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又又又被心灵鸡汤骗了?真实的世界中,压根没有“鲶鱼效应”

0
分享至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 一张图了解“鲶鱼效应”真相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而有一条渔船,却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原来是船长在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会不断游动,沙丁鱼就可以这样活着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管理学上著名的“鲶鱼效应”,也就是不断给予被管理者危机感,或者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带来持续的竞争压力。

或许这样的方式,确实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可是在真实的世界中,所谓的“鲶鱼效应”却并不存在。

无论从生物学还是从渔业运输的角度,这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虚假故事。

01

“鲶鱼效应”的起源

从目前可考的资料中,“鲶鱼效应”的最早起源来自日本企业家三泽千代治,在1987年出版的《情断大敌》一书。

针对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三泽千代治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在书中他这样写道:


三泽千代治用“鲶鱼效应”的理论来进行着公司管理。他作为当时三泽房地产公司的管理者,大量招收了中途入社的员工,在当时确实显示出了不错的业绩。

大约在1990年前后,“鲶鱼效应”作为先进经验就传入了我国,从此以后“鲶鱼效应”就作为一种现象和理念,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 这一篇署名秋子译,发表在《海外星云》,由《中国人才》转发的文章,是关于“鲶鱼效应”可考的最早中文来源。作者不仅介绍了三泽千代治发明的故事,还添油加醋地加入了“蠢材和废材”的说法,并且还增加了鲶鱼“到处起摩擦”的这种脱离事实的臆想,背离了三泽千代治的本意(来源:中国人才[J]1990.05)

02

海里有鲶鱼吗?

其实就在三泽千代治这本书出版不久后,已经有人开始质疑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了。

这个故事首先出现的漏洞,就是主角鲶鱼了。

鲶鱼(Siluriformes)其实是鲇形目鱼类的总称,这是一个数量非常多,分布非常广的鱼类家族。全球大约有3000多个物种,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绝大部分水域。




△ 滑动查看图片,鲇形目的物种,绝大部分都是淡水鱼,就比如在我国常见的花鲇、塘虱和江团。因为鲇形目的鱼类绝大多数都有鱼须,所以在英语中被称为Catfish。另外,“鲶”是日本使用的汉字,在我国2013年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确定“鲇”为规范字,而未收“鲶”字。严格来说,中文中不存在“鲶鱼”,只有“鲇鱼”(来源:inaturalist.org)

而在欧洲,最常见的鲶鱼是欧鲶(Silurus glanis),它的长度可以达2米,体重超过100千克。不过它的名号,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广泛分布在欧洲的淡水水域。

可是在欧洲的海中,尤其是沙丁鱼生活的深海附近,却不可能看到它的身影。

当然鲇形目中也有一些海水鱼,但至少在挪威,鲶鱼和沙丁鱼不可能有什么交集,更不是沙丁鱼的天敌。


△ 这是一条重约69千克的欧鲶,这种鱼原产于中欧和东欧的黑海、里海和咸海等河流系统,现已经广泛分布在欧洲的淡水流域(来源:seriouslyfish.com)

或许这个漏洞太过于明显,所以在“鲶鱼效应”流传的过程中,充当搅局者身份的鱼类,渐渐演变成了狗鱼、鳗鱼、甚至食人鱼。

03

沙丁鱼用不用吃活的?

“鲶鱼效应”第二个漏洞,就是沙丁鱼一般只做成罐头,而非吃新鲜的。

正如鲶鱼一样,沙丁鱼大多时候也是一种泛称。

在生物学上,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是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唯一的物种;但在渔业上,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定义,一共有21种类似沙丁鱼一样通常做成罐头,并且在海洋表面活动的小型鱼类都可以叫做“沙丁鱼”,包括大西洋鲱鱼(Clupea harengus)、青花鱼(Sardinella zunasi)、斑点莎瑙鱼(Sardinops melanosticta)等鱼类。


△ 在罐头产业未建立之前,沙丁鱼由于鱼身太小,又容易腐坏,在市场上通常卖不到好价钱,很多时候打成鱼粉作为其他鱼的饲料(来源:a-z-animals.com)

