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为什么不走?"苏晚咬着唇,目光闪烁。
"我走了,你怎么办?"林屿握紧她的手,窗外雨声渐大。
电话铃突然响起,苏晚浑身一颤。"是他?"林屿问。她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那个不断闪烁的名字,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01
初夏的午后,阳光懒散地透过玻璃窗洒在花艺工作室的木地板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斑。林屿站在门口,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晚香花艺工作室"和一串地址。这是他的文学创作课老师给的地址,说是要他们去采访本地特色店铺的经营者,写一篇关于匠人精神的文章。
推开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位身穿白色亚麻连衣裙的女人正背对着门口,修剪着一束白色的桔梗花。听到声音,她转过身来。
"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女人的声音如同清晨的露水,带着一丝凉意,却又温柔得让人心安。
林屿愣了一下,没想到店主会是这样一位气质出众的女性。她约莫三十岁的样子,皮肤白皙,眉眼如画,眼角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我是城南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林屿有些局促地说,"老师让我们来采访一些本地特色店铺,写一篇关于匠人精神的文章。"
"哦,是吗?"女人放下手中的剪刀,擦了擦手,向林屿走来,"我是苏晚,这家花艺工作室的主人。不过我可算不上什么匠人,只是喜欢花,所以开了这么一家小店。"
林屿连忙自我介绍:"我叫林屿,城南大学中文系大三的学生。"
"林屿,很好听的名字,像一座青翠的小岛。"苏晚微笑着说,"要不要喝点什么?我刚泡了茶。"
林屿点点头,跟着苏晚走到工作室角落的一张小桌前坐下。苏晚倒了两杯茶,递给林屿一杯。
"谢谢。"林屿接过茶杯,茶水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他放下杯子,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和录音笔,"我可以问你一些关于花艺工作室的问题吗?"
"当然可以,问吧。"苏晚双手捧着茶杯,茶香在两人之间弥漫。
林屿开始提问,从花艺工作室的创办初衷,到经营理念,再到花艺设计的灵感来源。苏晚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语调平静而富有韵律,如同在讲一个故事。
"你知道吗,花不说话,但它们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苏晚说着,目光流连在周围的花朵上,"就像桔梗花,它代表着永恒的爱,但同时也象征着孤独。矛盾吗?可生活不就是充满矛盾的吗?"
"你很懂花的语言。"林屿说,他注意到苏晚说话时微微扬起的嘴角和偶尔闪烁的眼神。
"只是喜欢而已。对了,你呢?学中文的,有喜欢的作家吗?"苏晚问道。
"苏童,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林屿说,"他的文字很简洁,但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复杂。"
"《妻妾成群》?"苏晚眼睛亮了起来,"我也很喜欢他的作品。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对欲望的描绘,既冷静又充满温度。"
两人就这样聊起了文学,从苏童聊到张爱玲,从《红楼梦》聊到村上春树。林屿惊讶于苏晚广博的阅读量和独到的见解,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来采访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关于文学的对谈中。
不知不觉,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林屿看了看手表,惊讶地发现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
"啊,不好意思,占用了你这么多时间。"林屿匆忙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没关系,我很久没有这么痛快地聊过文学了。"苏晚起身,帮林屿整理桌上散落的纸张,"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再来。我这里需要一些帮手整理花材,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当作义工来帮忙。"
"真的吗?那太好了!"林屿脱口而出,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我是说,如果不麻烦你的话。"
"当然不麻烦。"苏晚从柜台上拿了一张名片递给林屿,"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空就来吧。"
林屿接过名片,那上面印着花艺工作室的地址和苏晚的电话号码,还别着一朵小巧的干花。
"谢谢,我一定会来的。"林屿小心翼翼地将名片放进钱包里,生怕弄坏那朵干花。
告别苏晚,林屿走在回学校的路上,心情莫名地雀跃。晚风轻拂,街灯一盏一盏亮起,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苏晚谈论文学时的神采飞扬,那是一种他在同龄女孩身上从未见过的优雅与深度。
02
第二天,林屿就迫不及待地给苏晚发了消息,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去帮忙。苏晚很快回复,说周末下午就可以。
周末下午,林屿准时来到花艺工作室。苏晚正在为一位客人包装一束玫瑰。看到林屿,她笑着打了个招呼,示意他稍等一下。
林屿在一旁安静地等待,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苏晚的一举一动。她的手指修长灵巧,动作优雅而精准,将玫瑰一朵一朵地排列,然后用一张半透明的纸轻轻包裹,最后用一根深绿色的丝带系成一个完美的蝴蝶结。
送走客人后,苏晚转向林屿:"来得真准时。今天主要是要整理一下新到的花材,然后清洁一下花瓶和工具,可以吗?"
