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
研究与浅见
曹龙乾
前不久,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发布了新发现的民国时期珍本《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此版本刊印于民国9年(1920),但从其内容来看,应为清末民初荣县区划情况。不过此区划情况,却在荣县历代志书中均无记载,这立即引起了笔者极大研究兴趣。
图一:荣县十五区界域全图
《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共有区划地图16张,其中全图1张,各区分图15张。全图显示,当时荣县以东、南、西、北、中五地理方位为基础,将全县划分为十五个区,其中较为特殊的区有两个,一是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区,其共辖4保,但东南西北4保中,仅南部钓鱼台保明确标示有保名及保治所在地,其余3保在地图中均无保名,笔者推测或许该3保的保治均在县城内;二是以贡井为中心的东三区,仅辖贡井1保,又有分县丞驻贡井,可见贡井作为盐场的特殊性,且该区内还另有一市镇艾叶滩,这在其他区是不存在。不过,此十五个区仅为地理分区,其下辖的各乡保才是乡级区划。
上述十五区又下辖共62个乡保(详见下表),其中有市镇乡保共42个,无市镇乡保共20个。各乡保中,辖区最大的为南三区的五宝镇保,其辖境相当于今五宝镇全部及原牛尾乡大部分;辖区最小的为南二区的官方山保,辖境仅相当于今龙潭镇幸福村北部;而今建设镇和荣边镇,在当时即无场镇,也不是独立的乡保,荣边镇仅隶属于桥头铺保,建设镇(不含原白庙镇)则分属于贡井保和桥头铺保。
图二: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区划情况表
《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虽具有极高历史价值,但限于当时的地图绘制水平,地图与实际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部分分图中,各区域的地理方位失真严重,这对了解当时荣县准确的区划情况带来了极大困难。不过好在,15张分区图中标注了大量小地名以及河流、山脉等地理信息,笔者以此为基础,结合荣县、井研、犍为等地县志中关于境域划转的记录,以及现行镇村边界情况,较为准确的修正还原了荣县十五区区划图。
图三:荣县十五区界域全图修正示意图
相较于原本的十五区界域全图,修正后的十五区区划图更能准确地体现出各区所辖区域的具体方位及大小对比。以东三区(贡井)为例,分图中该区西部的“尾巴”位于贡井西北方向,但实际上应位于贡井西南方向。同时,修正图还可直观地了解当时荣县主要的8块境外飞地的情况(犍为黄钵井的两块飞地据1993版《荣县志》记载补充),以及威远、犍为二县嵌入荣县的5块飞地的情况。此外,从地图的水系标注可以看出,今旭水河古称旭川,今越溪河古称擁斯茫水,而今沙溪河即为荣县境内古代以此为名始设大牢县的大牢溪。
图四:荣县十五区界域全图今界对比图
笔者再以今荣县、贡井等区县镇街辖境为背景底色,制作出十五区今界对比图,则进一步明晰了荣县(含贡井)乡级行政区的区划沿革。其中,中区即今两街道及旭阳镇大部(原旭阳镇不含原同心乡部分)。
东一区即今东兴镇和高山镇,及旭阳镇小部分;东二区即今程家镇(含原章佳乡)及建设镇小部分;东三区即今贡井街道、艾叶镇(不含旭水河以南区域)及建设镇东部。
南一区即今双石镇(含原望佳镇)及建设镇小部分;南二区即今荣边镇、桥头镇、龙潭镇,及建设镇西部和鼎新镇小部分;南三区即今五宝镇、莲花镇(含原牛尾乡)、鼎新镇及龙潭镇小部分;南四区即今乐德镇、古文镇及河口镇小部分;南五区即今河口镇全部、旭阳镇南部(原过水镇)、度佳镇南部(原杨佳乡)及正紫镇大部分;南六区即今董家镇(含原金花乡)、新桥镇(含原雷音乡),及正紫镇、保华镇小部分和犍为县罗城镇小部分。
西一区即今铁厂镇、度佳镇北部(不含原杨佳乡),及旭阳镇、正紫镇小部分;西二区即今留佳镇(不含人和场以南区域)、保华镇,及长山镇、来牟镇、新桥镇、正紫镇、度佳镇小部分和犍为县罗城镇小部分;西三区即今长山镇大部分和来牟镇大部分及井研县竹园镇小部分,来牟镇西南部分区域时为犍为县辖地。
北一区即今双古镇大部分(不含原于佳乡)和旭阳镇北部(原同心乡);北二区即今观山镇、双古镇北部(原于佳乡南部)及井研县东林镇小部分,余家场北部时为井研县飞地。
此外,南六区金花殿保所辖飞地观音岩属今犍为县玉屏镇,西二区刘家场保所辖林泉寺两块飞地属今犍为县敖家镇、所辖黄钵井两块飞地属今井研县马踏镇,北二区余家场所辖飞地邹家庙今井研县高凤镇、所辖水口庙和郑家坝两块飞地属今仁寿县汪洋镇。
可以看出,不仅是十五区区界,甚至大部分乡保的保界,绝大部分都与现行的乡镇界或原乡镇界基本重合,可见荣县乡级政区调整在边界上还是相对稳定的。
不过,1993版《荣县志》仅记载了荣县在清末划分为10区72保,在民国初年仍为10区、民国12年(1923)划分为10区100团,与《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所载15区62保的划分并不相符。这更为《荣县乡土志》增添了一分神秘,只可惜至今仍未见存世《荣县乡土志稿》,或许其记载将会解开荣县十五区62保的区划之谜。
相信只要找到《荣县乡土志稿》,再结合民国《荣县志》及1993版《荣县志》相关记载,即可推导出完整的清末至今荣县乡镇级区划变迁沿革。这将为研究荣县的区划变迁及地域文化提供有力的地理支撑,这也是《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的重要价值所在。
来源:自贡方志
作者:曹龙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