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大叔每月献血8次,工友劝他去检查,结果血液科专家集体会诊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南溪市血站二楼献血大厅里,空调嗡嗡作响。

钟志勇熟练地撸起左臂袖子,露出布满针眼的手臂。

护士小张拿着针头,犹豫了一下。

她已经记不清这是钟志勇这个月第几次来了,但那张越来越苍白的脸让她有些担心。

排队的年轻人指指点点:"这大叔怎么老在这儿?"

"可能是职业献血的吧。"

钟志勇充耳不闻,看着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嘴角竟然微微上扬。



01

碧泉区的建筑工地永远是尘土飞扬的。钟志勇戴着安全帽,在脚手架上忙碌着,汗水混着灰尘在脸上留下道道印痕。他干活向来踏实,从不偷懒,工友们都说他是个老实人。

"老钟,下班了!"工友梁启明在楼下喊道。

钟志勇收拾好工具,从脚手架上爬下来。梁启明递给他一瓶水:"今天又要去献血?"

"嗯,习惯了。"钟志勇拧开瓶盖,大口大口地喝着。

梁启明比钟志勇小五岁,来工地两年了,和钟志勇关系最好。他知道钟志勇有个献血的习惯,起初还挺佩服这份爱心。可这三年来,他眼看着钟志勇献血的频率越来越高,心里总觉得不太对劲。

"你说这献血,一个月去一两次也就够了吧?"梁启明试探着问。

钟志勇擦了擦脸上的汗:"能帮到人就行。"

工地上的日子单调而重复。每天早上六点,钟志勇准时到达工地,比其他人都早。包工头老潘说他是见过最靠谱的工人,活干得漂亮,人也实在。钟志勇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献血。

三年前的那个春天,钟志勇路过血站,看到门口贴着的宣传标语:"献血救人,功德无量。"他当时刚刚失业,心情低落,莫名其妙地走了进去。第一次献血时,护士夸他血质好,这让钟志勇心里暖暖的,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那以后,他开始定期献血。最开始是每个月一次,血站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夸他有爱心。钟志勇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脸上都会露出朴实的笑容。

梁启明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注意到钟志勇去献血前总是格外兴奋。那种兴奋不像是做好事的快乐,更像是...他也说不清楚,就是感觉怪怪的。

"老钟啊,你家里人知道你这么频繁献血吗?"梁启明有一次忍不住问。

"我一个人,没什么家里人。"钟志勇淡淡地说。

这让梁启明心里更加不是滋味。钟志勇确实是一个人,租住在工地附近的城中村里,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除了一张床和几件简单的家具,没有别的东西。他很少和工友们聚餐,下班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屋里,或者去血站。

工地上其他工友也开始议论钟志勇的献血习惯。有人说他这是积德行善,有人说他可能是为了那点营养费。但梁启明知道,血站给的那点营养费根本不值什么,钟志勇绝不是为了钱。

"我觉得老钟有点不对劲。"工友小胡私下对梁启明说,"正常人哪有一个月献血好几次的?"

梁启明点点头,他也这么觉得。可钟志勇人缘不错,大家都不好意思直接说什么。只是工友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聊起这个话题。

02

钟志勇对献血的执着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会提前查好血站的开放时间,计算好自己的献血间隔,确保每次都能顺利献血。他甚至买了一个小本子,详细记录每次献血的时间和地点。

血站的护士小张已经和钟志勇很熟了。每次看到他来,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钟师傅,又来啦!"但最近几个月,她开始有些担心。钟志勇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有时候献血时手都在轻微颤抖。

"钟师傅,您最近身体怎么样?要不要减少一点献血频率?"小张小心翼翼地建议。

"我身体好着呢!"钟志勇拍拍胸脯,"医生不是说我各项指标都正常吗?"

确实,每次献血前的基本检查,钟志勇的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小张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一个人怎么可能一个月献血八次还保持正常指标?

