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重庆女子汪女士和其江苏籍博士丈夫丁先生在比利时街头摆摊售卖重庆豌杂面的视频火了,夫妻二人凭借这道中国美味吸引了不少外国食客,摊位前常常排起长龙。
视频中,汪女士表示,丈夫丁先生是大龄失业博士,他们每月摆摊8天,一周两天,每日收入最高将近1000欧元,很多客人都光顾三次以上,有客人说“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中国美食”,让她特别感动。
一个本科毕业,一个博士毕业,在比利时街头摆摊卖面。虽然这样的事在国外并不稀奇,哈佛大学毕业的当出租车司机也不在个别。但是,在中国目前还需要大量人才的情况下,作为高材生,却移民到比利时,“享受”西方人的生活,何必又要来国内吸引眼球、想通过拍摄视频挣钱呢?
对网友认为汪女士夫妻是炒作的言论,汪女士夫妻表示,视频所发情况属实,更不是为了炒作。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不是炒作,发这样的视频想说明啥呢?证明自己自食其力,还是证明自己观念超前,或者想说再落魄也要移民海外,总得有理由啊。从视频中夫妻俩的表情来看,似乎并没有看到幸福的样子,而更多的是沧桑。
也就是说,纵然这些情况都是属实,也是炒作,是百分之百的炒作,想通过这样的炒作,提升流量,从而为汪女士夫妻在比利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提供一块收入来源。尤其是汪女士,在比利时的这些年,可能主要是靠丈夫微薄的收入过日子,自己根本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如果在比利时街头卖面收入真的有这么高,夫妻俩哪有时间拍摄视频,早拼命去挣钱了。一天1000欧元,一个月做20天,也能2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将近17万元,很好啊,还要找什么工作。尤其是汪女士,守个面摊,就能过得很幸福。但是,为什么还要夫妻俩一起做呢?
说实在的,每当看到这些移民海外,然后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无法生存的情况下,被迫摆地摊生存,偶尔有一天收入不错,就立即发布视频炒作的消息,就气不打一处来。
既然把移民海外当作是一步登天的目标,把海外当作天堂,那就充分“享受”海外生活好了,别再骚扰国内的人了。偏偏是,这些一心想着过海外“神仙”生活的人,却又无法在海外安心生活,其能力和本领只配摆地摊谋生,却还要摆出一副“我多么能干”“海外多么好”的神态,拿某一天交“狗屎运”的收入来炫耀,真把国内网民都当傻子吗?
实际上,网民们心里非常清楚,所谓的1000欧元一天的收入,根本就是特殊之特殊,而非常态。但凡是常态,这对夫妻绝对不会发这样的视频,而是会鼓吹在比利时如何如何的好,就不会拍摄摆地摊的视频。
真的以为他们不爱面子啊,让他们在国内摆地摊试试,一个本科、一个博士,打死他们也不会摆地摊,就是摆地摊,也绝对不会拍摄视频发布。
在比利时摆地摊,是因为无法生存下去了;拍摄视频发布,是因为摆摊的收入并不像视频中所说的那么高,就想通过拍摄视频赚流量,再挣一块收入,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否则,一个本科生,一个博士生,如果在比利时过不下去,该被多少人笑话啊。同学、朋友、邻居等,都会暗自笑话的。
所以,别被这对夫妻俩的假话所蒙蔽,没有什么情况属实,不是为了炒作。还是那句话,不是为了炒作,那是为了什么?
我们不反对移民海外,你有这样的想法,别人左右不了。既然移民海外了,就在你的海外过“幸福”日子、“神仙”生活,而不要吃着碗里、望着锅里,还想通过发布小视频、制造一些虚假热点来赚国内的钱,丢人的。真有本事移民海外,何不好好赚外国人的钱,赚大钱,而要再通过发视频来赚国人的钱呢?博士摆面摊,有一天赚了1000欧元,真的是很有面子的事吗?除了炒作,汪女士夫妻绝对不会认为这是有面子的事。
真有本领,就像颜宁院士一样,到国外学点本领回来建设祖国,而不是在国内拿个博士文凭,就移民海外,却又混不下去,还想通过拍摄视频在国内赚钱,不好,也不受欢迎。
今日头条 | 搜狐 | 一点资讯 |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视频号I坦然如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