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瞅瞅你那猥琐样,给我翻身时手往哪儿放呢?老不死的东西!”
“你少在我面前装好人,七十岁了还这么老不正经!”
这是儿媳苏琴每天对老陈说的话。
九年来,老陈承受着这样的恶语相向,默默照顾着瘫痪的儿媳。
九年后,苏琴去世了。律师宣读遗嘱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震惊了:
六套房产全部留给娘家,给照顾她九年的公公老陈,只有五十元。
“这不可能!她怎么能这样!我当初真的是瞎了眼。”
儿子陈磊愤怒地拍着桌子,一字一句都是为老父亲鸣不平!
“照顾了九年,就给五十块钱,太过分了。”
银行大厅里,排队的人们窃窃私语。
老陈拿着那张崭新的五十元钞票,手开始颤抖,眼眶慢慢红了。
但不是因为愤怒,也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某个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秘密......
01
那一年春天,苏琴刚过完二十三岁生日不久就出了车祸。
老陈记得很清楚,儿子陈磊是傍晚回到家的,脸色苍白得像张白纸。
“爸,苏琴出车祸了,下半身可能...”
陈磊的话没说完就哭了,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瘫了?”老陈问得很直接。
“医生说希望不大。”
老陈沉默了很久,然后点了支烟。
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缓缓上升,就像他心中升起的某种不详预感。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六十岁的退休工人,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你想怎么办?”老陈问。
“我要娶她。”陈磊说得很坚决,“我不能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抛弃她。”
“你还年轻,才二十六岁。照顾一个瘫痪的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老陈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疲惫,“一辈子啊,小磊,不是一年两年。”
“我爱她!”陈磊的声音提高了,“我们已经订婚了,我不能因为她出了车祸就变心!”
“爱情和生活是两回事。”老陈弹了弹烟灰,“你以为照顾一个下身瘫痪的人就是喂喂饭、说说话?夜里要起来帮她翻身,怕长褥疮;要帮她处理大小便,一天好几次;要按摩,要康复训练,要花很多钱......”
“您怎么这么现实!”陈磊愤怒了,“难道就因为这些,我就应该抛弃她吗?那我还算什么男人!”
老陈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年轻人听不进去这些话,就像他年轻时也听不进去父亲的话一样。有些路,必须自己走过才知道疼。
婚礼是在医院的病房里举行的。苏琴躺在病床上,穿着白色的病号服,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陈磊握着她的手,眼中含着泪水但声音清晰地说着誓词。
老陈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个简陋的婚礼。
房间里除了他们三个人,还有苏琴的母亲和弟弟。
苏琴的母亲哭得很厉害,一边哭一边说:“我可怜的女儿啊,这是什么命啊。”
“妈,别哭了。”苏琴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我很幸运,有磊哥不离不弃。”
陈磊紧紧握着苏琴的手:“苏琴,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的,我发誓。”
老陈看着儿子眼中的坚决,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这孩子是真心的,但真心能坚持多久呢?他想起了当年自己照顾生病的妻子时的疲惫和绝望,那种感觉像慢性毒药,一点点侵蚀着人的意志。
婚礼后的第一个月,陈磊的确做得很好。
他请了假在家照顾苏琴,学着给她翻身、按摩、喂饭。
苏琴也很配合,虽然偶尔会因为疼痛而哭泣,但从来不抱怨。
老陈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偶尔帮忙,但不过多干预。
他知道这是小两口必须面对的现实,他不能代替,也不应该代替。
“爸,您看苏琴今天气色好了很多。”陈磊总是很乐观,“医生说康复训练很重要,说不定她的腿还有希望。”
老陈点点头,但心中知道,这种希望很渺茫。
医生的话只是安慰,真正的康复几乎不可能。
但他没有说出来,年轻人总是需要希望的,哪怕是虚假的希望。
夜里,老陈经常被隔壁房间的动静惊醒。有时是苏琴疼痛的呻吟声,有时是陈磊起来照顾她的脚步声。这样的夜晚一多,陈磊的脸色就越来越憔悴。
“小磊,你得注意身体。”老陈劝他,“你累垮了对谁都没好处。”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陈磊强打精神,但眼神里已经有了疲惫。
老陈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02
三个月后,陈磊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那天晚上,苏琴又一次因为疼痛而哭泣。
陈磊刚躺下不久就被叫醒,他坐在床边给她按摩,动作有些急躁。
“轻一点,疼。”苏琴小声说。
“我知道轻一点!”陈磊的语气有些不耐烦,“每天都这样,我也很累的!”
