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润沃土
匠心育未来
桥头镇教师节主题系列报道
编者按
金秋九月,桃李芬芳。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桥头镇特别推出教师节系列报道,旨在透过文字与镜头,走近各所学校的校园日常。
这里有课堂上循循善诱的身影,有课后默默耕耘的坚守,更有无数暖心瞬间串联起师生间的温情。我们将一同见证优秀教师们的育人初心,感受他们用爱心与智慧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执着,让这份属于教育者的荣光与感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温暖传递。
桥头镇中心小学
邵焕娣,德育正高级教师,在东莞市桥头镇中心小学任教。
从教27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第五批名班主任、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薪火优秀乡村教师、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东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东莞市特色人才、东莞市劳动模范、东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东莞市学校家庭教育慧导师团成员、东莞好人特聘讲师等。担任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人大代表。
她主持立项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个,广东省德育专项课题2个,东莞市教育科研课题3个。“五育发展,学有所长,为孩子的成长赋能。”是她的教育理想。她希望用一生的坚守,让“荷真”德育的光,照亮孩子成长路。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一小学
韩璐,小学语文二级教师,桥头镇第一小学优秀教师、语文科组长。
从教以来,她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她认为,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人格的塑造,因此在课堂上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语言之美,体会情感之真。
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方面,韩璐老师勤于钻研,不断精进。她曾荣获东莞市小学语文“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潜力组一等奖,其课堂以教学设计新颖、语言训练扎实、师生互动高效而受到好评。在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视导活动中,她展示的课例获得专家和同行教师的肯定。此外,她多次参加东莞市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学比赛,均荣获二等奖;在桥头镇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班主任等比赛中也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语言表达与经典诵读方面,韩老师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个人热爱朗诵艺术,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指导学生方面,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所指导的学生参加“莞邑领读人”荣获东莞市二等奖。她希望通过对朗诵的热爱,感染更多学生爱上语言艺术。
此外,韩老师还被评为"东莞国防教育优秀讲师"和"桥头镇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在完成语文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德育、国防教育等相关工作,曾在劳动教学方面进行过探索并有所收获。
从教室课堂到比赛赛场,从本校教学到外地交流,韩璐老师始终保持着对语文教育的热忱,用耐心和智慧陪伴学生成长,用务实和谦逊的态度在教研路上不断前行。她愿继续做一名耕耘者,在语文教育的园地里默默奉献,与学生们共同收获成长的美好。
桥头镇第二小学
莫菁华老师,桥头镇第二小学中共党员、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在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育荷人”:她以九载光阴为笔,在教育的荷塘里种下希望;以赤诚之心为墨,在育人的画卷上描摹芳华。她就是中共党员、小学语文一级教师莫菁华老师。从教以来,她始终践行“教书育人守初心,勤学奋进乐成长”的信念,在教学、育人、研学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将平凡的教育日常,书写成了一串串闪光的篇章。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莫菁华始终坚守的教学原则。作为东莞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她深耕语文与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从学情分析到教学设计,从课堂实践到课后反思,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精益求精。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她精心设计读书分享会、习作评改课,引导学生在积累与表达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情境活动,让德育教育落地生根。这份匠心,让她的课堂绽放光彩,成就了许多精彩课例。
“坚守‘立德树人’之道,用师爱的力量培根育魂”,这是莫菁华的育人理念,更是她的行动指南。作为班主任与少先队辅导员,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重视学生的品格养成与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莫菁华打造的“春草班”,以“坚韧向阳”的小草精神为班级底色,让“不放弃、敢拼搏”的信念扎根心底;她带领学生开展 “红领巾爱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等少先队活动,让责任与奉献的种子悄然发芽。
时光不负有心人,“春草班”连续多次获评学校“文明班”,超20名队员获少先队星章,所带五(4)中队获评2023 年东莞市三星中队,队员牛嘉惠更是摘得省级四星章。家长们在反馈中写道:“莫老师不仅教孩子知识,更教他们做人,孩子身上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礼物!”而她自己,也凭借卓越的育人能力斩获2022 年东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三个一等奖、2023年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025年更是被评为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养对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她的追求。从教后,她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始终以空杯心态汲取教育养分。她积极参与各类培训进修,先后完成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示范班、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广东省师德师风专项培训、东莞市思政课教师培训班等多项市级以上培训,考取心理健康教育中级(B 证)、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证书,不断拓宽教育视野。
