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卫清
编辑|谷 宇
投资23亿、太原市“五个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太原植物园近日陷入欠款风波。
9月4日,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正和生态”)发布关于公司重大诉讼进展情况的公告。
![]()
这一诉讼的起因系工程欠款。2017年,太原龙城绿地植物园有限公司将太原植物园绿化工程发包给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又与正和生态签订分包合同,由正和生态负责太原植物园区绿化三区施工,工程于2020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当年12月正式运营。
据正和生态发布公告显示,截至诉讼前,被告方累计支付工程款7051万元,还有1.24亿元工程款及1191万元利息未付。经多次沟通无果后,2025年2月,正和生态将太原龙城绿地植物园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太原植物园一并诉至太原中院,索赔合计1.36亿元。
日前,太原中院一审作出判决,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正和生态支付工程价款4057万元及利息,同时,驳回正和生态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0.38万元,其中19.69万元由被告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担,40.69万元由正和生态负担。
法院给出的判决依据是,该项目目前仍处于政府部门结算阶段,合同中明确约定,最终结算金额需以政府评审部门审定为准,因此未支持正和生态主张的100%欠款支付,而是结合“施工进度计量及竣工验收后绿化工程支付80%”的合同条款进行核算应付金额。
太原中院的判决结果与正和生态主张的1.36亿元相差甚远,因此正和生态计划将上诉至山西省高院。
据了解,太原植物园于2016年正式启动,作为太原市“五个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被财政部列为第三批示范项目,同时获得了世界结构大奖,ENR全球最佳项目,全国钢结构金奖,2021-2022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基地,山西省改善人居环境PPP项目奖等国内外奖项。
2016年10月,上海博大园林、上海绿地建设及绿地城市投资与太原植物园订立合营协议,组建合营公司太原龙城绿地植物园。
该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估计投资额约23.55亿元,占地1829亩,投资23.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工程、水体工程、园路工程、配套建筑及设施、综合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期3年、运营期11年。
2019年1月,正和生态与上海绿地建设签订《太原植物园区绿化三区专业分包合同》,约定由正和生态承接绿化工程。正和生态依约完成施工,并于2020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于同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正和生态成立于1997年,是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企业、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理事及委员单位。公司大股东是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国有企业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同时持有2.05%的股份。
这并非正和生态在当地的第一起诉讼案件。
此前,正和生态还将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告上法庭,诉讼涉及两项工程,累计金额约6.64亿元,合计未支付款项约4亿元。该案经过一审、二审,最终山西省高院支持了正和生态的诉请,要求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支付约4亿元款项及欠付工程款利息。
正和生态的遭遇也并非个例,国内众多环保企业都面临着应收账款高企的难题。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6月底,国内150家A股上市环保企业累计应收账款已高达2036亿元,平均每家13.6亿元。而受应收账款影响,2025年1月中旬,多家环保上市公司曾发布公告,提醒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