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黄永胜在揭批彭德怀会议上问邓华:“彭德怀最爱骂人了,谁都骂,唯独没有骂过你,这是为什么?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邓华听完嗤之以鼻地说:“他骂你是你生活作风有问题,我生活作风又没问题,自然不会挨骂”。
他们的对话惹得在场人哄堂大笑。
会后毛泽东在听取林彪汇报时,给邓华和彭德怀的关系定的调是:“邓是彭的人。但是,邓与彭是有区别的。”然后撤销了邓华一切职务,降职到了四川当副省长。
邓华从井冈山时期就在毛泽东手下学习带兵打仗,深受毛泽东青睐,逐渐成长为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更是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
如今因为彭德怀案,就这样轻易定义了两人的关系,这是为什么?邓华与彭德怀的关系实际又是怎么样的呢?
彭德怀、毛泽东
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在全国解放前,彭德怀和邓华因为不是一个系统,两人几乎没有交集,一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决定出兵援朝,两人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看似其貌不扬的邓华就受到了彭的高度赏识,富有主见的彭德怀在多次军事决策中也因邓华做了改变,如:志愿军司令部的设置、入朝兵力的部署、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
期间,有一次没有听从邓华的建议,彭德怀一直引以为憾。更是直言:“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原来在第五次战役中,邓华建议的“小穿插打法”没有得到彭德怀采纳,大规模反击作战虽然最后赢得了胜利,消灭敌人8万余人,但自己的兵力也损失了8万多人,令人非常痛心。
自此后彭德怀更加重视邓华的建议,对邓华军事才华的欣赏不自觉地演变为对邓华的关心和照顾,邓华也非常佩服彭德怀的军事能力,时刻虚心向他学习,对他非常敬重。
进入朝鲜战场后,每次在最危险的时刻,彭德怀第一句话总是大声地问身边人:“邓副司令员怎样了?”
且熟悉彭德怀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脾气火爆,一不顺心就骂,志愿军中的洪学智、韩先楚等人,都被彭德怀骂过,但是邓华是个例外。
据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后来与邓华的夫人李玉芝说:“老彭的脾气很臭,喜欢骂人,唯独不骂邓华。”
李玉芝听后笑着说:“得亏是这样,不然我都怕邓华那个倔驴要是和彭老总犟起来,那就难搞咯!”
主动请求让贤,彭德怀不同意
彭德怀与邓华的相互欣赏,在邓华主动请求让贤事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期间的一天,邓华和彭德怀正在吃饭,忽然停下筷子郑重的看着彭德怀说:“总部领导位置,我建议您重新排一下。”
彭德怀不解的问:“怎么了,目前这样不是很好吗?”许是意识到自己这样说有点冒犯,彭德怀又接着说:“老邓呀,你这人胆大心思,又会打仗,毛主席、军委让你来朝鲜是十分明智的决定。你看自从你和我到朝鲜后,做的哪件事不稳妥,我看你干的挺好的,就保持现状,不用动了。”
看着彭德怀似乎并不想商量这件事,邓华还是想再争取一下说到:“陈赓同志要来,我看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就由他担任好了。我自己则任第三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兵团司令,主要抓第十三兵团,第二副司令则由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担任。”
邓华不仅进一步说明了情况,还把位子排出来了,彭德怀不得不重新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回绝了邓华的请求。
他知道邓华主动让贤是从大局考虑,但他也不能忽略邓华做出的贡献,而且邓华完全能胜任,直截了当的说:“组织自由安排,你就不用担心了。”
邓华知道彭德怀是肯定他的,但为了大局他还是以个人名义向毛主席、军委提了建议,得知邓华这样做后彭德怀又亲自发电给毛泽东希望保留邓华的位置,最后组织同意了彭德怀建议,邓华位子不变。
“大跃进”中飞来横祸,彭、邓晚年曲折
不曾想,这次两人惺惺相惜的事件,在多年后竟成为了他们被揭批的理由,邓华、洪学智、万毅、钟伟等人被错误地划为“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
由此发生了开头时黄永胜追问邓华的那一幕,且林彪还未向毛泽东汇报时,那伙人还派人去邓华家中,直奔主题说:“你与彭德怀的关系,尽人皆知,他的处心积虑你不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吧?你不承认是过不了关的......"
听着他们说的这些话,邓华气打不从一处来,直接喊道:“你们这是在逼供、诱供”,双方不欢而散。
然而事不遂人愿,彭德怀最后还是被打倒了,而邓华因为仗义执言受到了牵连,1960年6月发配到四川省担任分管农业机械工作的副省长,从而开始了长达16年的副省长生涯。
得知邓华他远去成都之后,彭德怀伤感不已,以为两人此生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转机在1965年10月,毛泽东找到在吴家花园“隐居”赋闲六年之久的彭德怀谈话,让他担任三线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
在前往成都时彭德怀非常高兴,因为他马上就可以见到多年未见的邓华了,可当真走到邓华家楼下时他却没有敲门,而是看着灯光映射下的邓华背影,默默说了一句:“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而邓华对此事并不知晓,原来在1965年的一个雨夜,彭德怀在自家楼下默默站了许久。
最后得知他的消息时是1966年12月28日傍晚,邓华的秘书和司机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告诉说彭德怀被关起来了。
他说:“这下该轮到我了,随时准备他们来揪吧!”
自此之后,两人一个在北京经受着非人的折磨,并于1974年含冤而逝;一个在成都如履薄冰,时时受到冲击、批斗,再也没听到对方的任何一点消息。
但他们心里都惦记着对方,彭德怀临终前还留下遗言让家人把邓华送给他的金质烟盒物归原主。邓华重新回到部队工作后,把自己晚年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为彭德怀平反昭雪上。
参考资料:
[1]何立波.邓华上将曲折坎坷的后半生[J].党史纵览,2003(06)
[2]叶介甫.开国将军邓华在非常岁月的风雨人生[J].世纪风采,2017(01)
[3]李意根.彭德怀与邓华的生死情谊[J].党史文苑,2008(19)
[4]马宏骄.毛泽东与开国上将邓华[J].党史天地,1999(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