她还把学习所得融入教学实践,总结出“读书研习、备课研讨、上课评课、反思总结、撰写论文、资料整理”的“六步成长法”。担任学校科组长时,她每周带领科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每月组织教学反思交流会。这份勤学不辍的坚持,让她收获满满。
“一朵荷的清香有限,一片荷的芬芳能沁满荷塘。”作为桥头镇青年讲师团讲师、学校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科组长,莫菁华始终秉持 “共享共进”的理念,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她不仅引领同校班主任涂思婷老师荣获2023年市班主任能力大赛市级荣誉,还受邀在各级平台分享经验。莫老师不仅多次在市、镇级少先队、道德与法治教研会议上进行专题分享,还远赴揭西县河婆街道小学开展《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班级》专题讲座,将“春草班”的育人经验传递到更远方;2025年更是走上省级平台,在肇庆、阳江等地开展专题讲座和示范课例,获得广泛好评。
“教学有温度,科研有深度,教育才有厚度。” 莫菁华深知,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她不仅是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项目(东莞)核心成员、广东省邵焕娣名班主任工作室助理,还积极主动投身课题研究,2023年主持立项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将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创新结合;同时参与2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用科研破解教学难题。
九载耕耘,硕果盈枝。从“市级教学能手”到“省级竞赛冠军”,从“优秀班主任”到“育荷模范教师”,莫菁华累计斩获各级各类荣誉超 130项。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深夜的打磨、无数次的试讲调整,更是她对教育事业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如今,这位年轻的“育荷人”仍在教育的荷塘里默默耕耘,以初心为舟,以奋进为桨,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向着更远方前行。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三小学
尹建花,小学数学一级教师,东莞市桥头镇第三小学数学科组长。
尹建花老师自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以来,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她致力于在教育的最前沿引领孩子们探索科技的奥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她始终秉持“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思维自由生长”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沃土上深耕不辍,既在个人教学领域奋力前行,也在科组引领中携手共进。
自2017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尹老师在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累计荣获市级以上奖项14项,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共3项,并荣获东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
此外,尹老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尤其在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东莞选拔赛中表现突出,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出色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四小学
郑文秀,小学一级教师,桥头镇第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长、桥头镇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
她一直深耕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以饱满热情和高度责任感,圆满完成每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相关任务。
在劳动教学中,郑老师创新采用“小组合作实践”模式,带领学生开展桥头凉帽制作、变废为宝制作火箭、创意竹编等劳动实践,既点燃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又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她不仅是劳动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引路人。
作为劳动教育的骨干教师,郑老师积极参与校、镇、市、省各级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无论是实践课展示、教研方案设计,还是活动组织协调,都以高度敬业精神落实每一个细节。她还主动参与教科研提升,2024年参与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示范培训项目,并以优秀学员身份分享劳动教育实践经验,为全省各地劳动教育教师提供借鉴,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2025年她积极参与东莞市劳动卓越教师培训,其专业能力与育人情怀得到同行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
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长,郑老师是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她参与第五届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代表桥头镇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素养,成功冲进全市前7名,荣获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生活中的郑老师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她常说:“劳动是生活的底色,也是成长的基石。”她以身作则,用日常劳动习惯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整理书桌、参与家务、校园实践中感受劳动价值,学会以劳动面对困难、用实践解决问题。
