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5年丁秋生处境艰难,无奈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批示:此人我认识

0
分享至

“报告主席,青岛寄来一封特急信。”——1975年3月的一天清晨,中南海的值班参谋把一只牛皮信封呈到领导桌前。信不长,却让毛主席看得格外仔细,末尾署名:丁秋生。主席沉吟片刻,提笔批下一行字:“此人我认识,应该安排工作。”

那句简短批示表面平静,背后却有近半个世纪的血火羁绊。此刻正在青岛疗养院里踱步的丁秋生并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悄悄转向。他守着那台写字机,手边摞着一沓折痕斑驳的报告,心里反复琢磨:这次再不奏效,自己也就认了。



如果把丁秋生的履历摊开,最醒目的时间节点并非1975,而是1964。那年秋,他在北海舰队党委会议上突发心肌梗死,倒在会场中央。医生劝他立刻住院,他摆手:“海上情况复杂,我先把文件批完。”硬撑半个多月,终被组织强行送进军区医院。

病床上,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写下的那份冗长自传。秘书把稿子找来,他翻到一半便咧嘴笑:“干脆改成小说,闲不住。”就这样,《源泉》在病房里开笔。丁秋生写起东西,跟指挥演习一样较真,一天十来小时不离桌。护士吐槽他“心脏绑着发条”,可他不以为意。



1964年年底,《源泉》正式出版。消息传回部队,好多人乐了:开国将领里头,竟有人出长篇小说,还被列进北京高中生课外必读。不得不说,这风头来得猛烈。小说里大量描写我军政治工作的细节,有人拍着桌子称赞“真实”。然而,两年后风向急转。

1966年夏,政治运动骤起,《源泉》被点名是“大毒草”。在青岛的丁秋生一时成了“重点对象”,连住院恢复都要挪到家属区。更糟的是,他给毛主席写过去的第一封求助信如泥牛入海,反倒把在读高中的儿子牵连下乡。门口贴大字报,他只淡淡说一句:“让我挨几句没啥,大树经得住风。”

接下来的十一年,他几乎与世隔绝:清晨五点上山打理果林,午后下海游到防鲨网再折返,晚上躲进小屋读《资本论》。青岛邻居见怪不怪,喊他“老丁头”。身体在这种过度劳动中奇迹般康复,他却始终收不到复工通知。每年他照例写报告,一式三份,分别寄北京、南京、济南。



1975年2月,他再次提笔,语气出奇平静:自1964年病倒以来,已休养十一年;体检各项指标正常;恳请中央考虑安排工作。“不写不甘心,再拖就老得动不了。”他对妻子这么解释。信投出半月无声,他并未报太大希望。没想到,这一次却敲开了中南海的大门。

为何主席会说“此人我认识”?故事要追溯到1930年的安源煤矿。那年冬天,毛主席前去动员矿工参军。瘦小的童工丁秋生挤在人群最前,听得热血沸腾,当夜卷起铺盖跟着红军走。他后来回忆:“要饭的日子我过够了,跟着毛主席能有口饭吃,还能干大事。”

长征路上,他被调进军委红星纵队,负责打前站。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经常唠家常,听说他来自安源,还感慨:“安源出来的孩子,现在剩的不多喽。”那份亲近感自此埋下。可真正让主席对他刮目相看的,却是一次“顶牛”。



1937年,丁秋生被任命为军委工程学校政委,他偏要上前线。谭政连番劝解不成,只能把情况汇报主席。毛主席当场拍板:“不服从命令要处分!”说完又补一句,“越是身边人,越要严。”丁秋生挨了党内警告,被调去留守处巡视。后来他想明白,军队若人人挑任务,早就乱套。

打鬼子期间,他转战山东,拼命到连老伤口裂开也不肯下火线。1949年上海战役,他担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宁肯通宵布置思想工作,也不肯错漏一份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缺干部,中央点名让他去北海舰队当第一政委。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部《源泉》,把他推入长达十余年的边缘状态。直到1975年那封信,主席念及旧情,也看重他的能力,才有了那句批示。海军党委接电后火速商议,准备给他恢复原职。世事却再一次捉弄人:国内形势又起波折,方案临时搁浅。



1978年,恢复工作的大潮中,丁秋生主动找到海军政委苏振华:“我想去南京办步兵学校,教年轻人。”老苏愣了下,开玩笑:“当年你嫌后方清闲,如今自己挑后方?”丁秋生笑:“那是年轻气盛,现在懂了,能把兵带好也是打仗。”

南京步兵学校筹建期间,他天天蹲工地盯教室布局,夜里还和教员讨论教材。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上心,他摆摆手:“我欠国家的,可不只那十一本检查。”



从矿井少年到百万大军的政委,再到校园里满头华发的校长,丁秋生的轨迹或许曲折,却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听指挥,也敢担当。1952年国庆前夕,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毛主席握手,主席问他:“回家看过母亲没有?”那双骨节粗大的手突然一紧,他当时鼻子一酸,却硬生生忍住泪。多年后回想,他只用四个字:“领袖有情。”

今天翻出那张写着“此人我认识”的批示,纸张早已泛黄,字迹却依旧刚劲。它见证的,不只是一次人事安排,更是一代革命者同组织之间的信任底线——无论风浪多大,都不让忠诚与纪律走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运河时空 incentive-icons
大运河时空
研究历史资料,搜集传说典故
1054文章数 1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