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为虚构小说,请勿与现实关联。
张建国站在湖边,看着手中剧烈晃动的鱼竿,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地往下掉。这条"鱼"的力气大得出奇,几乎要把他拽进水里。
"老张,需要帮忙吗?"老王急忙跑过来,两人合力才把东西拉上岸。
然而,当张建国看清钩子上挂着的不是鱼,而是一个被塑料袋严严实实包裹的包裹时,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的那一刻...
01
张建国这辈子从没想过,45岁的自己还会因为家庭矛盾而选择逃避。
"建国,你说句话啊!浩然的事你就不管了是吧?"李雅琴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带着明显的怒气。
张建国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遥控器,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但显然心思完全不在节目上。儿子张浩然的高考成绩刚刚出来,478分,刚够本科线,但离重点大学还差得远。
"你倒是说话啊!"李雅琴见丈夫不回应,声音更加尖锐了,"当初你说什么来着?说什么儿子随你,肯定聪明。现在呢?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
张浩然缩在自己房间里,透过门缝能听到客厅里父母的争吵声。他握着手机,看着同学们在群里晒的录取通知书,心里五味杂陈。班长刘明考了628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桌小李考了590分,进了985大学;就连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王小胖都考了521分。
"妈,你们别吵了。"张浩然推开房门,眼眶有些红润,"是我没用,让你们失望了。"
李雅琴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心里又心疼又着急:"浩然,妈不是怪你,妈是怪你爸。你看人家刘明的爸爸,天天陪孩子做功课,周末还给孩子找补习班。再看看你爸,一年到头就知道工作。"
张建国终于放下遥控器,深深地叹了口气:"雅琴,孩子已经尽力了,咱们别再说了。"
"尽力?"李雅琴冷笑一声,"你看看隔壁老刘家的孩子,人家考了612分,直接被重点大学录取了。人家爸爸每天晚上都陪孩子学习到十一点,周末还亲自开车送孩子去补习班。再看看咱们家这个,真是气死我了!"
张建国想起了儿子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浩然总是拿着作业本跑到他面前:"爸爸,这道题我不会。"可那时候的他总是说:"去问你妈,爸爸在忙。"一次两次,孩子就不再来找他了。
"每个孩子不一样,你这样比较有什么意思?"张建国站起身来,语气有些不耐烦,但心里确实感到深深的愧疚。
"怎么没意思?都是一个小区长大的,凭什么人家的孩子就能考得好?还不是因为你这个当爸的不负责任!"李雅琴越说越激动,"你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什么时候管过孩子的学习?孩子开家长会你去过几次?孩子的老师长什么样你知道吗?"
这些话句句戳在张建国的心上。确实,这些年为了在建筑公司站稳脚跟,为了多接几个项目,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家长会都是李雅琴去参加,就连儿子的生日,她也经常因为工地上的事而缺席。
张浩然看着父母因为自己的事情争吵,心里的自责和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够了!你们别吵了!都是因为我,如果我争气一点,你们就不会这样了。"
"浩然,你别这么说。"张建国走过去想要安慰儿子,但张浩然却退后了一步。
"爸,妈说得对,我从小到大,你确实很少陪我。"张浩然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针一样刺痛着张建国的心,"别的同学都有爸爸陪着做作业,陪着踢球,陪着去游乐园。而我,总是一个人。"
李雅琴见儿子这样说,更加愤怒了:"你听见了吧?连孩子都这么说。张建国,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你说什么?"张建国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我怎么逃避了?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知道吗?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
"付出?你付出什么了?钱吗?"李雅琴冷笑着说,"孩子需要的是陪伴,是教育,不是你那些臭钱!你看看咱们家浩然,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这都是从小缺少父爱造成的!"
"我..."张建国想要反驳,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妻子说的很多都是事实。
这话彻底激怒了张建国。他一把抓起外套,头也不回地朝门外走去:"我出去透透气,你们母子俩好好商量商量吧。"
"你站住!张建国,你又要跑到哪里去?"李雅琴在身后喊道,"你看,又是这样!一遇到问题就跑,就逃避!这就是你的解决方式吗?"
