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2+2”会谈刚落幕,双方声明提到要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紧接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国军舰就一起穿越台湾海峡。表面上看像巧合,实际上每一步都很有安排,这场“联合过航”背后的信号很明显,值得大家琢磨。9月6日,加拿大“魁北克”号护卫舰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强行穿越台湾海峡。这两艘船不久前还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参加了美澳加联合巡航,离开美军基地后沿着“海峡中线”一路北上。
台当局的林佳龙也被拍到在苏比克湾和美方互动。这次穿越台海,根本不是偶然,而是和美西方最近的亚太军事合作密切相关。说实话,这次“联合过航”,军力本身的威慑效果基本为零。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虽然号称霍巴特级“防空旗舰”,但说到底就是美国装备的缩水版。加拿大“魁北克”号更是1992年服役的老船,性能连中国054A型护卫舰都比不上。这种配置,和中国在台海部署的055万吨大驱、052D导弹驱逐舰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如果真想“秀肌肉”,澳加的底牌真不够看。
每次美西方军舰穿越台海,总要高调喊“国际水域”“航行自由”。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条说得很清楚,“无害通过”不能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和安全。澳加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在挑战中国对台海的主权。这种过航不是为了打仗,是在全球“刷存在感”,也给岛内“台独”势力撑腰,同时向美国的“印太战略”表态。
日澳“2+2”会谈刚结束,澳加军舰就上场,这种时间上的呼应特别明显。日本一直在亚太安全问题上扮演美国的“副队长”,澳大利亚成了印太战略的“桥头堡”。这次日本和澳大利亚强调“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实际就是给外部势力干预台海事务找理由。嘴上说维护和平,行动上却鼓励盟友在中国家门口“秀存在”。澳加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正是“打配合”:一边政治表态,一边军事动作,制造紧张气氛。
澳加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很讽刺。加拿大一边盼着中国市场消化自己油菜籽、大豆赚钱,另一边举着“人权”“航行自由”大旗,想在台海问题上讨好美国。中国商务部刚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加征75.8%反倾销临时关税,还要延长到明年三月。加拿大代表团还想劝中方取消惩罚性关税,结果自家军舰又跑来台海刷存在,这种做法怕是连加拿大农民都看不懂。
岛内这边也闹得很厉害。赖清德民调一路下滑,民进党内部一片混乱。罢免案失败后,赖清德不仅没能止住颓势,反而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上说了一堆避重就轻的话。台媒和退伍老兵公开批评民进党“去中国化”,不提抗战历史,只想着“台独”小算盘。
西方国家明知道在台海“秀肌肉”没啥用,但每年还是要上演“自由航行”的老戏。他们很懂“刷符号”:只要军舰能穿过台湾海峡,就能在国际媒体上营造舆论气氛,把“外国军舰自由穿越台海”变成一种新常态。这本身就是认知战,把中国的主权边界一点点模糊掉。美西方也明白,这一两艘军舰根本威胁不了中国在台海的绝对优势,但只要能形成惯例,就能在舆论上抢占道德高地。
中国的反应很标准。东部战区全程跟踪、警戒、处置,既不激化矛盾,也不给对方占便宜。阅兵上展示的高超音速武器、反舰导弹、防空反导系统,都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摆在明面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远道而来”的军舰,真要在台海出事,恐怕还没靠近核心区域就会被锁定。澳加军舰过航台海,意义更多只是给自家媒体交差,给岛内“台独”加点戏,实际军事实力起不了啥作用。
还有个细节别忽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刚在南海搞完多边演习,紧接着就北上台海。这其实就是美国搭的亚太“小圈子”。澳加菲三国在南海、台海轮流“打擦边球”,不仅要在军事上对中国形成牵制,更想营造一种“国际共识”:美国一喊,盟友就得跟着起哄,台海不是中国的“内湖”。但真要说这些盟友有多大底气,估计他们自己都心里有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