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江涛观点,西方国家为什么如此痛恨中国的崛起?

0
分享至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美国在和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一开始是支持中国发展的,后来却开始封杀中国的高科技,对中国进行各种各样的打压。而现在欧洲也在打压中国,包括最近我们碰到的问题,都显示出他们希望联合对付中国——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我们就很难理解世界变化的规律。

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就是:西方国家为什么如此痛恨中国,痛恨中国的崛起?为此,我们研究以下几个内容:第一,西方发展模式的核心;第二,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动了西方什么样的“奶酪”;第三,在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世界的趋势是什么;第四,未来的世界格局是什么;第五,结论和建议。



一、西方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我们要探讨这个西方为什么痛恨中国?从现象上看,是西方在痛恨中国在宣传过程中常说“厉害了我的国”,西方普遍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支持了俄罗斯、反对乌克兰,西方痛恨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这些问题表面看似乎都有道理,但实际上并不是本质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向美国投降,做出所有让步,其实也无法改变现状——美国痛恨中国,欧盟痛恨中国,包括日本也痛恨中国。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看到西方的发展模式是什么。西方的发展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大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经历了工业革命,拥有了机器、坚船利炮和先进武器,这使得英国等国家具备了用船舶和武力掠夺弱小国家的条件。比如早期的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依靠船舶和枪支掠夺南美洲和印度洋地区。到了1840年,英国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市场,依靠的仍然是工业化的成果——用武器和鸦片掠夺中国的财富。

实际上,西方经历的第一个模式就是工业模式对农业模式的降维打击,通过工业化手段掠夺农业文明。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包括早期德国奴役欧洲,以及日本奴役中国和亚洲,都是借助工业化力量来掠夺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和亚洲。好在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新体制。这个体制早期仍以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化恢复为主,于是形成了日本的汽车、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和德国的高科技产品。实际上,工业化模式就是西方的主要模式。工业化模式的基本逻辑是:工业化产品可以卖高价——一台光刻机卖一亿,两台卖两亿,维修一次就要两百万。通过这种方式,西方大量掠夺农业产品、第三世界的矿产,借助军事和工业力量进行剥削。因此你能看到,西方的东西昂贵,第三世界的东西便宜,这是一个基本现实。正因如此,西方只需投入少量劳动、生产有限产品,就能获得极高利润。

这种高利润、高价值,就是西方社会的基本模式。西方依靠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实际上,80年代之后,包括苹果、微软以及现在的英伟达,都是凭借高科技产品卖高价。比如英伟达的企业毛利率达到70%以上。它们形成了两个优势:一个是工业化优势,一个是高科技优势。高科技优势是后期形成的,其基本特点就是利润率极高。这就是西方模式的特点。西方这个模式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替代性。

二、中国模式的崛起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逐渐出现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大量土地资源的释放。所以中国在80年代经历了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凭借廉价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廉价的工业化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工业化供养了美国、供养了欧洲、供养了全世界,以至于今天中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比重达到34%,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西方通过发展高科技农业和高端工业,实现了用高科技赚取更高利润、用工业化产品获取更多收益的格局。这就形成了中国用衬衣去换一架飞机的局面,体现出工业化与科技实力之间的不对等。但随着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教育体制的大规模提升、中国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使中国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教育资源。大量留学生出国学习后回国,奠定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不仅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随着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在中国崛起,一批高科技企业逐渐成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对西方模式形成了碾压式的冲击。前面提到光刻机,也提到盾构机——原来一台盾构机卖1亿美元,现在中国能自主生产,一台只卖600万人民币,导致中间的巨大利润空间消失。再以华为为例,华为把90年代一台200万元的交换机,到2005年做到只卖20万元,使得西方原本的产业优势荡然无存,预期利益也难以维持,无法继续获取高额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需要通过两种方式来维持自身发展:一是股市不断上涨,二是国债规模持续扩大、利率不断提高。这就使得西方的优势从工业化过渡到高科技,再从高科技转向金融优势,形成目前的基本局面。而中国随着工业化的崛起,逐步走向高科技化,实现了从农业利润到工业利润、再到高科技利润的跨越。如今中国股市不断发展,正在进一步拓展金融利润的空间。

中国正从工业强国迈向科技强国,再走向金融强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更进一步推动了全面发展。一旦中国掌握了科技利润,西方依靠高科技获取利润的模式就难以为继,只能通过负债维持其军事和整体运行。但如果负债过多无法偿还,就会出现赖账行为,这就是当前的局面。随着西方优势逐渐减弱,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逐步上升,金砖国家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对西方、对美国、对欧洲形成碾压式优势。