但张建国已经摔门而出,楼道里回荡着他沉重的脚步声。
夜晚的城市依然车水马龙,张建国开着车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建筑公司做技术员。工作虽然辛苦,但下班后总有时间和朋友们聚会。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和几个哥们一起去郊外钓鱼,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烦恼,没有房贷车贷,没有家庭责任的重压。
他记得第一次去青山湖钓鱼是和大学同宿舍的几个兄弟一起去的。那时候他们都还是单身,几个大男孩坐在湖边,一边钓鱼一边吹牛,畅谈理想和未来。那时候的张建国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会给家人最好的陪伴和关爱。
可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越来越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只会埋头工作的人。
不知不觉中,车子开到了市郊。张建国看到路边有个指示牌:青山湖风景区。这个地方他太熟悉了,二十多年前,他经常和朋友们来这里钓鱼。
"反正回去也是吵架,不如..."张建国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第二天是周六,张建国一大早就出门了,连早饭都没吃。他开车直奔青山湖,路上还特意拐到渔具店买了一套钓鱼用具。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见张建国的穿着打扮,热情地推荐了一套中等价位的装备。
"老板,这个湖里一般能钓到什么鱼?"张建国一边付款一边问道。
"青山湖里鱼挺多的,草鱼、鲤鱼、鲫鱼都有。不过最近鱼情不太好,可能是天气热的原因。"老板一边打包一边说,"不过钓鱼嘛,主要是图个心境,有没有鱼倒是其次。"
张建国点了点头,他现在确实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思考问题。
02
青山湖比张建国记忆中要清静许多,可能是因为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钓鱼这种"老年人运动"了。
湖边只有零零星星几个钓友,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其中有一个戴着草帽的老人,看起来有七十多岁了,正专心致志地看着自己的鱼漂。还有两个看起来像是父子的中年人,在不远处聊着家常。
张建国找了个相对安静的位置,开始组装鱼竿。二十多年没碰这些东西,手法有些生疏,花了好一会儿才把鱼线穿好。
"小伙子,第一次来这里钓鱼?"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主动和他打招呼。这人穿着一身朴素的工作服,皮肤有些黝黑,看起来像是常年在户外工作的。他的装备很简单,但看起来很专业。
"不是,以前经常来,只是有很多年没来了。"张建国一边调试鱼竿一边回答,"您是..."
"我叫王国富,大家都叫我老王。我是这里的管理员,负责看护这片湖区。"老王热情地自我介绍,"看你的装备,应该是个行家。"
张建国苦笑了一下:"行家算不上,就是年轻时和朋友们喜欢钓鱼,现在工作忙,家里事多,很少有时间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压力大。"老王理解地点了点头,"我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见过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工作压力大了就来湖边坐坐,图个清静。"
老王说着,指了指不远处那个戴草帽的老人:"看见那个老李了吗?他每个周末都来,已经来了五六年了。他跟我说,自从老伴去世后,就他一个人在家,闷得慌。来这里钓鱼,至少能和大家聊聊天,心里舒服一些。"
张建国顺着老王的手看过去,那个老人确实看起来有些孤单。他想起了自己忙碌的生活,总是没有时间去关心身边的人。
老王似乎看出了张建国的心思:"小伙子,看你眉头紧锁的,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张建国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家里的情况简单说了说。老王听完,点了点头:"现在的年轻家长压力都大,孩子考不好就觉得天塌了。其实我觉得,读书固然重要,但做人更重要。"
"话是这么说,但现实很残酷啊。"张建国叹了口气,"不上好大学,将来找什么好工作?没有好工作,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
"小张,你多大了?"老王问道。
"45。"
"那你比我小几岁。我跟你说,我儿子当年也没考上大学,现在自己开了个小餐馆,日子过得挺不错的。关键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这比什么都重要。"老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儿子高中毕业后,我让他去学厨师。刚开始他不愿意,觉得没面子。可是学了两年出来,在几个大饭店干了几年,积累了经验,现在自己开店,一个月收入比我这个大学毕业的还高呢。"
张建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开始下竿。
湖水很清澈,能看到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张建国感觉自己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这种感觉他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老王,您说我是不是真的很失败?"张建国突然问道。
"怎么这么说?"
"我妻子说我不负责任,儿子也觉得我不关心他。可能我真的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小张,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工作?"
