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建国手机突然响起短信提示音,他正在厨房洗碗,湿漉漉的手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拿起手机。
屏幕上显示:"工商银行提醒您,您的账户于今日收到转账670万元,余额671.2万元。"
他呆愣地看着这条短信,想起三天前中元节,自己刚刚给去世的父亲烧了670万面额的纸钱。
一模一样的数字让他手一抖,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怎么可能?"
670万,不多不少,正好是他给老爷子烧的那个数。
01
三天前的中元节,整个小区都弥漫着烧纸钱的味道。
林建国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他在网上订购的670万面额纸钱终于到货了。快递小哥搬来三大箱子,邻居李大妈好奇地探头看了看。
"老林啊,你这是要烧多少钱给你爸?"
"670万。"林建国骄傲地说,"我爸穷了一辈子,下辈子一定要让他做个有钱人。"
李大妈惊得嘴巴张成了O型:"670万?你疯了吧?这得烧到什么时候?"
林建国不理会她的惊讶,把箱子搬进屋里。客厅里,妻子王秀兰正在择菜,看到这些纸钱就皱起了眉头。
"建国,你这样太过分了。"王秀兰放下手中的菜,"670万,就算是纸的,这得花多少钱?还有,你要烧到什么时候?楼下那点空地够吗?"
"怎么就过分了?"林建国有些不高兴,"我爸辛苦了一辈子,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现在我有能力了,为什么不能给他烧点钱?"
正说着,儿子林浩从房间里走出来。28岁的林浩在银行工作,平时话不多,但很有主见。他看了看客厅里的纸钱,若有所思。
"爸,你真的相信烧纸钱管用?"
"你爷爷托梦给我了。"林建国认真地说,"他说下面缺钱花,让我多烧点。670万这个数字也是他说的。"
王秀兰翻了个白眼:"林建国,你都55岁的人了,还相信这些封建迷信?"
"什么封建迷信?"林建国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他是我爸,我给他烧点钱怎么了?"
这时,小女儿林小雨也从房间里出来了。25岁的小雨是护士,性格直率,什么话都敢说。
"爸,你这样太夸张了。"林小雨指着那些纸钱,"670万啊,就算是假的,你知道要烧多长时间吗?"
"我不管要烧多长时间。"林建国固执地说,"今天必须全部烧完。"
林浩在一旁思考了一会儿,突然开口:"我支持爸爸。"
全家人都愣住了,王秀兰不敢置信地看着儿子:"浩儿,你也疯了?"
"不是疯了,是孝心。"林浩认真地说,"爷爷确实苦了一辈子,爸爸想表达孝心,有什么不对?就算这些东西在现实中没用,但至少能让爸爸心里好受点。"
林建国感动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还是我儿子懂我。"
王秀兰气得直摇头:"你们父子俩真是一个德行,都这么固执。"
"妈,您就别管了。"林小雨劝道,"反正爸爸心意已决,咱们就陪着他烧呗。"
下午三点,林建国开始在楼下的空地上烧纸钱。他特意选了一个风小的地方,准备了一个大铁盆。
670万面额的纸钱堆成了一座小山,林建国虔诚地点燃了第一张。
"爸,您儿子来看您了。"他一边烧一边自言自语,"这些钱您拿着花,下辈子咱们家就不用再受穷了。"
邻居们陆续围了过来,大家都被这个场面震撼了。平时烧个几千几万面额的纸钱就算多的了,670万这个数字确实吓人。
"老林这是要把他爸烧成亿万富翁啊。"有人开玩笑说。
"这得烧到什么时候?天都快黑了。"
"人家有孝心嘛,咱们就别说了。"
林建国专心致志地烧着纸钱,一张一张,很仔细。每烧完一沓,他都会停下来磕三个头。
"爸,这是一万的,您收着。"
"这是十万的,够您花一阵子了。"
"这是一百万的,下辈子您就是大富翁了。"
王秀兰在楼上看着,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感动是假的,但总觉得这样做太极端了。
林浩和林小雨也在楼上看着,两人都没说话。
一直烧到晚上九点多,670万面额的纸钱终于全部烧完了。林建国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最后,他对着那堆灰烬深深鞠了九个躬:"爸,儿子的心意您收到了。下辈子咱们家一定要过好日子。"
02
收到银行短信的那个晚上,林建国把全家人都叫到了客厅。
"你们看看这个。"他把手机递给王秀兰,"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
王秀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短信,脸色瞬间变了:"670万?这...这怎么可能?"
