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坚持诱敌深入的战术,许世友说:这个战术过时了

0
分享至

毛主席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军事家,开创性地发明了很多蕴含无穷智慧和哲理的战略战术,比如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十六个字里,蕴藏着运动战的精髓,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作为胜负标准,而是看谁更机敏灵活、更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此,这种战术思想会经常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在表面上看,放敌人进来占领我们的土地,是敌人的胜利,但是却同时拉长了敌人的战线,造成他们兵力分散、孤军无援、补给困难等众多问题,然后抓住机会进行反击。

正是运用这种战略战术,我军才能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屡屡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缺少经验,各个行业都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在军事领域同样如此,很多人就开始用苏联军队的经验,来改造我国的军事战略战术。

比如,很多人主张在国内各大战略重地,加强军事要塞、防线等一系列国防工程建设,这势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而新中国的家底又太薄,军事领域投入多了,更重要的经济建设必然会捉襟见肘。



对此,毛主席就很反对,认为建造那么多劳民伤财的军事设施,还不如继续使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因此,毛主席多次重提“诱敌深入”的战略。

但是,有一些开国将帅却提出了反对的声音,比如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就明确表示:“我不会放任敌人进入上海,一定要顶住!”

那么,许世友说的对不对呢?

在革命战争时代,我军的目标是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而且因为实力弱小,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之计,怎么方便怎么来,没有什么不可以丢掉的“坛坛罐罐”。

但是,到了建国后,我军的任务变成了保家卫国、守土安民,如果还要把国土、城镇、民众视作“坛坛罐罐”,可以随时丢弃,无论从政治上还是道义上都是讲不通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新时期,我军所面临的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些在旧时代总结出来的军事经验,都要进行重新考虑。

在建国前,我军应对的是国民党军和日军,虽然在实力上比我军要强大,但也仍然在同一个维度上,但是,到了建国后,我们要面对的是美国、苏联那些全面立体化、现代化、高速机动的进攻,这时候如果还想通过“诱敌深入”来造成敌军补给困难,就是刻舟求剑了。

在新时期的敌人,一旦发起进攻,就是以“小时”为战术时间单位,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万甚至几十万敌军就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包括后勤补给也是随叫随到,我军在建国前屡试不爽的“诱敌深入”,其实已经不适用了。

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集结了我国大部分工业体系,再也不是以前可以随手丢弃的“坛坛罐罐”了,如果让敌军深入进来,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是我国无法承受的,所以,必须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其实,经过抗美援朝和中苏交恶后,我军的战略思想也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六七十年代,诱敌深入还有人提,不过已经让位给了“有顶有放”;

进入八十年代,诱敌深入就变成了“积极防御”,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又提出了“稳定北线、加强南线、强边固防、经略海洋”的全新的战略思想;

进入九十年代,受海湾战争的启示,又制定了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化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发展战略;

2004年,又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由此可见,人民军队绝不是墨守成规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军队。

当然,这绝不是意味着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过时了,相反,他的那些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永远不过时的,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无法战胜的威力,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间颂 incentive-icons
人间颂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1903文章数 2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