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九三大阅兵刚落下帷幕,央视转播的“覆盖全球”还在热搜榜上滚动,连特朗普都忍不住承认自己全程观看,称“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施耐德第一时间站出来,面对美国媒体直接表态:“我们不会被吓倒,优势在我。”
这次阅兵到底有多强?单说装备阵容,全球军事圈都公认这次不是“秀家底”,而是“亮底牌”。东风-61、东风-5C、红旗-29、鹰击系列反舰导弹、歼-20、察打一体无人机,几乎全是现役主战装备。东风-61和东风-5C两款洲际导弹的亮相,立马引爆了全球军迷圈。东风-61出现之前,外界原本预测最多是东风-41的改型,结果直接“上新”,把中国洲际打击能力的门槛又推高了一档。东风-5C的覆盖范围号称全球,红旗-29反导系统则被称为“卫星猎手”,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射程动辄上千公里,这些武器出现在同一画面里,已经足够让美军的“全球打击体系”感受到压力。
特朗普都承认自己专门坐下来看了全程,还强调“中国希望我们看,我们也确实在看”。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干脆在福克斯新闻连线时直言:“电视上的画面,就是美国领导力缺失的具体体现。”他还顺带批评了上届政府“软弱无能”,让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连美网友都开玩笑说“五角大楼附近的披萨订单激增”,意思是高层也得加班琢磨中国这回到底想干什么。
这场阅兵的“战略信息传递”效果拉满。美方没有受邀观礼,但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中国这次展示的核心装备。尤其是鹰击系列反舰导弹,让美国媒体立刻嗅到“被针对”的味道。毕竟印度和中国的争议主要在陆地,菲律宾不值当摆出这么大阵仗。这些射程上千公里的反舰导弹,目标指向其实很明白。美军专家也公开承认,这些武器对驻亚太美军威慑意义重大。红旗-29、东风-5C等装备的亮相,更是把中国在防空反导、全球打击能力上的进步彻底摊开在全世界面前。
面对这样的装备压力,美军高层嘴硬是传统艺能。太平洋空军司令施耐德在接受采访时先是一句“优势在我,不会被吓到”,接着又抛出那套老掉牙的“威慑方程式”——能力、决心、信息传递,三要素缺一不可。他还特意指出,虽然中国展示了新装备,但美国“依旧体系领先”,并且引用前任印太司令的话强调,美军习惯在“对方武器杀伤区”里活动。说到底,这其实是给美军打的“定心丸”。但有意思的是,他的发言重心其实更偏向“防御”而不是“进攻”:反复强调要提升基地生存能力、分布部署、快速起飞和弹药装载。这并不是在炫耀美军能压制对手,相反,是在讨论“怎么在对手压制下活下来”。
美国军队现在真的有那么稳吗?事实未必。B-21轰炸机还没批量服役,F-35妥善率连60%都不到,连“萨德”系统模拟拦截都开始频频失手。美军高层自己也明白,现役装备的“神话”正在被现实打脸。就说近一年,美军F-16、F-35、F/A-18E多次坠毁,装备事故频发。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和国防部在装备战略上唱反调,最后直接辞职,外界一片哗然。
这一切,怎么看都不像是“无敌舰队”的气势,更像是一支在系统性故障和体制内耗中挣扎的军队。美军手里的“技术牌”也逐渐失灵。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反复失败,六代机YFQ-44A研发进度严重落后,无人机协同作战系统还停留在概念验证。对比中国歼-20短短7年首飞、东风-26覆盖关岛、察打一体无人机南海部署,美国在不少领域已经被“追上甚至超车”。
施耐德拿还没服役的B-21、F-47等说事,其实也暴露了美军的焦虑。用“未来装备”来对比中国“现役主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气不足。中国洲际导弹试射1.2万公里落点精准,这是真实战力,不是PPT。美国那边装备还在实验室,事故却一箩筐,这套“优势在我”的话术其实是自我安慰。
外界对这场阅兵的评论很分裂。美国媒体一边在喊“中国威胁”,一边又用美英阅兵视频做对比,发现美军阅兵“像在遛弯”,而中国则是“体系对抗、全面预警”。欧洲盟友的反应也耐人寻味。日本直接拒绝部署美核武器,韩国加快收回战时指挥权,法国总统马克龙喊话欧洲“不能再依赖美国全球安全承诺”。单极霸权时代的信心正在消散,多极格局正在成型,哪怕美国不愿承认,现实已经摆在眼前。
施耐德的“防御型声明”其实很有信号意味。他没有否认中国军力的进步,甚至认可中国在多域融合、南海台海“持续制造压力”。只是嘴上还得强调“我们不会被吓倒”。可真要打起来,美军传统优势已经不再稳稳当当,尤其是在第一岛链内,美军的生存、补给和持续打击能力都在下滑。强调分布式部署、快速修复跑道,不是因为这些战术多先进,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传统基地会在冲突爆发时成为“第一打击目标”。这才是美军“焦虑中的自信”。
中国这次阅兵,不只是技术秀,更是体系秀。陆地、空天、海洋、信息、甚至未来作战,全部都展示出来。美军一边忙着应付装备事故和体制纠纷,一边还得维持“世界领先”的口号,这种落差感只有当事人最明白。美国需要对外安抚盟友、对内维稳信心,施耐德的表态其实是一种“战略性定心丸”,但这层外壳已经越来越脆了。
中国用一次高规格大阅兵,表明了从传统武器到未来战场的全方位布局。美国则在应对自身系统性危机和联盟离心。未来的军事较量,已经不是单一平台的比拼,而是体系与体系的拉锯。谁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系统稳定性,谁就能真正把握主动权。美方嘴上说“不怕”,但谁在焦虑、谁在沉着,一目了然。
美国如果不在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上挑衅,当然不会被中国武器“吓到”。可真要一意孤行,那这些武器就不会只是阅兵上的摆设。中国的战略信号已经足够清楚,谁还在装看不见,就是在自欺欺人。美军的“优势在我”,更像是一种惯性反应,而不是现实描述。未来的军事竞争,全球都在看,谁能稳住体系,谁能掌控大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