林小雨凑过来看,眼睛瞪得像铜铃:"爸,这不会是诈骗短信吧?"
"我也觉得是诈骗短信。"王秀兰把手机还给丈夫,"现在骗子手段太多了,专门发这种假短信骗人。"
但林浩接过手机看了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不像诈骗短信。"
"为什么?"林小雨问。
"我在银行工作,见过太多诈骗短信了。"林浩解释道,"但这条短信的格式、发送号码、内容都很正规,像是真的银行短信。"
"那就更奇怪了。"王秀兰说,"谁会无缘无故给你爸转670万?"
林建国突然激动起来:"是我爸!一定是我爸收到了我烧的钱,然后转回来给我了!"
"你疯了吧?"王秀兰瞪着他,"死人怎么可能给活人转账?"
"为什么不可能?"林建国反驳道,"数字这么巧合,670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不是偶然!"
林小雨在一旁插嘴:"爸,您冷静点。现在是21世纪,哪有什么阴间银行?"
但林浩陷入了沉思。作为银行职员,他知道银行系统是很严密的,不可能随便给人转账670万。而且这个数字的巧合确实让人难以解释。
"咱们去银行查一下吧。"林浩提议,"现在ATM机24小时开放,查个余额很简单。"
"对,查一下就知道了。"林建国立刻同意,"如果余额真的是671.2万,那就说明这钱是真的。"
一家四口连夜赶到最近的银行网点。林建国紧张地把银行卡插进ATM机,输入密码,选择余额查询。
屏幕上显示:余额:7,112,376.52元
全家人都傻眼了。
"六...七百多万?"王秀兰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是真的?"
林建国激动得手都在发抖:"真的!真的是670万!我的余额本来只有一万多,现在是711万多,刚好多了670万!"
林小雨不敢置信地说:"这...这怎么可能?这世界上真的有鬼?"
林浩虽然震惊,但还保持着理性:"先别激动,明天去银行柜台查一下转账记录,看看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但林建国已经激动得不行了:"我就说我爸收到了!他一定是想让我过好日子,所以把钱转回来给我了!"
回家的路上,一家人都很沉默。这件事太诡异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王秀兰一路上都在嘀咕:"这不对,这绝对不对。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林小雨也在想:"会不会是银行系统出错了?"
只有林建国一个人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觉得这是老爷子显灵了。
03
第二天一大早,林建国就拉着全家人到银行去查转账记录。
银行经理王女士接待了他们。当林建国说明来意时,王经理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您说昨天收到了670万的转账?"王经理重复了一遍,"让我查查系统。"
她在电脑上敲击了一会儿,然后眉头紧锁:"确实有一笔670万的转账,时间是昨天下午3点47分。"
"转账来源是哪里?"林浩问。
王经理继续查看:"显示是...境外信托基金自动转账?"
"什么意思?"王秀兰不明白。
"境外信托基金是一种理财产品,"王经理解释道,"但是...这个转账记录很奇怪。"
"哪里奇怪?"
"正常的信托基金转账都会有详细的机构信息,但这笔转账的来源信息很模糊,只显示'Lin Family Trust Fund'。"
林建国一听就激动了:"Lin Family!那是我们林家的信托基金!"
"林先生,您家确实有海外信托基金吗?"王经理问。
"没有啊。"王秀兰摇头,"我们家哪有什么海外资产?"