这也正是他们不断打压中国产品、遏制中国技术、拒绝向中国出售高科技产品的根本原因——西方本想维持高科技优势以赚取超额利润,但高科技优势守不住了,就只好维持金融利润,依托美国的金融体制,通过高利率和扩大负债维持其地位,下一步也通过发展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来延续其优势。这就是中国模式崛起对西方模式带来的根本性颠覆。讲到这里,基本结论就出来了:

也就是说,美国的优势正被中国一步步替代。美国用工业优势碾压中国农业优势的时代已经结束,用高科技优势压制中国低端工业优势的时代也结束了。如今正处在高科技与金融优势转换的关键阶段,而这些优势很可能都将逐步丧失——这就是中国模式崛起对西方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现在非常惧怕中国一层一层地实现对西方模式的替代。



三、中美之间的博弈结果是什么?

如果按照中国的发展趋势——芯片不断突破、高科技持续发展,华为之所以成为高科技企业,正是因为华为整合了高素质人才和先进技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能够与西方竞争甚至超越西方的实力。

西方现在要阻止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就必须维持它的三大优势:工业化优势、科技优势和金融优势。那么它如何维持工业化优势呢?美国就要恢复本土制造业,欧洲也要尽力保持其工业基础,因此它们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产品等方式来设限。西方又如何维持其高科技优势呢?它采取不向中国出售高科技产品、禁售光刻设备甚至限制中国学生赴欧美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等措施,试图通过人为设置障碍来延缓中国的发展。但它没有料到,中国的科技进步仍在加速——人工智能专利已占全球60%,教育水平持续提高,大学层次不断上升。

中国每年在校大学生超过4000万,规模已超过一个普通西方国家,这就是未来的格局。中国将同时拥有工业化优势(占全球制造业30%~40%)、科技优势(大量专利和高科技产品,全球手机大多由中国生产),如果下一步还能发展出金融优势,将国际资本吸引到中国,那么美国就很难维持其霸权地位。这就是美国及西方国家竭力限制中国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表面上所谓的中国支持俄罗斯等问题。



四、在目前的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竞争过程中,中国应该怎么办?

我们能看到,中美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两种模式之间的竞争——中国模式对西方模式形成了替代性。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建立一套以美国为核心的科技体系、工业化体系和金融体系,从而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限制中国向西方学习。这是美国的反全球化举措,但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因为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高科技体系。第二种情况是与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虽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从客观来看,美国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世界除了美国之外,还有非洲、亚洲、中东、中亚和南美洲,而中国的影响力正在这些地区逐步扩大。此次天津上合峰会提出的全球治理体系,正显示出以中国为核心的治理体系逐渐形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提出的加征关税模式,很难彻底解决美国模式的困境。特朗普提出打压中国高科技、限制移民等问题,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问题——美国和西方国家必须接受中国崛起这一客观事实。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非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竞争的结果,是西方模式失败了。因此,美国和欧洲都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即逐渐衰落的现实。欧洲可能衰落得更早一些,而美国由于其高科技基础和制造业恢复的努力,可能会衰落得稍慢一些。按照比亚迪王传福的观点,到202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GDP最多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这是非常厉害的。

通过9月3日的阅兵式,展示出中国在军事上的成果和取得的进步,这在西方引起了非常紧张的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反对中国进行阅兵式,反对中国发展高科技武器的主要原因——因为它无法从工业化上打败中国,无法从科技上打败中国,也无法从金融上打败中国,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在军事上打败中国。如果中国在军事上具备反击能力,那么西方基本上就无法实现其遏制中国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分析,以及对当前中国模式的分析,我们回答了为什么美国和西方国家痛恨中国的原因。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美国模式依赖于工业化、科技和金融三大模式,但这三大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而中国的优势正在逐步建立,这就形成了中美矛盾的根源。

第二,美国和西方国家应当学会发展自身的工业化、科技和金融优势,建立比较优势,未来可能形成一种相互平衡发展的格局。

为此我们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在中国模式崛起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与西方的竞争应避免走向战争,应更多地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从而缓和国际矛盾,防止其激化到战争的程度。

第二,中国要继续发展工业化、金融和科技,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中国应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使全球治理保持平衡状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也需要接受自身相对衰落的事实,承认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现实。拒不接受这一现实,可能会引发各种冲突,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发展必要的军事设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必然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管理专家李江涛 incentive-icons
管理专家李江涛
著名经济学家,管理专家
88文章数 243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