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网友爆料,西南某设计院:鉴于裁员不到位,全员扣工资!
现在的设计院,就算你辛苦埋头工作,即使不是你的问题,罚款也会从天而降。这家设计院发出通知,号称九月份要全员扣工资,原因是之前公司要求的人员优化指标没有完成。
这人员优化指标没完成,跟普通基层员有啥关系?要罚款,还非得找这么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是正常裁员给补偿,那也基本不存在完成不了人员优化指标的情况。很可能是既不想给补偿,还要让人主动离职,所以才出现了指标没完成的情况。不管哪种情况,归根结底都是设计院领导耍流氓,让基层员工买单。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显示,这是一个通知截图。
各位领导同事,由于7月和8月没有完成人员优化指标,在9月全员均会被扣减工资总额。计算方法是:工资总额分公司占40%,项目占60%。
其中分公司领导+部门经理占总部总额的50%,一般员工占50%。项目全员均是相同比例,且同平时月度薪资总额正相关。
接下来我会将项目人员具体扣减金额发给各项目负责人。请项目负责人做好解释工作。后续优化请大家做好配合。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就是人员优化考核目标达成的“连坐”机制。领导和部门经理占总部扣钱总额的50%,普通员工平摊剩下的50%;项目上不管职位高低,全员按相同比例扣,工资越高,扣得越多。
说到底,无论是人员优化还是降薪,归根结底就是降低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
针对此事,有网友评论,设计院的魔幻操作又刷新认知了!这哪是降薪,分明是把裁员和扣钱玩成连环套——优化不动人,就优化你的钱!
- 无独有偶,近日某设计院创新裁员末尾轮休,引发网络关注。
我们来看看这份通知。
这份通知很有意思,采取末尾排名轮休的方式。当然,作为中年人而言,长期休假不是好事,因为收入会腰斩。
这家设计院采取的月度考核制度,看似休假,实际上与末位淘汰制有点类似,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大家有台阶下。
7月1日起,设计部门员工(总工、总监、项目经理除外 )将接受月度考核,涵盖考勤、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及配合度三项维度。考核分数低于60分且部门排名末位的1 - 2名员工,将面临3个月轮休,轮休期间仅发80%基本工资,且需应公司安排限时到岗 。
基本工资什么概念,在设计院行业一般都是基本工资+项目奖金,而基本工资普遍处于2000 - 3000元区间,以上海为例,某大型国企也是2690奖金。
若按此计算,轮休员工到手薪资仅1600 - 2400元,这一数字在当下城市生活成本面前,难以维持正常开支。从本质看,这一考核轮休制度,就是是“末位淘汰”的变相裁员手段。
- 不得不说,如今设计院受地产业波及,可谓哀鸿一片。
行业寒冬下,设计院降薪裁员早不是新鲜事。华南某院全员零绩效、上海某顶级设计院基础工资砍到3500元,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可否认,大多数设计院都生存比较艰难,能过好日子的屈指可数。因此,设计院出来的一大半人都在到处投简历,可市场上的岗位少了70%,根本不好找。
于是,有人只能跨界找活路,去做跨境电商、开滴滴、送外卖,甚至还有人直播卖课,教别人怎么逃离设计院。
我们来看开篇这起所谓的人员优化降薪事件。最可怕的是通知最后那句“后续优化请配合”。这意味着只要裁员指标没完成,降薪就会像紧箍咒一样月月念。
这个月扣10%,下个月扣20%,直到你熬不住自己走人。到时候公司既完成了“优化指标”,还省下一大笔赔偿金,算盘打得叮当响。
让人唏嘘,曾经地产及相关产业都是让人羡慕的红利赛道,如今很多中年人却面临失业或即将失业的艰难处境。这个群体的确到了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方向再出发的时候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