血站的医生王大夫也注意到了钟志勇的异常。他翻看钟志勇的献血记录,发现这个人的献血频率在逐年增加。最开始是每月一次,然后是两次,四次,现在已经达到了八次。

"小张,这个钟师傅的情况你多留意一下。"王大夫私下嘱咐护士。

"王医生,他的指标一直都正常啊。"小张有些困惑。

"指标正常不代表身体就没问题。你看他现在的脸色,明显有贫血的症状。"王大夫皱着眉头说。

每次献血时,钟志勇都显得异常专注。他会盯着血袋,看着鲜红的血液一滴一滴地流出来,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这种专注让血站的工作人员都印象深刻,但也让人感到有些不安。

梁启明开始留意钟志勇在工地上的表现。他发现钟志勇最近干活时容易累,以前能轻松搬起的钢筋,现在需要休息好几次才能完成。而且钟志勇的食量也在减少,以前一顿能吃两个馒头,现在一个都吃不完。

"老钟,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梁启明关切地问。

"没有啊,可能是天气热的缘故。"钟志勇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但梁启明知道,这个季节并不算热。他开始担心钟志勇的身体状况,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劝。钟志勇看起来对献血有种近乎痴迷的执着,任何人的劝告都听不进去。

有一次,梁启明偷偷跟着钟志勇去了血站。他躲在角落里观察,发现钟志勇在献血时的表情非常奇怪,那种满足感让梁启明感到毛骨悚然。献血结束后,钟志勇脸色苍白地走出血站,但脸上却挂着笑容。

"这不正常。"梁启明在心里暗暗想着。

血站的工作人员也开始私下讨论钟志勇的情况。有人建议限制他的献血频率,但王大夫说,只要指标正常,他们就没有理由拒绝。可是所有人都觉得,一个月献血八次绝对不是正常现象。

钟志勇似乎没有意识到周围人的担忧。他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着,工作、献血、休息,日复一日。在他的小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次献血的详细信息,那些日期和数字对他来说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



03

工地上的议论声越来越多了。工友们从最初的佩服逐渐转向了担忧,甚至有人开始怀疑钟志勇的精神状态。

"我说老钟啊,你这样下去真的要出问题的。"工友老刘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一个月献血八次,这是人能承受的吗?"

钟志勇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看围过来的几个工友:"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啊,每次检查指标都正常。"

"指标正常不代表身体好!"梁启明急了,"你看你现在的脸色,白得像纸一样。"

钟志勇摸了摸自己的脸:"可能是最近没晒太阳的缘故。"

工友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钟志勇的固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任何劝告对他来说都像是耳边风。

包工头老潘也注意到了钟志勇的变化。这个一向能干的工人最近明显力不从心,以前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小钟啊,你要不要请几天假休息一下?"老潘关心地问。

"不用,我身体好着呢。"钟志勇还是那句话。

梁启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决定采取行动。这天下班后,他拦住了准备去血站的钟志勇。

"老钟,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梁启明的语气很认真。

"检查什么?我又没病。"钟志勇有些不耐烦。

"就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病,才更要检查。"梁启明拉住钟志勇的胳膊,"你相信我,我不会害你的。"

钟志勇犹豫了一下,看着梁启明真诚的眼神,心里有些动摇。他知道梁启明是为他好,但他真的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献血让他感到充实和满足,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你们都说我有问题,可我真的感觉挺好的。"钟志勇的声音有些委屈。

梁启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钟,我们是兄弟,我怎么可能害你?就当是为了让大家放心,去检查一下行不行?"

其他工友也围了过来,纷纷劝说钟志勇去医院检查。在众人的劝说下,钟志勇终于松了口。

"那...那就去看看吧。"钟志勇勉强同意了。

梁启明松了一口气,他决定明天就陪钟志勇去医院。但是钟志勇提出了一个条件:检查完如果没问题,以后就不要再劝他了。

那天晚上,钟志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有问题。献血是好事啊,能帮助别人,为什么要阻止他?他拿出那个小本子,翻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每一个日期都让他感到温暖。

梁启明也没睡好。他总觉得钟志勇的情况不简单,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明天的检查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他心里忐忑不安。

第二天一早,梁启明就来到钟志勇的住处。钟志勇已经起床了,正在简单地收拾着。

"走吧,早点去早点回来。"钟志勇的语气平静,但梁启明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紧张。

两人一起走向医院。路上,钟志勇突然问:"启明,如果检查结果真的有问题,我该怎么办?"