"没问题,我听你安排。"林屿放下背包,挽起袖子,准备开始工作。
苏晚带林屿来到工作室后面的储藏室,那里堆放着各种花材和工具。她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去前面招呼客人,留下林屿一个人整理。
林屿认真地按照苏晚的指示分类整理花材,时不时能听到前面传来苏晚与客人交谈的声音,温柔而亲切。
忙了一个多小时,苏晚端来一杯柠檬茶:"休息一下吧,你做得很好。"
"谢谢。"林屿接过茶杯,手指不小心碰到了苏晚的指尖,他立刻感到一阵电流般的触感,连忙缩回手,险些打翻茶杯。
"小心。"苏晚稳住茶杯,笑着说,"第一次做这种工作,累吗?"
"不累,挺有意思的。"林屿喝了一口柠檬茶,酸甜可口,"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喝柠檬茶?"
"猜的。"苏晚眨了眨眼,"年轻人都喜欢这种酸甜的味道,不像我们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偏爱苦涩的茶了。"
"你才不老呢。"林屿脱口而出,随即又觉得自己说得太直白,脸微微红了起来。
苏晚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说:"休息好了继续吧,还有一些花瓶需要清洗。"
接下来的几个周末,林屿都会去花艺工作室帮忙。渐渐地,他熟悉了工作室的各个角落,也越来越了解苏晚。他知道了苏晚喜欢喝清淡的茉莉花茶,喜欢穿白色或淡蓝色的衣服,喜欢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坐在窗边看书。
有一次,林屿不小心被玫瑰刺扎到了手指,血珠立刻涌了出来。
"啊,你流血了。"苏晚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林屿身边,拉过他的手,用纸巾轻轻擦拭血迹,"我去拿创可贴。"
她快步走到柜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创可贴,回来后小心翼翼地为林屿贴上。她的动作很轻柔,呼吸近在咫尺,林屿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花香,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好了,以后小心点。"苏晚松开林屿的手,抬头对上他的视线,两人四目相对,一瞬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空气中流动。
"嗯,谢谢。"林屿低下头,不敢再看苏晚的眼睛。
那天晚上,林屿躺在宿舍的床上,回想着苏晚为他贴创可贴时的情景,心里像揣了一只小鹿,怦怦直跳。他拿出手机,鼓起勇气给苏晚发了一条消息:"今天谢谢你帮我处理伤口。"
没想到苏晚很快回复:"不客气,手指还疼吗?"
"好多了。对了,我今天在看《妻妾成群》,有一个情节想请教你..."林屿找了个话题。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深夜的文学讨论。从苏童的《妻妾成群》聊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聊到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苏晚的文学见解独到而深刻,林屿时常被她的想法所震撼。
这样的深夜聊天逐渐成了常态。有时候,苏晚会向林屿吐露一些生活中的烦恼,比如工作室的经营压力,比如对未来的迷茫;有时候,林屿会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比如教授上课时的口头禅,比如寝室里室友之间的小打闹。
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中,两人的关系悄然升温,但又都默契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关于苏晚的私人生活,林屿从不过问,苏晚也不主动提及。
03
一天下午,林屿像往常一样在工作室帮忙。苏晚正在教他如何制作一种特殊的花束,两人站得很近,肩膀几乎贴在一起。
"这种花束的关键是要把主花放在中心位置,然后用配花围绕着主花,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苏晚说着,指导林屿的手如何摆放花朵。
就在这时,苏晚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一变,匆匆说了句"我去接个电话",就走到了工作室的角落。
虽然苏晚压低了声音,但工作室不大,林屿还是隐约听到了几句对话。
"什么时候回来?...不用管我的事...我说了我很好...不需要你操心..."
