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两件事,令我深感思维方式和逻辑知识的重要性。
一哥们儿出身四类分子家庭,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文革期间全家受迫害,他年仅十岁左右就被赶到农村投亲靠友,受尽磨难。恢复高考制度后考上大学,才得以回到城市。后来当了中专校长,家庭和事业都还不错。这哥们儿因为对改开后存在的种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不满,成了某知名极左网站的忠实粉丝。退休后热衷于唱红歌,跳忠字舞。有次聊天,说起那时候虽然政治上没有出路而且吃不饱饭,但是整个社会“政治清明,干部作风好,人人有理想”,列举现在腐败、贫富差距大等等问题,得出结论,还是过去好,中国应该回到那个时代。
另一件事就是张水华被网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张水华参加哈尔滨全马赛获得女子组冠军,接受采访时希望医院领导给她调休,结果遭到网暴,各种批判声讨,什么不知感恩啦,精致利己主义啦,甚至有人向纪委举报其违规代言。舆论压力之大,居然迫使其合作品牌361°和她解约。
这两件事暴露了相当一部分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学的假二难谬误。二极管思维方式和假二难逻辑谬误的共同之处在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两种彼此对立的极端选项,忽视或无视现实生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多元选择的可能。
那位哥们儿认为现在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就应该回到过去,哪怕吃不饱饭,政治受压也在所不惜。看不到通过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完全可能做到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公正地分配蛋糕。通过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遏制腐败改进干部作风。
同样,那些网暴张水华的人把张水华的调休诉求和其他护士的利益绝对对立,意识不到医院内部调整工作以及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等选项的存在与可能,更意识不到自己在工作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与问题,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非此即彼的二极管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假二难逻辑谬误导致看问题与处理问题格局狭隘,方法简单,并且极易陷入情绪化误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和事情,不足为奇。只要调整和改变思维方式,拓宽思路,就可以避开二极管思维方式和假二难逻辑谬误,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与机会。
2001年初我调任长沙大学党委书记。当时学校发展停滞,人才流失,招生不满,面临生存危机。我到任不久即提出升本目标,为此需要改革劳动人事分配方案,大力引进人才。
结果我的想法和方案遇到很大阻力。许多人想当然地把引进人才和利用学校现有人才对立起来,误认为提高引进人才待遇就会扩大新老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重用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就会限制已有人员的发展机会。一些人奔走串联,企图在教代会表决时否决改革方案。
针对部分教职工的担心和活动情况,我并没有简单采取行政手段压制不同声音或制止甚至打击“非组织活动”,而是根据学校教职工的工作性质、学历职称和不同年龄与收入层次,主持召开了十几个座谈会,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讲道理,亲自解读方案,让大家明白不提升办学层次就是死路一条,不改革劳动人事和分配方案,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就不可能引进人才,升本就是镜花水月。调整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收入向教学第一线和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倾斜,并不必然损害现有教职工的待遇。学校发展了,大家的收入才能得到提高。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改变了许多人的二极管思维方式,跳出假二难逻辑谬误,拓宽了思路,学校提出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得到绝大多数教代会代表的认可。投票前,有学校领导担心会通不过,建议我搞举手表决,被我断然拒绝。结果上百名代表仅有寥寥几票反对和弃权。公布投票结果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在各方面努支持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长沙大学提出升本目标后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改办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但引进了大批人才,而且促使许多本校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提升了自己的学历职称和教学能力与水平。他们中有的成了本校和长沙市其他高校的领导,有的退休后被长沙地区的民办学校聘请担任校领导或教学骨干。
![]()
无数正反经验和教训证明,思维方式和逻辑知识对我们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衷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思维决定格局,思路决定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