不管是哪种沙丁鱼,它们被人类捕捞之后都会就近进行加工制作成罐头。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这些鱼类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极容易发生氧化变质,因此装进密闭的罐头可以长时间保存;第二个是这些鱼类都生长着极为密集的肌间刺,直接食用非常麻烦。

而这些鱼刺经过腌渍和加热处理后,就可以被软化,能够随着鱼肉一起被吃掉。

大部分的沙丁鱼都生活在温带和热带的海域,不过在挪威附近海域分布有一种名为黍鲱(Sprattus sprattus)的小型鱼类,它确实位列21种沙丁鱼名单中。

只不过如果挪威老船长要是真的把活的黍鲱运往港口,可能收获的只有食客边挑鱼刺边骂街的结果。


△ 黍鲱就和其他的沙丁鱼一样,体型非常小。不经过处理的话,密集的肌间刺会让这种食材完全变成“鸡肋”(来源:inaturalist.org)

和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欧洲人更接受的也是沙丁鱼罐头。

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品,英文中还有Packed like sardines这样的俚语,形容车厢和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

04

“鲶鱼效应”真的有用吗?

如果我们不考虑到底是鲶鱼还是食人鱼,是沙丁鱼还是黍鲱。单单从放入天敌,加速鱼群游动以保证存活数量这个目的来说,“鲶鱼效应”也并不靠谱。

真的这样尝试了,只可能让鱼群死得更快。

沙丁鱼在生态学上是典型的r选择生物类型,也就是物种会繁育很多个体,以数量来博取生存概率。

在海洋中,沙丁鱼聚集在一起行动,可以伪装自己是大鱼以恐吓捕食者,并且通过快速的聚集减少单一个体的威胁。

沙丁鱼这种特性,注定了它们并不是懒惰的鱼类,不需要额外的刺激。

而如果真的放入了以沙丁鱼为食的天敌,只会适得其反。在密度非常大的鱼槽里,加速游动意味着鱼群的耗氧量增大,让沙丁鱼死得更快。


△ 正在躲避鲨鱼捕食的沙丁鱼群(来源:a-z-animals.com)

想让沙丁鱼活着回到岸边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控制水温尽量低,这样沙丁鱼的新陈代谢会减慢,并且水温越低,水的溶氧量越高。

那些真正需要保证活着运到市场的鱼类,比如海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等,普遍采用的也是低温+氧气泵的方式,而不是在鱼槽里放入一条大白鲨。

在真实世界里,每次捕捞的沙丁鱼数量都非常巨大,其实不需要特定的运输条件,也会有很多活鱼被运回港口。

但作为一类高产量但小尺寸的鱼,沙丁鱼的品质其实是比死活更重要的,这些活鱼的最终命运依然是变成罐头。

或许有少数食客热衷食用新鲜的沙丁鱼,但这种需求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 捕捞沙丁鱼的真实场景,一般沙丁鱼捕捞后会直接用盐腌渍。近些年随着全球远洋捕捞的兴盛,多种沙丁鱼种群数量剧烈下降(来源:ucsd.edu)

好了,到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鲶鱼效应”在真实世界既不存在,也没必要。

当然“鲶鱼效应”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或许存在着作用,但这已经和真实的世界无关了。

而最后一个事实:就在三泽千代治提出“鲶鱼效应”两年后,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三泽房地产的业绩每况愈下。尽管三泽千代治尝试了很多办法挽救公司,但也无法阻止三泽房地产随着日本经济一起衰落……

撰文 | 河边的卡西莫多 审校 | 刘六七

参考资料:

[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沙丁鱼和沙丁类鱼制品罐头CODEX STAN 94-1981(2013 年修正)

[2] 张亮子, 黄泽南, 尤娟, 刘茹, 尹涛, 马华威. 2024. 鱼类运输应激反应及其对存活率影响研究进展.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44(2): 24-31. doi: 10.3969/j.issn.1673-9159.2024.02.004

[3] Bingxin Hu (2004). Breaking Grounds. Homa & Sekey Books. ISBN 1-931907-15-3.

[4] »Haier: A Sledgehammer Start to Catfish Management«. IndustryWeek. 2013-10-30. Retrieved 2014-04-11.