电话似乎很短暂,但挂断后,苏晚的情绪明显低落了下来。她回到林屿身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抱歉,刚才有点私事。"
"没关系,"林屿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还好吗?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没什么,只是一个普通朋友的电话。"苏晚避开了林屿的视线,继续指导他制作花束,但明显心不在焉。
林屿想追问,但看到苏晚闪烁的眼神,终究没有开口。他只是更加细心地配合苏晚的指导,希望能让她的心情好一些。
周末,苏晚说家里有一些闲置的花艺工具,想拿到工作室来用,问林屿能否帮忙搬运。林屿欣然答应,第一次来到了苏晚的家。
苏晚住在市中心一栋老式的公寓楼里,房子不大但很精致,到处都能看到她的审美——简约而温馨的家具,墙上挂着几幅淡雅的水彩画,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植。
林屿帮苏晚搬运花艺工具,从储物间到客厅,然后准备搬到楼下的车里。就在他经过客厅的时候,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张放在角落里的相框,里面是一对新人的合影——苏晚穿着白色婚纱,依偎在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身边,两人笑得很灿烂。
林屿愣住了,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他隐约猜到苏晚可能已婚,但亲眼看到证据,还是让他感到一阵失落和复杂。
"那些工具搬完了吗?"苏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屿回过神,发现苏晚站在他身后,目光落在那张婚纱照上,随即迅速移开。
"差不多了,就剩这两箱。"林屿指了指脚边的纸箱,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好的,谢谢你。"苏晚说,然后弯腰去搬那些纸箱,似乎刻意避开了那张照片的方向。
林屿想问关于照片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帮苏晚把剩下的工具搬到了车上,两人一路无言。
回到工作室后,苏晚似乎恢复了往常的样子,热情地招待客人,认真地整理花材,但林屿能感觉到她与之前的不同——她的笑容不再那么自然,眼神中时常流露出一丝疲惫和心事重重。
林屿开始纠结自己对苏晚的感情。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比他大八岁的已婚女人,但理智告诉他,这是一条没有出路的路。他应该远离,趁感情还没有更深之前;但情感又驱使他想要靠近,了解她的全部,哪怕只是作为一个朋友。
就在林屿犹豫不决的时候,花艺工作室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市里的一个大型艺术节邀请苏晚的工作室参展,展示她的花艺作品。苏晚决定以"四季之美"为主题,创作一系列反映春夏秋冬不同气质的花艺装置。
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可能会为工作室带来更多的曝光和机会。苏晚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林屿也放下了心中的纠结,尽力帮助她。
为了赶制作品,两人经常工作到很晚。有几次,等到收工时已经没有公交车了,苏晚就留林屿在她家的客房住下。每当这时,林屿都会想起那张婚纱照,想知道苏晚的丈夫是谁,他们的婚姻如何,为什么苏晚看起来如此孤独。但他始终没有问出口。
04
展览前的最后一周,两人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终于,在展览开幕前一天,所有的作品都准备就绪。苏晚松了一口气,提议庆祝一下。
"要不要去我家?我做几个拿手菜,我们喝点酒,庆祝一下?"苏晚提议道。
林屿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苏晚的厨艺出人意料地好。她做了几道家常菜,还开了一瓶红酒。两人边吃边聊,聊起这段时间的辛苦准备,聊起对明天展览的期待,气氛轻松而愉快。
"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无法完成这些作品。"苏晚举起酒杯,向林屿致谢。
"不客气,我很开心能帮到你。"林屿也举起酒杯,与苏晚轻轻碰杯。
几杯酒下肚,两人都有些微醺。苏晚的脸颊泛起红晕,眼神也变得柔软而迷离。她靠在沙发上,长发散落在肩膀上,整个人看起来既脆弱又美丽。
"林屿,"苏晚突然叫他的名字,声音有些颤抖,"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早些相遇,会怎么样?"
林屿一怔,没想到苏晚会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他看着她湿漉漉的眼睛,感到一股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
"如果我们早些相遇,我还是会爱上你。"林屿鼓起勇气,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话,"就像现在一样。"
苏晚的眼睛睁大了,似乎没想到林屿会如此直白地表达感情。她沉默了片刻,然后轻声说:"你知道我已经结婚了。"
"我知道,我在你家看到了那张照片。"林屿点点头,"但这改变不了我的感觉。"
苏晚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然后,她开始诉说自己的婚姻。
"我和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结婚了。一开始挺好的,但后来他的工作越来越忙,常年在外地,我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渐渐地,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变淡了。现在,我们更像是室友,偶尔见面,礼貌地问候,然后各自生活。"
"你们...没有考虑过离婚吗?"林屿小心翼翼地问。
"考虑过,但总觉得缺少一个决定性的理由。"苏晚苦笑道,"就这样凑合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你不快乐。"林屿说。
"谁的生活都不可能一直快乐。"苏晚叹了口气,"我已经三十岁了,不再是那个相信童话的小女孩了。"
"可你值得更好的。"林屿说,他的声音因情绪激动而有些颤抖,"你值得被真心爱着,被理解,被珍视。"
苏晚看着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你还年轻,不懂得生活的复杂。"
"也许我是年轻,但我知道什么是爱。"林屿向前一步,握住了苏晚的手,"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的美丽,不是因为你的才华,而是因为你是你。"
苏晚的眼睛湿润了,她没有抽回手,只是轻轻地说:"林屿,你会后悔的。"
"我唯一会后悔的,是没有告诉你我的感受。"林屿说,他看着她湿漉漉的眼睛,之前压抑的焦虑、对亲密的渴望,还有此刻莫名的心动,瞬间冲破了理智——他伸手一把将苏晚拥入怀中。
"苏晚..."没等说完,他忍不住侧过头,吻上了苏晚的嘴唇。
林屿的吻开始游移,他的手也不自觉地开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