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事做小,把小事做透。
01
当你发现一只蟑螂,
说明暗处的蟑螂已经爬满了。
02
周末的时候,
抖音背后的母公司字节跳动,
突然发布了一则处罚通报,
惊动了整个职场圈。
光是今年第二季度,
字节就查出100多名员工,
因为触犯红线被辞退。
其中有18人涉刑事犯罪、
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等严重情节,
8人已移交司法机关。
而在这其中,
有两起案件刷新了我的三观。
原本以为大厂贪腐,
至少得是“大动作”“大利益”
才值得这群精英铤而走险。
可万万没想到,
有人为了点“小钱”就自毁前程。
第一件是:
有10名员工栽在了接私活上。
不少外部咨询公司
会找大厂里的资深员工,
做行业访谈、专家调研,
给几千到几万块不等的报酬。
可其实这不是真访谈,
是想套公司保密信息。
这在公司是被明令禁止的,
可有人就是觉得
“拿点小钱,没人会发现”,
结果就东窗事发了。
你想想,
能被邀请做专家访谈的,
一定是岗位都不低的,
对应的工资、期权、
股票、奖金,
随便一项都比那点咨询费多得多,
可就为了这点眼前的小钱,
不仅高薪工作没了,
之前攒下的期权、
该拿的奖金也全泡汤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个实习生。
薅羊毛把自己工作薅没了。
大家都知道大厂的福利好,
员工餐要么极便宜要么免费,
茶水间的零食饮料也免费提供。
可有个实习生就非常离谱:
正常人一天三顿饭,
他一天能打13份员工餐。
愣是重复领取了154份,
按一份30块算,
光餐费就薅了4600多块。
吃的还不够,
茶水间的零食他也没放过,
不是拿一点点,
他是把零食柜搬空了。
更过分的是,
行政部门的杯子、勺子、纸巾,
他也整盒整盒往家带。
有人说:
“公司也没明文规定不能多拿零食啊?”
话是这么说,
可这就是以小见大的事。
试想一下,
今天为了一点零食,
为了几包纸巾,
就去算计公司,
那以后万一他在重要的岗位上,
有人拿一点蝇头小利来诱惑他,
是不是也会立马出卖公司?
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人信任?
能进字节当实习生,
至少说明学历、能力都过关,
工资比不少私企都高,
哪怕最后没转正,
简历上有这段经历,
找下份工作都能加分不少。
可他偏偏为了这点小便宜,
把这么好的机会作没了。
03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字节“清理门户”了。
2024年字节就因为类似的原因,
辞退了353个违规员工。
看完这些事件里面的原因,
你会忍不住感叹一句“至于吗?”
比如有一位员工,
是因为薅打车费被开除。
明明没加班、没打车,
却从出租车司机手里买发票,
就为了多报几十、
几百块的打车费和差旅费,
最终把自己的高薪工作给作没了。
不光是字节,
之前阿里就有个“月饼门”。
那年阿里的月饼做得特别好看,
很多员工想多买几盒送亲戚朋友,
公司就搞了限购。
结果有4个安全部的员工,
偷偷写了程序抢月饼,
一共多刷了124盒,
结果当天这4个人就被开除了。
还有三只松鼠发生的一件事更离谱:
有个叫蒋某的员工,
学历只有大专,
一开始只是个普通的物流仓管,
硬是一步步往上拼,
最后坐到了
物流参谋部总参谋的位置。
这一路有多不容易想想都知道,
按说说他该好好珍惜,
可他偏偏盯上了公司的废旧纸壳,
偷偷卖掉赚钱。
最后算下来,
一共就获利34万。
可就是这34万,
毁了他从底层拼来的一切。
不仅前程全没了,
还因为涉刑事犯罪被抓了。
不仅是大厂,
体制内也是一样。
常山县委原副书记王郁松。
出生在贫穷的小山村,
他从小就立志,
要靠奋斗改变命运。
研究生毕业那年,
他成了2004年的中直选调生,
27岁参加工作,
28岁升副科,
31岁提正科,
35岁就当上了副处,
后来还任了副区长。
这样的晋升速度,
明眼人都知道前途一片光明。
可他因为炒股欠了一些钱,
为了还上这笔钱,
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
最后因为收受200多万,
被判7年6个月,
毁掉了自己一辈子的前程。
看到这样的人,
总觉得可惜。
他们里太多人,
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学历,
从底层一步步拼上来的,
握着这样的好牌,
只要踏踏实实往下走,
前途一片光明。
可偏偏他们总是会把心思
花在了算计那点“小钱”上:
机关算尽想占点小便宜,
可到了最后,
却把自己的工作、前程全算没了。
04
有时候会忍不住疑惑:
为什么有些人
明明握着一手好牌
占尽了天时地利,
可最后要么生意做不大,
要么在岗位上混得步履维艰,
好好的人生彻底被自己毁了?
后来我才慢慢想明白,
问题的根源,
恰恰在于他们的“小聪明”。
放眼身边,
有多少人因为耍小聪明
翻了车,丢了人品,毁了前程;
又有多少人,
千算万算结果算到自己头上?
之前认识个开水果店的朋友,
起初生意特别红火,
附近居民都爱来买。
可他后来在称上动了歪心思:
顾客买一斤草莓,
他悄悄少给一两个;
卖普通水果时,
就挑一两个带斑、快坏的装。
第一次做时他还紧张,
次数多了便自我安慰:
“就少一点,谁能发现?”
“大家都这样,我算规矩的。”
原本不对的事,
慢慢被他当成了合理操作。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有顾客发现后,
虽没过多计较,
却再也不来了。
没过多久,
店里客人越来越少,
最后只能转让。
他其实清楚,
若守着诚信好好做,
靠老顾客口碑,
生意至少能稳定,
可偏偏被那点小聪明、小便宜毁了。
就像老话说的: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生活里没有真正的小事。
称上少给的一两水果,
看似是小利,实则丢了诚信;
职场里多占的一点便宜,
看似是没人计较,
实则是耗光了信誉。
所有的小事,
暴露的都是一个人
最深处的品行和格局。
人一旦习惯在小事上放纵自己,
就离真正的“大祸”不远了。
05
我很喜欢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师父问弟子:
“大雨和毛毛雨,
哪种更容易打湿人的衣服?”
弟子想都没想就说:
“肯定是大雨啊!”
师父却摇了摇头,说:
“下大雨的时候,
人们会立刻警觉,
要么撑伞、要么躲进屋檐下,
反而不容易淋湿;
可下毛毛雨时,
大家觉得‘就几滴雨,没关系’,
慢慢走着不躲不避,
最后反而会被淋得浑身湿透。”
作为普通人,
我们很少会突然闯出天大的祸,
生活里的起伏、人生的弯路,
往往都藏在一件件小事里。
一次心虚的隐瞒,
一次冲动的计较,
一次自以为聪明的越界……
单独看都不起眼,
可偏偏是这些小事,
凑成了我们的整个人生,
决定了别人怎么看我们,
也暴露了我们的人品。
很多时候,
就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
慢慢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决定了我们的运气。
永远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
输在瞧不起眼的小事上。
把大事做小,
把小事做透。
能守住小事的人,
就能守住自己的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