[5] »Catfish Effect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Modern Librari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9-08-28.

[6] 秋子.‘鲶鱼效应’[J].中国人才, 199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理想i6外观正式公布:9月26日上市,定位纯电五座SUV

理想i6外观正式公布:9月26日上市,定位纯电五座SUV

鞭牛士
2025-09-16 11:59:10
谭维维被央视点名,暴露她如今的真实处境,原来刘欢当初没说谎

谭维维被央视点名,暴露她如今的真实处境,原来刘欢当初没说谎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7 00:01:10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5 02:28:33
收费站设置获批!广东这条6车道高速,即将投入运营,可缓解堵车

收费站设置获批!广东这条6车道高速,即将投入运营,可缓解堵车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9-16 16:06:03
小米员工手滑了?小米17 Pro Max长这样?雷军要不要罚个款?

小米员工手滑了?小米17 Pro Max长这样?雷军要不要罚个款?

科技头条
2025-09-15 18:13:43
iOS26正式版发布,超多新功能,值得体验!

iOS26正式版发布,超多新功能,值得体验!

花果科技
2025-09-16 01:53:56
售价83.8万元 英力士掷弹兵红魔限量版上市

售价83.8万元 英力士掷弹兵红魔限量版上市

太平洋汽车
2025-09-15 12:07:09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9-14 11:40:38
人财两空!河南30岁老兵张贤君去世,病前开奔驰,妹妹辍学捐骨髓

人财两空!河南30岁老兵张贤君去世,病前开奔驰,妹妹辍学捐骨髓

妙知
2025-09-16 15:54:25
最高空姐大体格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标准的东方美

最高空姐大体格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标准的东方美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16 13:41:31
曝上海放弃签约前NBA篮板王怀特塞德:36岁老白边难成冲冠拼图

曝上海放弃签约前NBA篮板王怀特塞德:36岁老白边难成冲冠拼图

狼叔评论
2025-09-16 15:19:12
“公然‘戏耍’央视,出门带30保镖,下场如何?”

“公然‘戏耍’央视,出门带30保镖,下场如何?”

丁羂解说
2025-09-09 00:20:44
孙女被富二代打进医院,对方宣称随便告,我转头拨通弟弟的电话

孙女被富二代打进医院,对方宣称随便告,我转头拨通弟弟的电话

五元讲堂
2025-09-09 15:08:08
罗马诺:明夏曼联可能要出售乌加特,损失超过1500万英镑

罗马诺:明夏曼联可能要出售乌加特,损失超过1500万英镑

雷速体育
2025-09-16 21:36:18
你有过合租社死的经历吗?网友:大家心中默念,非礼勿视!

你有过合租社死的经历吗?网友:大家心中默念,非礼勿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7-16 00:15:03
涉毒艺人苏永康在浙江温州开演唱会遭投诉,本地文旅局回应惹众怒

涉毒艺人苏永康在浙江温州开演唱会遭投诉,本地文旅局回应惹众怒

一家说
2025-09-16 11:02:23
破世锦赛纪录!卡茨伯格84米70卫冕男子链球冠军,领先亚军近2米

破世锦赛纪录!卡茨伯格84米70卫冕男子链球冠军,领先亚军近2米

直播吧
2025-09-16 21:48:02
欧冠-毕巴1-3阿森纳:枪手主力中锋只能虐菜,但雄狮并不菜|前瞻

欧冠-毕巴1-3阿森纳:枪手主力中锋只能虐菜,但雄狮并不菜|前瞻

体育世界
2025-09-16 17:44:24
情侣住酒店遭偷拍还被威胁发成人网站,警方介入

情侣住酒店遭偷拍还被威胁发成人网站,警方介入

现代快报
2025-09-16 17:40:08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晓悦流年
2025-09-11 16:39:33
2025-09-17 00:56:49
尹烨 incentive-icons
尹烨
有料、有趣的基因科普栏目
2257文章数 597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手机要闻

vivo X300系列首发天玑9500,追焦能力再升级

亲子要闻

商务部等九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数码要闻

AMD 推三款锐龙 PRO 9X45 商用桌面处理器,可选 6 / 8 / 12 核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