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大阅兵震撼,美国防部改战争部,前高官不满怒斥:中国求之不得

0
分享至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9月5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这一名称曾是二战前美国军事机构的称呼,1949年才被杜鲁门政府改为“国防部”。

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自信满满地说:“我认为这传递了胜利的讯息,真正传递了力量。”他还补充解释:“‘国防’听起来太过保守,我们当然要防御,但必要的时候也要能进攻。”

美国“战争部”的历史可追溯到1789年。当时美国宪法刚刚生效,这个新生的国家需要一个机构来管理陆军和海军事务。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1947年,杜鲁门总统将各军种合并为一个军事机构,1949年正式将其命名为“国防部”。

这次更名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它象征着美国军事战略从“主动战争”转向“全球防御”,适应了核时代防止战争的需求。

特朗普决定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与中国近期举行的大阅兵密切相关。这场阅兵展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最新成果,上百款新质作战装备首次公开亮相。



从空天领域的隐身战机、高超音速导弹,到海上的潜射弹道导弹、无人作战舰艇等装备,解放军完整呈现了“全域覆盖、体系作战”的崭新面貌。

与中国的阅兵展示的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同,美国更名战争部体现了其进攻性军事战略。这种反差让国际社会清晰看到两国不同的安全理念。

特朗普政府此次更名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今年3月,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就曾在社交媒体发起投票,征求公众对更名的意见。



当时有近20万人参与投票,54%的参与者支持“战争部”名称。马斯克也凑热闹评论道:“战争更加精准。”

但行政令并不能完全改变官方名称。根据美国法律,联邦部门的正式更名需要国会批准。目前特朗普只是授权将“战争部”作为国防部的“次级称谓”使用。

这次更名不仅引发战略讨论,还带来了经济代价。据美国媒体估计,对数百个机构、徽章、电子邮件地址和制服进行彻底改造将耗资10亿美元。

这与特朗普政府削减开支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批评者指出,这种更名无法实质性促进美国的军事战备能力,反而会浪费纳税人金钱。

值得一提的是,在拜登政府时期,美国曾耗资超过6000万美元发起军事设施的改名行动,而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又推翻了这项工作。

美国前政府高官对更名决定表示强烈批评。他们认为,这正好迎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前美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美媒怒斥表示,将国防部改为战争部完全是倒退,对此举最乐见其成的就是中国。他的观点是,这种武断的行为就是对美国软实力的自毁、对中美战略博弈的误判。

伯恩斯表示,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就是美国主动放弃道德制高点,改名“正中中国下怀”。中国会将此作为证据,表明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威胁。

美国更名决定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不安。欧洲盟友对此感到担忧,认为这可能预示着美国军事政策的进一步强硬。



德国《明镜周刊》直言,美国战略收缩将迫使欧洲自主建军,但短期内可能削弱对俄威慑。东欧盟友更是担忧遭到“战略抛弃”。

在亚太地区,美国的举动被解读为试图通过强硬姿态来维持其影响力。但许多地区国家对此心存警惕,担心可能加剧军备竞赛和地缘政治紧张。

美国改名为“战争部”的举动,可能将大量发展中国家推向中国怀抱。近年来,美国从非洲国家如乍得和尼日尔撤军,这些国家开始寻求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



持有和伯恩斯同一观点的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前国防官员,他表示,中国近年来通过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模式,而美国却用战争部的名称向世界宣告美政府只相信暴力威慑。

这种对比将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殖民战争创伤的国家,更倾向于认同中国的和平理念。

与美国的“战争部”更名相比,中国选择了以实际行动展示其和平发展的理念。在特朗普发布行政令第二天,中国国防部在官网更新了一则对比图。



左边是美方新标志,右边是中国的“和平使命演习”画面。标题只有一句话:“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这不是简单的讽刺,而是一次精准的信息战反击。美国本想展现“强硬”,结果却变成自曝“好战”,让对手找到了宣传口子。

特朗普一句话,把五角大楼搞得乱成一团。全球数以万计的军营、军校、办公室、文件模板、标识系统,都得面临更新称呼的问题。



行政、财务、采购、IT系统全线告急。军中也怨声四起,有人发起联署请愿,反对“为了表态而浪费公帑”。有现役军官写道:“换名字不能换来战斗力。”

国会内部也分裂了。民主党批评这是一场“伪爱国主义作秀”。共和党内部也有声音质疑,行政令是否越过了法律权限。

美国更名“战争部”之举,与其历史上的战争记录形成呼应。有数据显示,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全世界发生了248次冲突,其中201次与美国相关,占比高达80%以上。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挑起或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用军事霸权为扩张开路。

2001年10月,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据统计,阿富汗战争最终夺去了包括3万多名平民在内的17.4万阿富汗人的生命,近三分之一的阿富汗人沦为难民,超过一半阿富汗人面临极端饥饿。

特朗普想借“战争部”刷存在感,但收割情绪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对手。这场话语战,中国赢得很从容。



过去几十年,美国靠“自由”“民主”“秩序”三件套来控制全球语境。如今主动换上“战争部”标签,相当于自断一臂。

特朗普以为能用这个词吓住对手,实际上,给了对方一次战略级反宣传机会。在舆论战里,最怕的不是口号不中听,而是对手顺势借题发挥。

恢复“战争部”名称,折射出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实际是将军事扩张的叙事重新包装,为单边主义战略披上“合法外衣”。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延续其第一任期内的“美国优先”主张,虽然美国在欧洲等地有战略收缩的迹象,但军事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大幅提升国防预算,推进部署“金穹”系统,公然轰炸伊朗核设施,都是具体的表现。

美国试图在21世纪延续19世纪“门罗主义”的逻辑,在美洲保持军事优势,以便随时开展周边扩张、不允许域外势力涉入美洲事务。这也是美国承认自身全球实力衰退,进而进行战略收缩的现实反映。

五角大楼官方网站的域名已从“defense.gov”改为“war.gov”。防长赫格塞思办公室的标牌也已更换。



但美国更名需要国会批准,全球南方国家正在悄然调整战略方向。他们看到“战争部”代表的是旧时代的霸权思维,而中国倡导的则是共同发展的未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专家表示:“这是一个象征性举措,但象征意义在外交中非常重要。它确认了美国采取更加对抗性的全球姿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杜文龙国际
杜文龙国际
无二湖国家开发呢
63文章数 4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