梁启明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钟志勇的肩膀:"不会有问题的,就算有问题也能治好。"

但他们都没想到,即将到来的检查结果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04

南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血液科位于门诊楼三层,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梁启明陪着钟志勇走进血液科的候诊区,这里坐着不少等待就诊的患者,大部分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挂号了吗?"导医台的护士问道。

"血液科,孙主任。"梁启明递过挂号单。

护士看了一眼:"孙主任正在看诊,请先坐下等待。"

钟志勇坐在塑料椅子上,显得有些不自在。他从来没有主动来过医院,除了献血时的例行检查,他几乎不接触任何医疗机构。医院的环境让他感到压抑,那些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让他莫名紧张。

"不要紧张,就是简单检查一下。"梁启明安慰道。

孙主任是血液科的副主任医师,从医十五年,见过各种各样的血液疾病患者。当钟志勇被叫进诊室时,孙主任正在整理病历。

"请坐。"孙主任抬起头,"哪里不舒服?"

钟志勇摇摇头:"我没有不舒服,是朋友非要我来检查的。"

孙主任看了看钟志勇苍白的脸色,又看了看陪同的梁启明:"具体什么情况?"

梁启明详细说明了钟志勇频繁献血的情况。孙主任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一个月献血八次?"孙主任有些吃惊,"你能把献血记录带来吗?"

钟志勇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本子,还有一沓献血证。孙主任接过来仔细查看,脸色逐渐变得严肃。

"这个频率确实不正常。"孙主任放下本子,"我们先做一个全面的血液检查。"

钟志勇被带到抽血室。护士小心翼翼地为他抽了好几管血,准备做全套的血液分析。钟志勇对抽血过程异常配合,甚至还主动撸起袖子,露出那条布满针眼的手臂。

护士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针眼,忍不住惊呼:"这都是献血留下的?"

"嗯,三年了。"钟志勇平静地说。

护士和旁边的医生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种眼神让梁启明心里一沉。

检查做完后,钟志勇和梁启明回到候诊区等待结果。化验科那边说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出报告,两人只能耐心等待。

"老钟,你觉得怎么样?"梁启明问。

"还行,就是有点累。"钟志勇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梁启明仔细观察着钟志勇的状态。这个平时话不多的朋友今天显得更加沉默,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而且梁启明注意到,钟志勇的手在微微颤抖,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两个小时后,护士叫他们去取报告。钟志勇拿到厚厚一沓化验单,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让他看不懂。

"回去找孙主任吧。"梁启明说。

他们再次走进孙主任的诊室。孙主任接过化验报告,开始仔细查看。起初他的表情还算平静,但随着翻看的深入,他的脸色开始变化。

孙主任看完第一页,又翻到第二页,然后是第三页。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竟然站了起来,走到窗边重新看了一遍报告。

"孙医生,情况怎么样?"梁启明忍不住问道。

孙主任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小李,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带上王医生。"

挂断电话后,孙主任看着钟志勇,眼神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钟师傅,你先在外面等一下,我需要和同事讨论一下你的情况。"



钟志勇和梁启明被请出了诊室。梁启明感到越来越不安,孙主任的反应明显不正常。很快,他们看到两个医生快步走进了孙主任的办公室。

透过诊室的玻璃门,他们能看到里面三个医生正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孙主任不时地指着化验报告上的某个数据,其他两个医生的表情也都很严肃。

"启明,我是不是真的有病?"钟志勇的声音有些颤抖。

梁启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从来没有见过医生有这样的反应,这让他感到非常不安。

孙主任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向血液科主任办公室。这份化验报告,他从医十五年来从未见过。

血液科主任赵永康快步走进办公室,看到孙主任正和另外两名医生围在电脑前激烈讨论着什么。

"情况怎么样?"赵主任问道。

"您看看这些数据。"孙主任指着屏幕上的检验报告,"钟志勇的血液指标出现了我们从未见过的变化。"

赵主任走到电脑前,仔细查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他的表情从疑惑逐渐变成了震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