从课堂上的劳动技能教学,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指导,郑文秀老师用行动诠释劳动教育的真谛,以热爱与坚守为学生的劳动素养成长铺路,尽显新时代优秀劳动教育教师的风采。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五小学
古蕙榕,小学美术二级教师,现任桥头镇第五小学美术教师。
五年来,她始终以热忱之心深耕美术教育领域,不仅圆满完成教学核心任务与学校人事工作,更以“多面手”的担当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设计既可爱又有朝气的校园吉祥物、学校校徽,并设计开发学校特色文创系列,从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的帆布包、明信片,到小巧精致的钥匙扣、笔记本,每一件作品都融入学校文化元素,成为传递五小精神的“流动名片”。
教学领域,她始终追求“创意与技法并重”:精心打磨教学资源,开发的微课、撰写的论文均斩获市级奖项;坚持“以赛促学”,多次带领学生征战省级、市级绘画比赛并屡获佳绩,助力孩子们用画笔挥洒创意、绽放艺术才华。2022年,她获评全国儿童少年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这份国家级荣誉既是对她教育初心的肯定,更是她深耕不辍的动力。
教师寄语:愿每个孩子都能发现美、创造美,让艺术成为陪伴一生的温暖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中心幼儿园
莫凤婵老师作为园内社会领域组组长,其教研教育水平广受园所与家长认可。
在不同群体眼中,她有着独特的“角色标签”——于孩子而言,她是拥有“魔法”的故事讲述者,能将枯燥安全常识转化为生动故事,为童年播下自我保护的种子;于同事而言,她是可靠的“安全核心”,面对校园安全事务勇担责任、善解问题,以专业视角提供坚实支持。
作为市级“品质课堂”专项课题《“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安全教育全程渗透模式探究》的主持人,莫老师深耕安全教育领域,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
她设计的信息素养课件与微课,凭借创新设计和实用内容多次获奖,尽显专业素养。不仅如此,莫老师还积极拓展安全教育研究边界,将关注视角延伸至幼小衔接这一关键过渡阶段,参与《幼小衔接家长指导手册》(隶属于 “从入学准备走向入学适应 —— 生态学视域下科学幼小衔接丛书”)的编写工作,负责 “安全防护:如何增强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 章节的创作。
从业多年,莫老师始终秉持“关爱孩子、潜心育人”的初心,以热情与积极态度在平凡岗位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孩子视她为亲切玩伴与倾听者,家长赞她为有求必应、认真负责的教育者,她的专业与细致赢得众人信赖。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基础,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基本保障”,这是莫老师的核心教育原则。她深入研究幼儿园环境特色与幼儿活动规律,参与优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地;摒弃生硬说教,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散步时教孩子识别危险标识,洗手时传授权卫生安全知识,让安全意识潜移默化扎根孩子心中;还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特点,设计分层教学课程,力求最佳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中的细节,更藏着莫老师的关爱与责任:轻声提醒孩子整理衣物,耐心引导户外游戏安全,仔细检查玩具边角隐患,悉心教导安全演练逃生方法。她常说的“孩子的安全是一切成长的前提”,既是承诺更是行动指南。她以专业搭建安全框架,用爱心柔化知识传递,凭责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让孩子安全、家长同事安心。
如今,莫老师的付出收获师生与家长的广泛赞誉。她坚守幼儿教育一线,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证明:优秀的幼儿教师,既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也是校园安全的保护伞,深刻诠释了“一名教师就是一面旗帜”的内涵。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实验幼儿园
廖辉苑,中共党员,中级教师,现任东莞市桥头镇实验幼儿园园长。东莞市兼职督学,东莞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先后主持并参与市、镇级课题研究10余项,撰写14篇论文、课例,分别在省、市、镇获奖或发表,培养青年教师20人次获各级各类竞赛奖,承担市、镇级以上教研活动10余次。扎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24年,具有较深厚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理念。
自1998年踏入教育行业以来,廖辉苑园长始终秉持以“儿童为本立场,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她常说:“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而她,正是用自己整个教育生命,温柔而坚定地摇动着一棵棵成长的树,推动一朵朵飘向未来的云。
作为教研先锋,她主持并参与市、镇级课题10余项,仅近两年时间她本人就带着2位骨干教师成功立项3项市级“十四五”规划课题。从“自然教育”到“劳动教育”,从“生活化课程”到“本土食育”,她带领教师团队将科研扎根于日常教学,让教育真正回归儿童、回归生活。
她坚持深入一线,随堂听课、评课、指导青年教师,推动“师徒结对”,打造学习型团队。她说:“教师要成长,就要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提升。”如今,已有20人次青年教师在各级竞赛中脱颖而出,多项论文与课例获省、市奖项。
“心中有孩子,眼中有孩子”是她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她自身的写照。每天,她穿梭于各班之间,关注孩子的情绪与需求,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与疑问。在她看来,每一次沟通都是家园共育的桥梁,每一次回应都是信任的积累。“我们要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用心灵去触摸孩子的感受,用爱去呵护孩子的成长。”这是她的教育感言,更是她每一天的实践。
从零开始打造新园文化,建立保育、教学、安全、后勤体系,她带领团队默默耕耘,将一所“小而精”的幼儿园打造成孩子快乐成长、家长放心托付的乐园。
她曾说:“十年扎根一线,十年管理实践,十年再创业绩。”而这二十四年,她始终步履不停,以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教育的坚守”。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图文:桥头教育
编辑:香雅怡
编审:邓佩珊
出品:桥头镇融媒体中心
新闻回顾
01
02
0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