话一出口,两个人都愣住了。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听得到苏琴轻微的抽泣声。
“对不起,苏琴,我不是故意的。”陈磊立刻道歉,但苏琴已经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老陈在隔壁房间听到了这一切。他没有过去,这种事情需要小两口自己处理。但他心中知道,裂痕已经开始出现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样的争吵越来越多。有时是因为苏琴的康复训练,有时是因为医药费,有时甚至没有明确的原因,就是莫名其妙地烦躁。
“我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苏琴有一天突然问陈磊。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陈磊的回答已经变得机械。
“如果我一辈子都这样呢?”苏琴的声音很小。
陈磊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不会的,医生说还有希望。”
但苏琴从他的沉默中读出了答案。她开始变得更加安静,很少主动说话,眼神里的光慢慢暗淡下来。
半年后,陈磊找了个工作,说是为了增加收入。
实际上,老陈知道,他是想逃避。工作给了他借口可以不在家,可以暂时忘记家里的现实。
“你工作那么忙,让我来照顾苏琴吧。”老陈主动提出。
“不用,我可以的。”陈磊拒绝了,但声音里没有力量。
“你已经很累了,小磊。”老陈的语气很平静,“我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照顾她也是应该的。”
“可是......”陈磊欲言又止。
“没有什么可是的,她是我们家的人。”
从那天起,老陈开始接手照顾苏琴。他学着给她翻身、按摩、清洁,动作虽然笨拙,但很耐心。苏琴起初很不好意思,总是说“爸,麻烦您了”。
“不麻烦,这是我应该做的。”老陈总是这样回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琴变得越来越沉默,甚至连感谢都不再说了。
她开始用一种冷漠的眼神看着老陈,仿佛他是个陌生人。
陈磊的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有时甚至要出差好几天。每
次回来,他都会问苏琴的情况,但明显心不在焉。
“她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
“哦。”
对话变得越来越简短,越来越无味。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陈磊和苏琴终于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你是不是后悔了?”苏琴突然问。
“什么?”
“后悔娶我,后悔你当初的决定。”苏琴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锐利得像刀。
“没有,我没有后悔。”陈磊的回答显得苍白无力。
“那你为什么越来越少回家?为什么看到我就像看到负担?”
“我没有......”
“你有!”苏琴的声音提高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争吵声惊动了老陈,他走到门口,听到陈磊的声音:
“我累了!我真的累了!我还这么年轻,难道要这样过一辈子?”
“那你就走吧!”苏琴的声音里带着绝望,“我从来没有求着你留下!”
“我走了你怎么办,别人又怎么看我?”
“你留下又算什么?天天愁眉苦脸,好像我欠了你什么似的!”
门被重重地摔上了,陈磊冲了出来。
看到老陈站在门口,他停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那一夜,老陈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压抑的哭泣声,一直持续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陈磊没有回来。苏琴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躺着,眼神空洞地看着天花板。
“饿不饿?我给你做点吃的。”老陈轻声问。
苏琴摇了摇头,然后转过身去,背对着他。
老陈知道,一切都变了。
从这一天开始,他成了苏琴唯一的照顾者,而陈磊,成了一个偶尔回家的陌生人。
03
九年过去了,陈磊已经很少回家。
这九年里,老陈学会了许多他从未想过要学会的技能:如何给瘫痪病人翻身,如何处理褥疮,如何按摩肌肉防止萎缩。
他的手变得粗糙,背也弯了,但动作越来越熟练。
苏琴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感激,到后来的沉默,再到现在的恶语相向。
“看你那猥琐样,给我翻身时手往哪儿放呢?”苏琴的声音很冷,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
老陈没有回答,继续小心翼翼地帮她调整姿势。
他的动作越来越小心,甚至连盖被子都要避开她的身体。
“老头子还挺会打扮,是不是想勾引楼下那个王寡妇啊?”苏琴继续说着刻薄的话。
老陈依然没有反驳。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话,就像习惯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她准备早餐一样。
“你少在我面前装好人,不要脸的老东西!”苏琴的声音提高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狼子野心!”
