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面对20支枪口,毛主席镇定自若,一席话将他们说得服服帖帖

0
分享至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这片红色土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中的艰难起步,也孕育了最终燎原的星星之火。

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辗转至此,点燃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光。对于中国革命而言,井冈山的地位至关重要,其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选择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这座山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答案,就藏在它的地理、物产、人文与战略之中。

从地理位置看,井冈山处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之处,属于典型的“三不管”地带。在旧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往往是政权控制的薄弱地带,存在一定的权力真空。正是这种行政管辖上的模糊性,为革命力量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缝隙,使得弱小的工农武装能够避开强敌的锋芒,在此积蓄力量。

从地势形态来看,井冈山山势雄伟,地形复杂。其中部崇山峻岭、峭壁耸立,两侧渐次降为低山丘陵,整体地形宛如一座天然的城堡,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敌人若自下而上仰攻,不仅补给困难,也极易陷入被动局面。对于起义军来说,这里是设立军事根据地的绝佳选择。


井冈山

就后勤保障而言,井冈山并非荒芜贫瘠。山中分布着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茨坪、下庄、行州、草坪、白泥湖、罗浮等多个村落,这些地方多有水田和农庄,物产相对丰富,能够为部队提供基本的粮食和物资补给,是革命军队休整、补充、养精蓄锐的理想之地。

此外,井冈山地区还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政策有一定了解,心理上也较为认同。这对红军发动群众、建立工农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然而,当时井冈山并非一片“净土”。在毛主席率部部抵达之前,这里已有两支本地农民武装在活动——他们是由袁文才和王佐领导的队伍。


袁文才

严格来说,这两支队伍虽有一定反抗意识,但也带有浓厚的绿林习气。袁文才虽身为中共党员,但长期在山区挣扎求生,队伍中不免存在打家劫舍、占地为王的行为。因此,也有人视他们为“土匪”。

如何对待袁、王二人及其武装,成为摆在秋收起义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讨论中,不少同志主张以武力解决,要么将其驱逐,要么彻底消灭。他们认为,“一山不容二虎”,这两支地方武装迟早会成为革命发展的障碍。

但是,毛主席不同意这种看法。

他清醒地认识到,自1927年“四一二”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许多革命者或进步群众为求生存不得不走上草莽道路。袁、王部队本质上仍是可争取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土生土长,熟悉当地民情地形,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如果简单以武力相向,不仅会失去潜在盟友,更可能结下仇怨,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难以立足。

因此,毛主席提出:与其排斥、消灭袁文才和王佐,不如团结、教育、改造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敌人。这一意见最终获得多数通过,会议决定,由毛主席亲自前往袁文才部驻地,进行谈判争取。

1927年10月6日下午,毛主席骑马前往袁文才部队所在地——茅坪附近的大仓村。为表诚意,他只带了两名随行人员。而袁文才方面因对这支外来部队心存疑虑,事先在会谈地点——村民林凤和家中埋伏了二十余人枪,以防不测。

但、当袁文才看到毛主席仅率寥寥数人前来,戒备之心稍缓。双方在林家会面,一边吃着瓜子花生、喝着茶,一边展开交谈。

毛主席从容不迫,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局势谈起,逐步阐释了工农革命军转进井冈山的必要性和建立根据地的深远意义。他用“鱼水关系”比喻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依存:“我们为什么离开城市到山沟里来?因为广大农村像大海,我们像鱼,鱼和水是不能分开的。”

毛主席语气平和、句句在理,既诚恳又有说服力,逐渐打动了袁文才。袁文才最终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同革命。

会谈从上午十点持续到日落时分。临别之际,毛主席主动赠送一百支枪给袁文才部,袁文才则回赠一千银元作为革命经费支持。

此后,通过袁文才的居中联络,毛主席又成功争取到王佐的支持。

1928年2月,袁、王部队正式接受改编,成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从此,这两支曾经的农民武装汇入中国革命洪流,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武装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勇哥读史 incentive-icons
勇哥读史
每日三分钟,给你好看的历史。
348文章数 3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