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北抗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0
分享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不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对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地位和贡献的考察,应进一步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视角加以认识。

唯一一支坚持14年

反法西斯战争的部队

东北抗日联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首先在于其反侵略斗争开始时间最早,抵抗时间最长。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实现其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战略构想的第一步。与之相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决不是中国东北一隅的抵抗,而是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启了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历程。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第一时间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第一篇反侵略宣言。这一宣言揭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号召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发出反法西斯的先声。随后,中国共产党在支持和参与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的同时,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反日游击队,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

在1937年7月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前,东北抗日联军站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线,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者长达6年之久,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孤悬敌后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14年,直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受到全中国人民及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高度赞誉,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进步力量。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发挥战略配合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配合关内抗战,仅1937年10—12月,就与日伪军作战300余次。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牵制和打击了敌人,使日本不能从东北抽调更多兵力入关作战,反而要向东北增兵,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仅是为了占领中国,也包含着对苏联发动进攻的图谋。“北进”侵苏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以来妄图称霸亚洲和世界的重要目标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在粉碎日本法西斯“北进”计划,帮助苏联避免两线作战方面起到了战略作用。在1938年和1939年日本挑起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战役期间,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斗争,有力配合了苏军反击日本的军事挑衅。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一再敦促日本从远东出兵,夹击苏联,苏联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危机。最终日本放弃了“北进”,转而“南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使苏联得以集中力量对抗德国法西斯。正如苏联历史学家茹科夫所言:“使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苏联远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数众多的游击队的英勇斗争,他们在中国把日军的双手束缚住了。”

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日斗争期间,牵制了70余万日本关东军,累计作战超过10万次,消耗日军大量军事资源,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解决中国问题和“北进”侵苏的战略企图,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支点。

世界反法西斯阵线

在远东的国际军事合作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具有鲜明国际性的军队。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地区的中国、朝鲜共产主义者紧密团结,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为实现中朝两国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肩战斗。抗日战争后期,东北抗日联军与苏联远东军建立起军事合作关系,并于1942年7月正式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即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

从战略意义上看,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的组建及所进行的政治军事整训不局限于中国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本身,而是服从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局的战略部署。1941—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小部队的军事侦察活动给苏军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情报,为苏军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部分战士作为先遣部队中的向导、翻译和空降小分队参加苏军对日作战,为最后战胜日军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伞降在林口、海林、牡丹江、东宁、佳木斯等地的东北抗日联军战士至少有160余人。他们回到东北后,发动群众,掌握敌情,配合即将到来的苏军对日作战。在苏军进攻部队中担任向导和翻译的344名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熟悉东北的地形地貌以及水陆通道,能够准确指引作战方向和目标,为苏军行军作战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一直在东北坚持游击活动的东北抗日联军小部队,在苏联出兵后,立即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有力地配合了苏军的行动,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是中、朝、苏三国联合抗战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团结一致、共同抵抗侵略的历史。

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和战后国际秩序是一项长期任务。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有责任更加深入地研究这场战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维护它的成果作出贡献。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 徐鑫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社会科学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17870文章数 255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