这样的话每天都会响起,有时是因为老陈的动作稍微重了一点,有时是因为饭菜的味道不合她的意,有时甚至没有任何理由。
邻居们都知道这个情况。
“陈大爷真是个好人,被这样骂还坚持照顾。”楼上的张婶经常这样说。
“这女人嘴巴太毒了,简直不是人!”
“陈大爷都七十岁了,她还这样污蔑,太过分了!”
每当邻居们这样议论时,老陈总是保持沉默。他从来不为自己辩解,也不抱怨苏琴。
“大爷,您别管了,太委屈您了。”张婶劝他。
“她心里苦。”老陈总是这样回答,“骂几句话能解气就好。”
但实际上,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特别是那些关于他人品和动机的污蔑,让他夜里经常睡不着觉。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不当的举动让苏琴误会了。
有一天,苏琴发高烧,老陈整夜没睡地照顾她。
第二天早上,她退烧了,但看到老陈时,第一句话就是:
“这就是报应,谁让你当初不拦着你儿子。”
“我就是你们陈家的灾星,活该让你们倒霉一辈子。”
老陈听了这话,手中的毛巾停了一下,然后继续给她擦脸。
“您怎么不说话?是不是也觉得后悔了?”苏琴的眼神里带着某种说不清的情绪,“当初您要是坚决反对,也不会有今天这些事。”
“人生没有如果。”老陈终于开口了,声音很轻。
“是啊,没有如果。”苏琴冷笑了一声,“所以你们家就得承受这个报应。”
这样的对话在这九年里重复了无数次。苏琴似乎找到了折磨老陈的方法,她总是能找到最刺痛他的话。
她会说他照顾自己是别有用心,会说他是想得到她的财产,会说他是个虚伪的老男人。
最让老陈难堪的是她对他动机的质疑。每当他帮她换衣服或者清洁身体时,苏琴总是会说一些让他无地自容的话:
“老东西,你是不是很享受这个过程?”
“七十岁的人了还这么色,真是老不修。”
这些话让老陈的动作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他生怕被人误会,生怕真的有什么不当的地方。
陈磊偶尔回家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
“苏琴,你能不能别这样对我爸!他照顾了你九年!”
“哦,现在知道心疼你爸了?”苏琴的声音里带着讽刺,“当初抛下我和他的时候,你怎么不想想这些?”
