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宅最管用的从不是八卦镜?张天师指出:家中常念这部经书是根本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道德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千百年来,民间镇宅之法层出不穷。八卦镜、桃木剑、五帝钱、泰山石敢当......

这些物件在百姓心中都有着神奇的护宅功效。

可是,为何有些人家中摆满了这些法器,却仍然怪事频发?

而有些人家中朴素无华,却能岁岁平安?

东汉末年,天师道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修道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户富商之家,宅院中各种镇宅法器应有尽有,可家人却接连遭遇不测。

而山下一户贫寒人家,家徒四壁,却从未有过任何邪祟之扰。这究竟是何道理?



张天师经过深入观察后发现,真正的镇宅之法,从来不在于那些外在的器物。而在于一部经书的力量。这部经书,不仅能够镇宅安家,更能够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气运。那么,这究竟是哪一部经书?它又为何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汉灵帝光和二年秋,豫章郡内发生了一件奇事。

郡内首富林员外的宅院,近来怪事连连。先是夜半时分经常传出莫名的哭声,继而家中器物无故移位,最后连白日里都有阴风阵阵。林员外请遍了当地的道士法师,在宅院中摆放了各种镇宅法器。

八卦镜挂了七面,分别对应七个方位;桃木剑悬于正厅,剑尖直指北方;泰山石敢当立在院门口,五帝钱埋在宅院四角。可这些法器非但没有起到镇宅的作用,反而怪事愈演愈烈。

这一日,林员外的独子林明突然病倒,高烧不退,口中还时常说些胡话。请来郎中诊脉,却说脉象正常,找不出病因。林员外心急如焚,听闻张天师在龙虎山修道,法力高深,便亲自前往求助。

"天师救命!小儿病危,家中又怪事频发,还请天师慈悲,救我林家!"林员外跪伏在地,泣不成声。

张天师将其扶起,细问缘由。听完林员外的叙述,天师皱眉道:"你家中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特殊之处?"林员外想了想,"我家祖上三代经商,积累了不少财富。为了镇宅保平安,家中各种法器都有......"

"贫道问的不是这些。"张天师摆手打断,"你家平日里都做些什么?有何家规家训?"

林员外愣了一下:"做生意嘛,自然是以利为先。至于家规......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

张天师若有所思,随林员外下山察看。来到林府门前,只见这座宅院虽然富丽堂皇,但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阴森感觉。进入院内,更是觉得阴气森森。

"奇怪,你家中法器众多,按理说应该正气充盈才对,为何反而阴气更重?"张天师暗自思索。

进入正厅,张天师看到那些镇宅法器摆放得整整齐齐,可仔细一看,竟发现有几面八卦镜已经出现了裂纹,那把桃木剑的剑身也变得黯淡无光。

"这些法器都是何时置办的?"张天师问道。

"前后花了半年时间,陆续买来的。当时那些道士都说这些是上品法器,威力无穷。"林员外如实回答。

张天师摇头苦笑:"威力无穷?这些法器不但没有镇住邪气,反而被邪气所侵,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这......这怎么可能?"林员外大惊失色。

正说话间,从后院传来一阵哭声,正是林员外的夫人在为儿子的病情发愁。张天师循声来到后院,只见林明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张天师走近一看,发现林明身上竟有丝丝黑气缭绕。"这是被邪气入体了。"天师心中暗道。

"天师,我儿还有救吗?"林夫人哭着问道。

"有救,但需要找到邪气的根源。"张天师环视四周,忽然问道:"你们家平日里可有诵读经书的习惯?"

林员外夫妇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我们夫妇都是商人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哪里会读什么经书?"

"那你们可知道,邻里乡亲中,有哪家从未遭遇过邪祟之扰?"

林员外想了想:"倒是有一家,就是住在我们西边的王老汉家。他家虽然穷困,但确实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怪事。"

"走,我们去看看。"张天师当即决定前往王家一探究竟。

王老汉家确实简陋,三间茅屋,家具简单。但奇怪的是,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清净之气,让人心神安宁。更让张天师惊讶的是,这户人家竟然没有任何镇宅法器,连最普通的门神画都没有。

"老丈,你家中为何如此清净?"张天师开门见山地问道。

王老汉是个朴实的农民,见有客人来访,连忙让座倒茶:"哪里哪里,我家穷得叮当响,有什么清净的。"

"贫道的意思是,你家中正气充盈,邪气不侵,这是何故?"

王老汉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是我每天都要念几遍那本书的缘故吧。"

"什么书?"张天师来了兴趣。

王老汉从床头取出一本破旧的书册,恭敬地递给张天师:"就是这本《道德经》。我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这本书是先父留下的,说是每日诵读能够修身养性。我虽然不懂其中深意,但每天早晚都要念几遍。"

张天师接过书册,只见这本《道德经》虽然破旧,但保存完好,书页间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翻开一看,上面还有王老汉父亲留下的注释,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道理的深刻理解。

"你父亲是读书人?"张天师问道。

"是的,先父年轻时曾在县学读书,后来家道中落,才回乡务农。但他一生都在研读这本《道德经》,临终前特意嘱咐我,无论多穷多苦,都要每日诵读此经。"

张天师若有所悟,又问道:"那你可知道,这本经书为何有如此功效?"

王老汉摇头:"我不懂大道理,只知道每次念完这些话,心里就特别踏实,家里也从来没出过什么事。"

听到这里,张天师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他回过头对林员外说道:"你想知道真正的镇宅之法吗?"

"愿闻其详!"林员外急切地说道。

张天师正要开口解释,忽然从林府方向传来一阵惊呼声,原来是有人来报信,说林明的病情突然加重了。

众人急忙赶回林府,只见林明已经昏迷不醒,气息奄奄。张天师检查后发现,林明体内的邪气比之前更加浓重,如果不及时处理,恐怕性命难保。

"天师,现在该怎么办?"林员外夫妇急得团团转。

张天师沉思片刻,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但需要你们全家人的配合。"

"什么办法?天师尽管说!"

"从现在开始,你们全家人都要诵读《道德经》,而且要诚心诚意,不可有丝毫懈怠。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化解家中的邪气,救回你儿子的性命。"

林员外有些疑惑:"可是天师,我家中有这么多法器,为何不用?

难道一本经书真的比这些法器更有用?"

张天师看着满院子的镇宅法器,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林员外连连点头。

张天师缓缓开口:"这其中的道理,比你想象的要深奥得多......"

"林员外,你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镇宅之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