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章映初心,荆门百岁抗战老兵坚守荣耀与感恩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董玉清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要铭记历史,多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9月7日,徐恩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父亲徐庆云今年101岁,是一名抗战老兵。

9月3日,在荆门市东宝区某小区居住的抗战老兵徐庆云精神抖擞,身着戎装,胸前佩戴金光闪闪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他与儿子徐恩乐在家中兴高采烈地观看北京天安门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1924年7月20日,徐庆云出生于钟祥市潞市集镇,他是黄埔军校第21期的抗战老兵,亲眼见证了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和祖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光辉历程。

当年他的父母在汉江边的集镇上经营一家杂货铺,养育4儿1女,他是家中长子,从小立志发奋读书报效国家。可是,他青少年时期,耳闻目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好河山惨遭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他青年时代在抗日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决定投笔从戎。1942年初,年近18岁的徐庆云背井离乡投身革命,与同乡好友日夜兼程数百公里来到十堰大山深处的郧县,在爱国进步恩师杜成久先生的引荐下,报考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八分校,入伍参军。当年国难当头,抗日烽火四起,黄埔军校官兵平等相处,他在军校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学习军事战术,更加激发了保家卫国的抗战斗志。1943年7月,日本侵略者从华北疯狂南侵,为防止日军偷渡汉江,他与军校学生军组成敢死队纷纷投入战斗,在汉水西岸挖战壕,筑工事,冒着日军飞机狂轰滥炸,日夜坚守阵地达一个多月。不久,因抗战需要军校由郧县迁址到大巴山深处的房县隐蔽。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举国欢庆。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就读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八分校奉命与西安第七分校合并,他与数百名军校青年学生从湖北房县步行至陕西西安重新入学,他也由早先报考军校的第十九期延长至第二十一期毕业。

1950年12月,徐庆云所在的连队随第21兵团奔赴广西参加剿匪战斗,他身先士卒,带领全连战士胜利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剿匪任务。

1952年3月,徐庆云所在的部队响应党中央号召,奉命参与兴修长江荆江分洪水利工程,他被中南军区水利工程部队司令部二科任命为副连级检查员。

1952年9月,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建设结束后,徐庆云申请转业回乡工作得到批准。当年他怀揣《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到中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一个月后,转业回到钟祥的他主动请缨回到原籍转头湾镇胡家营小学担任教学工作。


1985年9月10日,荆州地区行政公署为默默无闻地在教育战线耕耘30多年的徐庆云教师颁发了《三十年教龄教育荣誉证书》。

徐庆云先后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如今,101岁的抗战老兵在儿子徐恩乐精心照顾下,徐庆云颐养天年,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他经常教育后代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感谢党恩,振兴中华,传承和发扬光大抗战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新贡献。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14676文章数 9383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