陈磊被问得哑口无言。
“你们父子都一样,一个虚伪,一个懦弱。”苏琴继续说道,“我算是看透了。”
从那以后,陈磊回家的次数更少了。
04
九年来,老陈就这样在苏琴的恶语相向中度过每一天。他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花在了她的医疗和生活用品上,自己穿的还是多年前的旧衣服。邻居们看在眼里,更加同情他,也更加厌恶苏琴。
但老陈从来没有放弃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苏琴准备早餐;每隔两小时给她翻一次身;每天晚上睡前帮她按摩。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直到苏琴开始咳血。
当时老陈听到咳嗽声时,以为又是普通的感冒。
但当他走进房间,看到她手帕上的血迹时,心中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我带你去医院。”老陈说。
“不用了。”苏琴的声音很虚弱,但依然带着习惯性的冷漠,“反正也治不好,浪费钱。”
“不是治不治得好的问题。”老陈已经在穿外套,“走,我们现在就去。”
医院的诊断结果很不乐观。肺部感染,而且很严重。
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但即使治疗,效果也不一定好。
苏琴的身体经过九年的病痛折磨,免疫力已经很低了。
“住院费很贵的。”苏琴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说,“你一个老头子,退休金也没多少,别为我浪费了。”
“钱的事不用你担心。”老陈在病床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你好好治病就行。”
“我死了对大家都好。”苏琴突然说,声音很平静,“你也解脱了,陈磊也解脱了。”
老陈看着她,过了很久才说:“别说这种话。”
住院期间,老陈每天都来照顾苏琴。
医院的护士都认识了这个老头,知道他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出现,晚上九点才离开。
“您女儿真幸福,有这么好的父亲。”年轻的护士说。
“她是我儿媳妇。”老陈纠正道。
护士愣了一下,然后更加敬佩地看着他:“那您更了不起了。”
但苏琴对这一切依然保持着冷漠的态度。即使在病床上,她依然会对老陈说刻薄的话:
“别在这里演戏了,护士们都走了。”
“你是不是希望我快点死,好去找你的王寡妇?”
老陈依然不回应这些话,只是默默地给她削苹果,或者陪她做康复训练。
三个星期后,苏琴出院了。
病情稳定了一些,但医生说这只是暂时的,她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回到家后,苏琴似乎变得更加沉默了。她很少再骂老陈,但也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她只是静静地躺着,眼神空洞地看着窗外。
老陈感觉到了某种变化,但说不清是什么。
他继续按照以往的节奏照顾她,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一个月后的早晨,老陈像往常一样去叫苏琴起床,但她没有回应。
他走近一看,苏琴已经没有了呼吸。她死得很安静,脸上甚至带着某种解脱的表情。
老陈站在床边很久,然后拨通了陈磊的电话。
“苏琴走了。”他只说了这四个字。
葬礼很简单。除了陈磊和老陈,还有苏琴的母亲和弟弟。邻居们也来了几个,但更多的是出于对老陈的同情,而不是对苏琴的怀念。
葬礼后的第三天,律师来了。
苏琴留下了遗嘱,内容让所有人都惊讶:
她把自己的六套房产和大部分存款都留给了娘家,给老陈的,只有五十元的银行卡。
“这不可能!”陈磊愤怒了,“她怎么能这样对我爸!”
“这是她的遗嘱,合法有效。”律师说,“她在一个月前就找过我,神志很清醒。”
苏琴的弟弟和母亲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们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愧疚。
在他们看来,这是应该的,苏琴是他们家的人,财产自然应该留给娘家。
“陈大爷,您要不要争取一下?”律师私下对老陈说,“按法律,您儿子作为配偶,应该有继承权的。”
“不用了。”老陈摆摆手,“她的东西,她有权决定给谁。”
当天下午,老陈来到银行取那五十元钱。
05
银行大厅里人很多,他排在队伍里,感受着周围人的目光。
“取多少?”柜员问。
“五十元。”
柜员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
“五十元。”老陈重复了一遍。
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开了。排队的人也大多都是周围邻居,对于这真实的50元开始窃窃私语:
“就是那个照顾瘫痪儿媳妇九年的老头。”
“九年只给五十块,太过分了。”
“这老头也真是,被人当傻子耍了。”
老陈拿到那张崭新的五十元钞票时,手开始颤抖。
不是因为愤怒,也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某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
“大爷,别伤心了。”后面排队的人安慰他,“这女人太过分了,您照顾了她九年!”
“您这样的好人,老天爷都看着呢。”
“她这样恩将仇报,天理难容!”
老陈拿着那张钞票,慢慢走出了银行。
邻居们看到他出来,都围了上来:
“陈大爷,您还好吧?”
“这事太气人了,要不我们去找她娘家人说理?”
正在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她看起来有些犹豫,然后走向老陈:
“请问您是陈大爷吗?我受苏琴生前委托,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
谁知老陈听完后直呼:是自己对不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