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九三阅兵结束,敏昂莱最后一个离开中国,临走前提出一个不情之请

0
分享至

九三阅兵结束后,敏昂莱最后一个离开中国,临走前提出一个不情之请,这背后究竟传递了怎样的信号?为何其他外国领导人纷纷提前返程,而他选择在哈尔滨、成都一路走到最后?更耐人寻味的是,他提出的请求,到底代表着缅甸怎样的诉求?

9月3日,盛大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落下帷幕,多国领导人在一睹盛宴后纷纷离场,其中缅甸代总统敏昂莱选择“最后一个离开”,而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刻意安排。对缅甸而言,中国不仅是最重要的邻国,更是能在经济、科技、能源乃至安全领域给予支持的关键伙伴。在阅兵的政治热度逐渐退去后,他反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地方考察与务实合作上,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显而易见。



9月4日至5日,敏昂莱率团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电气集团、北大荒智慧农业展示馆、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行程安排,可以说是把缅甸的短板与需求点都摆在了桌面上。要知道,缅甸全国电力覆盖率仅五成左右,能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工业化和民生发展,而哈电集团在水电、风电、核能等领域的技术,正好切中要害。智慧农业与农机装备,则是缅甸亟需的生产力提升工具。至于哈工大的航天展示馆,更让敏昂莱流露出超出预期的兴趣,他甚至明确表示希望未来派航天专家来华学习。

这就引出了那个“不情之请”。对于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的缅甸来说,航天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敏昂莱却偏偏开口提了这一点。他并非真的奢望短期内拥有“火箭升空”的场面,而是看中了航天背后的应用价值,卫星遥感可以帮助监测农作物,预警洪涝与飓风,甚至用于基础设施规划。换句话说,这是缅甸想要借中国的技术,实现“跨越式补课”的渴望。然而,这个请求对于中方而言未免显得敏感,毕竟航天技术本身具有强烈的战略属性,并非普通的商品化合作能够解决。



于是,这种明知艰难却依然提出的做法,恰恰体现了敏昂莱的战略考量。他的逻辑很简单,缅甸如今需要抓住一切机会来绑定中国,不仅仅是经济合作,更要把合作延伸到安全、科技乃至战略层面。即便无法马上得到全部回应,至少要表明姿态。与此相对应,他在北大荒展示馆饶有兴致地表示要把中国大米带回缅甸,看似轻松的一句话,却折射出缅甸国内粮食安全的隐忧与需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9月5日下午,敏昂莱还飞往成都,会见四川省委书记并出席企业见面会。这一“南北连走”的行程,不单是经济考察,而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补课之旅”。在北方他看到了中国在航天、能源、农业方面的硬核实力。在西南,他则希望寻找与缅甸地缘更接近的产业合作机会。缅甸深知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无援,西方制裁不断,唯有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才能为自身赢得一条生路。



因此,他的“不情之请”背后,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象征意义,把缅甸的诉求摆上中国的议事日程,至少让对方知晓。二是表明缅甸愿意在更高层面与中国合作,哪怕是涉及敏感的科技领域。三是国内需要,他必须向国内展示自己并非孤立无援,而是在积极争取中国的支持。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种请求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缅甸的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它既是中国通向印度洋的通道,也是中国西南安全的缓冲带。与缅甸保持稳定合作,符合中国的大战略需求。但问题在于,缅甸政局复杂,内部武装冲突不断,政权合法性在国际上饱受质疑,中国如何在合作与风险之间把握平衡,才是更现实的考量。



而这也让人清晰地看到一个现实,在当前动荡的国际格局中,越来越多国家正在以各自的方式寻找依靠,而中国恰恰成为他们眼中最值得投入的方向。从长远看,这次访问无论最终航天合作能否落实,至少已经让中缅关系多了一层新的战略想象空间。而敏昂莱临别时的不情之请,说明缅甸正有意加快向中国靠拢的步伐,这一趋势未来还会继续发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傲傲讲历史 incentive-icons
傲傲讲历史
风带着云朵的柔软,在你耳畔说了声晚安
1775文章数 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