部分都要确保万无一失。
翻到技术方案部分时,他想起了陈默。这套方案的核心内容都是陈默提供的,包括那些别人看不懂的技术参数和故障应急预案。如果陈默真的转业了,这些技术细节怎么办?
张建军放下手中的文件,拿出手机翻找电话号码。他找到了旅部装备科科长李科长的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拨了出去。
"李科长,我是张建军。"
"小张,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想咨询一下新型通信装备采购项目的事。"
"这个项目我们很重视。"李科长的声音很正式,"你们营的技术方案我看过了,写得很专业。"
"这个方案主要是我们技术室陈默主任负责的。"张建军试探着说,"他的专业水平确实很高。"
"陈默?"李科长的语气突然变了,"他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张建军意识到李科长的反应有些异常,"您认识他?"
"当然认识。"李科长的声音提高了一些,"陈默是营里的技术核心,他手上的通信保障方案涉及旅部未来两年的演习计划,千万不能出岔子。"
张建军愣住了。"李科长,您的意思是..."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张建军想起了陈默的转业申请,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没有,没有问题。"
"那就好。"李科长的语气缓和了一些,"陈默那里有什么需要,你们营要全力支持。"
电话挂断后,张建军坐在沙发上发呆。他想起周五下午陈默递交转业申请时自己的态度,想起自己随手把申请书夹在文件堆里的动作,想起给王鹏打电话安排工作交接的对话。
张建军站起身,开始在客厅里踱步。他想起了陈默过去几年的工作表现,想起了每次演习前陈默加班加点准备技术方案的身影,想起了那些被自己忽略的技术报告和优化建议。
十分钟后,张建军拿起电话,拨通了陈默的号码。
"陈默,是我。"张建军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周一早上你提前到营部一趟,我有重要任务要和你谈。"
"什么任务?"陈默的声音很平静。
"到时候再说。"张建军说,"八点半到我办公室。"
"好的,营长。"
挂断电话后,张建军重新坐在茶几前,拿起陈默的转业申请仔细读了一遍。这一次,他看得很仔细,每一个字都不放过。
申请理由写的是"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希望到地方发挥专业特长"。看起来很官方,但张建军现在读出了别的味道。
周日晚上,张建军特意翻出了陈默过去四年的工作档案。厚厚一摞材料,记录着陈默参与的每一次重要任务。张建军发现,营里近三次获评"演习先进单位",核心技术保障方案都是陈默主导设计的。
更重要的是,每个方案都附着陈默手写的"应急故障处置预案"。这些预案从来没有被正式归档,只有陈默自己保存着副本。如果陈默走了,这些预案怎么办?
张建军越想越觉得问题严重。他开始理解李科长电话里的担忧,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疏忽。
六
周一早上八点半,陈默准时出现在营长办公室门口。
"进来。"张建军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不太一样。
陈默推门进去,看到张建军坐在办公桌后面,桌上摊着一堆文件。他认出其中有自己的转业申请,还有几本工作档案。
"坐。"张建军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陈默坐下,等着张建军开口。
"小陈,关于你的转业申请,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张建军的语气比周五时诚恳了很多,"我觉得之前对你的工作重视不够,这是我的问题。"
陈默没有说话。
"我已经决定,马上向旅部申请,把你纳入下一批晋升推荐名单。"张建军继续说,"同时让你负责新型通信装备采购项目,给你配两名技术兵当助手。"
"营长..."陈默想说什么,被张建军挥手打断了。
"还有,我帮你申请军队技术人才津贴,每月多补两千元。"张建军看着陈默的眼睛,"这些条件怎么样?"
陈默沉默了几秒钟。"我已经和地方单位谈好了,下月底转业手续一办完就入职。"
"什么单位这么急?"张建军的语气有些不满。
"市应急管理局。"陈默说,"他们的应急通信系统正在建设阶段,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地方的工作有什么好的?"张建军试图说服陈默,"收入没有保障,发展空间也有限。部队不一样,只要你肯努力,前途无量。"
陈默正要回答,张建军的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李科长。
张建军看了一眼手机屏幕,脸色微微变了。他对陈默做了个手势,示意稍等,然后接起电话。
"李科长,您找我?"张建军的语气立刻变得恭敬。
电话那头传来李科长的声音,音量不大,但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听得很清楚。
张建军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什么?您说什么?"
电话从手中滑落,啪的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张建军呆呆地看着张军,脸上满是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