"那就更奇怪了。"王经理又查了查,"这笔转账的手续费也很特殊,显示是零手续费,而且走的是特殊通道。"
林浩问:"能查到更详细的信息吗?比如这个信托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需要联系总行才能查到更详细的信息。"王经理说,"但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670万确实到了您的账户,而且是合法转账。"
林建国在银行大厅里激动得大喊:"我就说我爸收到了!他真的把钱转回来给我了!"
周围的客户都被吸引过来,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家子。
王经理赶紧劝道:"林先生,请您冷静一点。我们会继续调查这笔转账的来源。"
"不用调查了!"林建国激动地说,"三天前我给我爸烧了670万纸钱,现在正好收到670万现金,这不是巧合!"
银行大厅里的人都被这话震住了,大家窃窃私语。
"真的假的?烧纸钱能收到真钱?"
"这太神奇了吧?"
"不会是炒作吧?"
王经理也被这个解释震惊了,她从业十几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回家的路上,林小雨忍不住说:"爸,您在银行里那样大喊大叫,明天整个小区都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林建国毫不在意,"我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孝敬父母是有报应的!"
王秀兰担心地说:"建国,你别太激动。这钱来路不明,万一有什么问题怎么办?"
"能有什么问题?"林建国反问,"银行都说了是合法转账。"
林浩在一旁思考:"境外信托基金...林家信托基金...这个名字确实和我们家有关。会不会爷爷生前真的有什么海外资产?"
"不可能。"王秀兰摇头,"你爷爷就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哪来的海外资产?"
但林浩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04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区。
邻居们都来打听这件事,有的人觉得神奇,有的人觉得是炒作,还有的人觉得林建国疯了。
李大妈专门跑来问:"老林,听说你烧纸钱收到真钱了?"
"千真万确!"林建国骄傲地说,"670万,一分不少!"
"那我也去给我老头子烧点钱去。"李大妈兴奋地说。
但隔壁的张大爷不相信:"这不可能,肯定是巧合。"
"什么巧合?"林建国反驳,"670万这个数字能巧合吗?"
小区里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有人支持林建国,有人质疑他。甚至有人提议让林建国再烧一次,看看还能不能收到钱。
王秀兰被这些议论搞得心烦意乱:"建国,要不咱们把这钱退了吧?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退什么退?"林建国坚决反对,"这是我爸给我的,为什么要退?"
"可是这钱来路不明啊。"
"来路很明!"林建国说,"就是我爸从阴间给我转过来的!"
林小雨在一旁劝道:"爸,妈说得对。这钱来源不清楚,万一以后有麻烦怎么办?"
"能有什么麻烦?银行都说了是合法转账。"
这时,林浩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手机:"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类似的案例。"
"什么案例?"全家人都凑过来听。
"在台湾,曾经有人报告过类似的事情。"林浩说,"有个老人去世后,家人收到了莫名的转账,金额正好和烧的纸钱数量一样。"
"真的?"林建国兴奋了,"你看,我就说这是真的!"
但王秀兰还是担心:"那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没说后续。"林浩摇头,"但评论区里很多人都说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林小雨说:"网上的东西不一定可信,说不定都是编的。"
就在一家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林建国的手机突然响了。
"喂,哪位?"
"请问是林建国先生吗?我是工商银行总行的客户经理,想和您谈谈那笔670万转账的事情。"
林建国立刻紧张起来:"出什么问题了吗?"
"没有问题,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我们查到了那笔转账的详细信息,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什么东西?"
"电话里不方便说,您明天方便到银行总行来一趟吗?"
挂了电话,林建国把情况告诉了家人。
王秀兰更加担心了:"你看,我就说这钱有问题!"
但林建国反而更加兴奋:"银行肯定是查到了我爸的信息!"
林浩觉得明天去银行总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晚上,一家人都睡不着觉,每个人心里都在想着明天会发生什么。
05
第二天,林建国带着全家人来到银行总行。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40多岁的客户经理,姓陈。陈经理看起来很严肃,但眼神中透着好奇。
"林先生,关于您账户里的那笔670万转账,我们查到了一些很特殊的信息。"陈经理说着,打开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什么信息?"林建国紧张地问。
"这笔钱来自一个名为'Lin Family Heritage Trust'的海外信托基金。"陈经理拿出一份文件,"这个基金成立于2004年,委托人的名字是...林德华。"
林建国一听这个名字就震住了:"林德华?那...那是我爸的名字!"
