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名为姜诸儿,是齐僖公的长子。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是他的异母弟弟,文姜和宣姜则是他的异母妹妹。
文姜被誉为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在她十一岁嫁给鲁桓公之前,便已与兄长齐襄公互生情愫,两人心意相通,维持了一段不合礼法的关系。
公元前709年,文姜正式嫁给鲁国国君鲁桓公,成为鲁国的夫人,并生下一个取名为同的儿子。
巧合的是,公子同与鲁桓公在同一月份出生,加之他是嫡子,因此深受鲁桓公的重视,被当作继承人来培养。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携文姜一同出访齐国。
尽管已为人母,26岁的文姜依然风姿绰约。齐襄公难以自持,设法与文姜相见,并再度越轨。
不料,此事被鲁桓公察觉,鲁桓公不敢指责齐襄公,只得对文姜责骂发泄。文姜不堪受辱,就将遭到鲁桓公打骂之事告诉了齐襄公。
齐襄公心生怜惜,决意惩戒鲁桓公。
一日,齐襄公设宴招待鲁桓公,借机将其灌醉,随后指使公子彭生打断鲁桓公数根肋骨。未料,鲁桓公伤重不治,不久身亡。
齐襄公自知惹下大祸,试图隐瞒真相。
但鲁国君臣久候国君不归,心知有异,遂遣使赴齐要人。齐襄公无奈,将罪责全推予彭生,为向鲁国谢罪,更将彭生处死。
鲁国后来得知事情原委,但因国力不敌齐国,只得隐忍。
不久,公子同被拥立为国君,是为鲁庄公。文姜自觉无颜面对儿子,不愿返回鲁国,在齐襄公劝说下继续留在齐国。
鲁庄公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待他年岁稍长,文姜因思念儿子回到鲁国。在鲁国都城小住后,文姜又牵挂齐襄公,于是移居齐鲁边境、属于鲁国境内的禚地。
如此既便于与齐襄公私会,又利于遥控鲁庄公处理国政。
公元前586年,齐襄公在政变中遇害,文姜闻讯悲痛万分,但她并未离开禚地,而是每日朝齐襄公生前所居宫殿的方向远望。
公元前673年,即齐襄公去世十三年后,文姜离世,享年五十三岁。
齐桓公的另一位姐姐宣姜,则先后嫁给一对父子。
宣姜同样容貌出众,原本许配给卫宣公之子公子伋,但抵达卫国后,却被公公卫宣公看中。当时公子伋正出使郑国未归,卫宣公索性先办婚礼,将宣姜娶为己有。
之后,宣姜为卫宣公生下两子:公子寿与公子朔。
彼时,公子伋已被立为太子,公子朔长大后意图争夺太子之位,就诬告公子伋谋反。卫宣公信以为真,假意派公子伋出使齐国,暗中安排刺客在路上截杀。
由此可见,卫宣公也是个行事乖张之人,不仅夺子之妻,还偏听偏信,竟欲杀害亲生儿子。猛虎尚不食子,足见卫宣公之昏庸。
不过宣姜心地尚善,得知卫宣公欲杀公子伋,便让公子寿赶去告知公子伋逃命。
未料,公子伋固执己见,认为父亲不可能杀他,即便真如此也甘愿受死。公子寿是个善良之人,担心刺客真会杀害公子伋,便设宴灌醉公子伋,偷走作为使者信物的白旄,亲自到大路上等候刺客。
刺客赶到后,误将公子寿当作公子伋,将其杀害。
公子伋酒醒后,发现白旄不见,顿悟公子寿可能代己赴死,急忙追赶。待他赶到时,刺客刚杀死公子寿,公子伋扑在公子寿身上痛哭,声称该死的是自己。刺客为保险起见,将公子伋也一并杀害。
由此,公子朔成为太子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