"为了赚钱啊,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那你爱你的家人吗?"
"当然爱,这还用问吗?"
"既然爱,那你就不是不负责任。只是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罢了。你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吗?"老王的话让张建国有所触动,"不过,我觉得你确实应该多陪陪家人。钱重要,但亲情更重要。"
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张建国一条鱼都没钓到,但心情却莫名其妙地平静了许多。他看着湖面上的涟漪,想起了很多往事。
十二点左右,他收到了李雅琴的电话。
"建国,你在哪儿?"李雅琴的语气比昨晚温和了一些。
"我在外面。"张建国有些心虚,不敢说自己在钓鱼。
"你什么时候回来?浩然想和你谈谈。"
张建国看了看手表,已经中午了:"晚上吧,我还有点事要处理。"
"什么事这么重要?"李雅琴的语气又开始变得不耐烦,"你儿子现在正是需要鼓励的时候,你倒好,自己跑出去避清闲。"
"我没有避清闲!我只是需要静一静,想想怎么处理这件事。"张建国的声音有些提高,引来了旁边几个钓友的注意。
"张建国,你越来越不像话了。我告诉你,今天晚上你必须回来,我们一家三口好好谈谈浩然上大学的事。"
"知道了。"张建国有些烦躁地挂了电话。
老王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小张,别生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慢慢沟通就好了。"
"老王,您说我现在回去合适吗?"张建国接过水,有些迷茫地问道。
"你心里还没想清楚就先别回去。女人生气的时候说话比较冲,等她气消了,你们再好好谈。"
张建国点了点头,决定下午继续钓鱼。
下午的太阳有些毒,但湖边有凉风,倒也不觉得热。张建国的鱼竿依然没有动静,但他并不着急,反而享受这种宁静。
老王时不时地过来和他聊天,从家庭教育聊到人生感悟,从工作压力聊到生活态度。张建国发现,这个看起来普通的湖管员,其实很有人生智慧。
"小张,你知道钓鱼最重要的是什么吗?"老王问道。
"耐心?"
"对,但不全对。"老王笑了笑,"钓鱼最重要的是心境。心浮气躁的时候,什么鱼都钓不到。心平气和的时候,就算没钓到鱼,也能收获内心的平静。"
张建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03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湖面被染成了金黄色。其他几个钓友陆续收竿离开,湖边只剩下张建国和老王两个人。
"小张,准备收竿了吗?天快黑了。"老王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张建国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六点了。他有些不舍地准备收竿,毕竟这一天让他难得地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这种感觉他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
"老王,谢谢您今天陪我聊天。我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张建国真诚地说道。
"不用谢,我也挺高兴的。平时一个人在这里挺无聊的,有人聊天我也开心。"老王笑着说,"以后有空常来,这里随时欢迎你。"
就在这时,张建国的手机又响了。是李雅琴打来的。
"建国,你到底在干什么?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回来?"李雅琴的声音明显带着怒气,"浩然一下午都在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孩子现在心情不好,你这个当爸的应该在家里陪着他。"
"我马上就回去。"张建国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收拾钓具,心情又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你最好是!我告诉你,今天晚上我们必须把浩然的事情定下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想办法让他上个好一点的学校。我已经打听过了,还有一些二本院校在补录,虽然专业不太好,但总比专科强。"
"好,我知道了。"张建国的语气有些敷衍。
"张建国,你这是什么态度?孩子的前途你就不关心吗?"李雅琴听出了丈夫的不耐烦,声音又提高了八度,"我跟你说,今天你必须表个态。是让孩子复读一年,还是随便找个学校上。你不能什么决定都不做,就知道逃避!"
张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雅琴,这件事我们晚上回家再商量,好吗?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什么说不清楚?就是你不想承担责任!"李雅琴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就是觉得这件事很麻烦,不想管。"
"我没有不想管!"张建国终于忍不住了,"我只是觉得这件事需要冷静地考虑,不能冲动决定。"
"冷静?你已经冷静一整天了!孩子在家里哭了一下午,你知道吗?他觉得自己让我们失望了,觉得对不起我们。你这个当爸的心里就没有一点愧疚吗?"