"您确定?"陈经理问。
"当然确定!"林建国激动地说,"林德华就是我父亲,他半年前刚去世!"
陈经理又拿出另一份文件:"那这个就更奇怪了。根据信托基金的记录,委托人林德华在2004年设立这个基金时,特别指定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全家人都好奇地问。
"如果他的儿子林建国在他去世后为他烧了670万面额的纸钱,就自动启动资金转账程序。"
全家人都傻眼了。
"这...这怎么可能?"王秀兰结结巴巴地说,"20年前怎么会知道建国要烧670万?"
林建国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陈经理继续说:"更奇怪的是,这个信托基金的执行条件非常具体。不仅指定了金额是670万,还指定了时间必须是中元节,地点必须是您现在居住的小区楼下。"
"这...这太神了。"林小雨不敢置信地说。
"还有更神的。"陈经理翻到另一页,"信托基金的说明书里写着:'我儿子林建国是个孝顺的孩子,如果他真的为我烧了670万纸钱,说明他对我的思念是真心的,那么他就有资格继承这笔遗产。'"
林建国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爸...您怎么知道我会这样做?"
林浩问:"那爷爷是怎么设立这个海外信托的?他从来没出过国啊。"
陈经理说:"关于这点,信托公司给了我一个联系方式,说可以解答您的疑问。"
他递给林建国一张名片:"这是台湾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联系方式,他们是这个信托基金的执行人。"
林建国接过名片,手都在发抖。名片上写着:"台湾德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林志明"
"您可以联系他们,了解更详细的情况。"陈经理说,"另外,根据信托基金的条款,这670万只是第一笔,后续还会有其他资产转移过来。"
"还有其他资产?"王秀兰惊讶地问。
"具体多少我们也不清楚,需要您联系台湾那边的律师。"
从银行出来,一家人都沉默不语。这件事太匪夷所思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回到家,林建国立刻拨打了台湾那边的电话。
"您好,德信律师事务所。"电话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操着台湾口音。
"您好,我是大陆的林建国,听说您那里有我父亲林德华的信托基金?"
"林建国先生?"对方的声音突然变得激动,"您终于联系我们了!我们等了您20年!"
"20年?"
"是的,您父亲林德华先生在2004年委托我们设立了这个信托基金,专门为您准备的。他说您是个大孝子,一定会在他去世后为他烧很多纸钱。"
"可是我爸从来没去过台湾啊。"
"林先生,您父亲的身世比您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对方说,"如果方便的话,我想亲自飞到大陆来见您一面,有些事情必须当面说清楚。"
"您要来大陆?"
"是的,明天我就能到。这件事拖得太久了,是时候让您知道真相了。"
挂了电话,林建国把情况告诉了家人。
王秀兰紧张地说:"建国,这事越来越复杂了。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应该不会。"林浩分析道,"如果有危险,他们就不会通过银行正当渠道转账了。"
林小雨担心地说:"可是爷爷从来没说过他有什么复杂的身世啊。"
"看来爸爸隐瞒了很多事情。"林建国若有所思地说,"明天那个律师来了,一切就都清楚了。"
06
第二天下午,门铃突然响起。
林建国透过猫眼看去,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陌生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公文包。
"您好,请问这里是林建国先生的家吗?"男人操着台湾口音,"我是台湾德信律师事务所的林志明律师。"
林建国赶紧开门,把他请进客厅。
林志明看起来50多岁,戴着金丝眼镜,举止很有风度。他环顾四周,目光在客厅里林老爷子的遗照上停留了很久。
"这就是林德华先生吗?"他指着遗照问。
"是的,这是我父亲。"林建国说。
林志明走到遗照前,深深鞠了一躬:"林老先生,晚辈来晚了。"
全家人都被他这个举动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林志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林先生,我先说明一下我的身份。我不仅是您父亲信托基金的执行律师,我和您父亲还有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林建国惊讶地问。
"是的,我是您父亲的侄子。"林志明说,"我父亲林德明是您父亲的弟弟。"
"我爸还有弟弟?"林建国完全震住了,"这不可能,我爸从来没提过!"
"这说来话长。"林志明坐下来,"您父亲年轻时曾经去过台湾,那是1970年的事情。"
"1970年?"王秀兰不敢置信,"那时候怎么可能去台湾?"
"您父亲的身份比较特殊。"林志明解释道,"他年轻时是做地下工作的,曾经受组织派遣到台湾执行特殊任务。"
全家人都愣住了。地下工作?特殊任务?这些词汇听起来就像电影里的情节。
"您是说我爸是特工?"林建国结结巴巴地问。
"可以这么理解。"林志明点头,"1970年,您父亲以商人身份到台湾,实际上是在执行秘密任务。在台湾期间,他和我父亲相认了。"
"相认?"
"是的,我父亲林德明当年逃到台湾,改名换姓,以为再也见不到大陆的亲人了。没想到您父亲竟然来到了台湾。"
林志明从文件夹里取出一张老照片:"这是当年他们兄弟俩的合影。"
照片上,两个年轻男人肩并肩站着,其中一个就是年轻时的林德华。
林建国接过照片,眼泪瞬间涌出:"这...这真的是我爸?"
"千真万确。"林志明说,"您父亲在台湾待了三个月,除了执行任务,主要就是和我父亲团聚。临走时,我父亲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回大陆后好好生活。"
"那为什么我爸从来没说过这些?"林小雨问。
"因为当时的情况特殊,这些事情必须保密。"林志明解释,"直到近年来两岸关系缓和,我们才敢主动联系。但是您父亲已经去世了。"
"那这个信托基金是怎么回事?"林浩问。
林志明又从文件夹里取出一份文件:"2004年,您父亲通过特殊渠道联系到我们,说想为儿子设立一个信托基金。"
"特殊渠道?"
"退休干部的联络网。"林志明说,"您父亲退休后,组织上帮助他联系到了我们。他说他一辈子没给家人留下什么财产,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给儿子留点东西。"
"可是670万这个数字是怎么定的?"王秀兰还是想不通。
林志明笑了:"这就是您父亲的智慧了。他说中国人讲究孝道,如果他的儿子真的孝顺,一定会在他去世后为他烧很多纸钱。670万这个数字,是他仔细考虑后定的。"
"为什么是670万?"
"6代表顺利,7代表完美,670万寓意是希望您的生活顺利完美。"林志明解释,"他说如果您真的烧了这个数字的纸钱,说明您不仅孝顺,还和他心灵相通。"
林建国听得热泪盈眶:"爸...您想得真周到。"
林志明继续说:"您父亲还有其他安排。除了这670万,他在台湾还留下了一套房产和一些其他投资。"
"还有房产?"全家人都惊呆了。
"是的,价值大约2000万人民币。"林志明说,"不过这些资产的继承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林建国紧张地问。
"您需要证明您确实是林德华的儿子,而且要通过一个测试。"
"什么测试?"
林志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您父亲生前留下了一道题,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能答对。"
就在这时,林浩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爸...这个电话号码..."
"怎么了?"林建国问。
"这是爷爷生前用的手机号码。"林浩颤抖着说,"可是他已经去世半年了,手机早就停机了,怎么可能还有电话打进来?"
全家人都愣住了,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起来。
林志明也吃惊地看着那个手机号码:"这...这不可能。"
手机还在响着,刺耳的铃声在寂静的客厅里回荡。
林建国颤抖着声音说:"接...接吗?"
王秀兰脸色煞白:"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手机突然停止了响铃。
但紧接着,一条短信进来了。
林浩战战兢兢地打开短信,当看到内容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