听到儿子哭了,张建国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了。他想象着儿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偷偷抹眼泪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我马上回去。"张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
挂了电话,张建国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刚刚获得的内心平静瞬间被现实打破了。
老王看出了他的为难:"小张,其实你也不用太着急。孩子的路还很长,一次考试定不了一辈子。我见过很多孩子,高考成绩不好,但后来发展得很好的大有人在。"
"话是这么说,但我老婆那边..."张建国摇了摇头,"她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想着孩子能上个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
"女人嘛,心急一点也正常。她也是为了孩子好。你慢慢劝劝就好了。"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我觉得,你们应该先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非要按照大人的安排走。"
张建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突然意识到,从头到尾,他们都在为儿子做决定,却从来没有认真听听儿子自己的想法。
"老王,您说得对。我回去后先和儿子好好谈谈,听听他的想法。"
"这就对了。"老王欣慰地笑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应该尊重。"
张建国正准备把鱼竿收起来,突然,竿尖猛烈地摆动起来。
"有鱼上钩了!"老王兴奋地喊道,"快,小张,收竿!"
张建国连忙握紧鱼竿,但他立刻感觉到了异样。这条"鱼"的力气大得不寻常,几乎要把他拽进水里。而且,拉拽的感觉很奇怪,不像是活鱼在挣扎,更像是钩到了什么重物。
"这鱼怎么这么大力气?"张建国咬牙坚持着,胳膊都开始发酸。鱼竿弯成了一个夸张的弧度,看起来随时可能断掉。
老王赶紧过来帮忙:"我来帮你,咱们一起拉。"
两个人合力,费了好大劲才把东西慢慢拉进岸边。但随着距离的拉近,张建国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这个"鱼"完全没有鱼类的游动特征,更像是一个死重的物体在水中晃荡。
"老王,这好像不是鱼。"张建国皱着眉头说,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不是鱼?那是什么?"老王也感到奇怪,"会不会是水草缠住了什么东西?"
"有可能。"张建国继续用力拉拽,"不管是什么,总要弄上来看看。"
当他们终于把东西拉上岸时,两人都愣住了。钩子上挂着的不是什么鱼,而是一个用厚厚的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包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外层的塑料袋已经有些发黄,但密封得很好,里面看起来没有进水。
"这是什么东西?"老王疑惑地看着这个包裹,"怎么会有人把东西丢到湖里?"
张建国的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了。他有种说不出的预感,这个包裹可能不简单。包裹的形状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垃圾,更像是有人故意包装后丢弃的。
"会不会是有人丢失的贵重物品?"张建国试探性地问道。
"也有可能。这湖里什么都有,以前还钓上来过自行车、摩托车轮胎,甚至还有保险箱呢。"老王说着,但语气听起来也不太确定,"不过这个包裹看起来包装得很仔细,不像是随便丢弃的。"
张建国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拿起来,包裹并不大,大概有一本厚书那么大小,重量也不重。通过塑料袋,隐约能看到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但看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小张,你准备怎么办?要不要打开看看?"老王问道,"说不定里面有失主的联系方式,我们也好物归原主。"
张建国犹豫了一下。理智告诉他,这个包裹可能是别人的私人物品,随便打开不太合适。但好奇心却在驱使着他想要一探究竟。而且,如果里面真的有贵重物品或者联系方式,他们也确实应该帮忙找到失主。
"先看看吧,万一里面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也好找到失主归还。"张建国最终还是决定打开包裹。
他慢慢地撕开外层的塑料袋,里面还有一层防水袋。防水袋包装得很专业,看起来像是专门为了防水而设计的。张建国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种强烈的预感,这个包裹里装着的东西,可能会改变什么。
当他打开防水袋时,心跳得更加厉害了。
张建国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打开了最里层的包装。
当他看清包裹里的东西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了原地。
老王在一旁关切地问道:"小张,怎么了?里面是什么?"
但张建国就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嘴唇微微张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包裹里的东西让他感到既震惊又难以置信,这绝对是他这辈子都不曾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见到的...
老王见张建国的反应如此强烈,也紧张起来:"小张,你说话啊,到底是什么东西?你这样子吓到我了。"
张建国依然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死死地盯着手中的东西,眼中满含着震惊与不敢置信。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仿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